大數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大數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近日,備受關注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佈。在這份《意見》中,首次將數據與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傳統要素相併列,指出了五個要素領域的改革方向,明確了完善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具體措施。


大數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多位專家學者、企業高管均表示,這次要素市場改革把數據列為五大核心要素之一,具有鮮明的時代背景和深遠意義。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培育和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對釋放數據紅利、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資源向生態要素的形態演進,可望驅動數據財政的跨越式增長,數據應用服務產業等新型業態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數據要素的效率倍增作用亟待發揮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數據生產要素屬性的提升,關係著經濟增長的長期動力,關係著我國發展的未來。

世界各國都把推進經濟數字化作為實現創新發展的重要動能,在前沿技術研發、數據開放共享、隱私安全保護、人才培養等方面做出了前瞻性佈局。我們也要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同時,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智慧城市,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利用大數據平臺,分析風險因素,提高感知、預測、防範能力。

這位負責人說,根據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和時代性,明確將數據作為一種新型生產要素寫入政策文件,是要充分發揮數據這一新型要素對其他要素效率的倍增作用,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使大數據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大數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在對《意見》進行解讀時,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工程師袁博和閆樹稱,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首次將數據增列為一種生產要素,此次《意見》又首次將數據與傳統的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等要素並列,是四中全會公報的拓展與深化,將進一步完善我國現代化治理體系,有望對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數據生產要素成為當代關鍵要素,區別於以往生產要素的突出特點是,數據對其他要素資源具有乘數作用,可以放大勞動力、資本等生產要素在社會各行業價值鏈流轉中產生的價值。數據資產化進程將不斷釋放底層數據的價值,促進現代信息技術的市場化應用,推動整個數字產業形成和發展,加速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和新優勢的誕生。

袁博和閆樹認為,下一步應著力破除數據確權、自由流動、隱私安全等方面的瓶頸制約,完善配套措施,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加快數據資產化進程,構建數據治理監管體系,使數據要素充分參與市場配置,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據要素驅動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型

九次方大數據創始人、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裁王叄壽表示,當前,以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資源向生產要素的形態演進,數據已和其他要素一起融入經濟價值創造過程,並將帶來數據財政的跨越式增長。

王叄壽認為,與土地資源要素相比,數據資源要素具有衍生性、共享性、非消耗性三大價值,打破了自然資源有限供給對增長的制約,為持續增長和永續發展提供了基礎與可能。數據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要素,也將以市場化的方式參與流通和分配,這意味著傳統的市場要素正在被賦予數字時代特點,甚至成為更高級的生產要素。

大數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同時,數據要素將是新基建時代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新基建將帶來5G的普及應用,帶來智能化應用的發展、新業態新模式的產生,這一切都以數據為基礎。無數據,無應用;無應用,無智能。

根據王叄壽的解釋,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數據在經濟運轉中的價值日益凸顯。值得注意的是,大數據是提升區域財政收入的有力工具,數據財政將成為新時期地方政府的重要抓手。財政收入增長的新邏輯,在於激活數據、變現數據價值,運用好大數據工具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優路徑。

在土地財政向數據財政轉型的過程中,數據作為生產要素,一方面在驅動產業智能化、催生新的生產組織形態方面的作用不斷顯現,推動新型產品和服務的創造;另一方面,作為參與分配的要素,數據背後涉及經濟結構的變化,尤其是對原有生產要素諸如勞動力、土地、資本和技術的替代,成為新經濟活力釋放的支撐力量。

“數據治國、數據治理城市需要發揮數據要素的價值,讓數據成為可流動的資產,數據要素流動、數據要素的價值認可將極大推進數據治國進程。”王叄壽如此表示。

數據應用服務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是新一輪國際競爭的重要戰略資源。福韻數據服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勁表示,完善數據要素的市場化配置,亟須加快培育數據應用服務產業,支持優秀數據服務企業做大做強,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和市場競爭,提高對政府數據和各類社會數據(公權機構數據、法人私有數據和開源網絡數據)的融合分析能力,為各類企業提供高質量的數據應用服務,充分實現數據在經濟發展中的資源價值。

大數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黃勁認為,就像人類歷史上的蒸汽機、電、信息技術和互聯網一樣,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數據在未來必將成為國家、企業取得競爭優勢的重要資源。而且,數據這個要素還有一個與其他要素的重要區別,那就是其非損耗性,可以重複使用。

市場化配置意味著在市場規則框架下的競爭。首先是要鼓勵競爭,鼓勵開放共享,抑制壟斷。其次是要合規合法,不是無序競爭,注意數據安全保護,特別是公民隱私保護。打擊靠非法採集、倒賣數據盈利的行為,鼓勵靠挖掘數據深層價值盈利的企業。

黃勁稱,作為新型生產要素,要想以市場化方式合理配置,就必須解決三個問題:其一,數據資源的市場化。現在大量數據掌握在政府、運營商及大型互聯網公司手中,要發揮市場機制讓這些資源可以共享。其二,開源數據的價值不容忽視,特別是在目前數據資源市場化程度不高的階段,開源數據可以解決那些不擁有數據的中小企業如何引入數據資源作為生產要素的問題。其三,很多中小企業既不擁有數據資源也沒有數據應用能力(即將數據轉化為生產力的能力),所以除了數據資源市場化及鼓勵開源數據應用之外,為了讓全社會都能享受到數據資源轉化為生產力的紅利,還需要鼓勵一些有數據處理、分析能力的企業為全社會提供數據應用服務,從而形成一個新的專業性很強的產業,即數據應用服務產業。

黃勁說:“在當前大背景下,大力發展數據應用服務產業顯得越來越急迫,值得深入研究、善謀對策。”數據應用服務產業的發展將大幅提升我國數據應用能力,有利於通過市場機制解決企業間、行業間、政府間的“數據孤島”問題,並全面開發“野生數據”資源的巨大價值,實現大數據的普惠服務。

來源:新華社

大數據成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