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獨處,到底是增值還是貶值?

文/叄叄

昨晚和高中玩得很好的三個朋友一起吃火鍋,其中一個因為染頭髮,遲遲沒來,於是我們在桌上邊聊邊等她。

“一轉眼我們都畢業這麼多年了,當時和你玩得很好的一個女孩,和你長得很像的那個,怎麼沒見你們來往了啊?”,出於好奇,我不禁問問了身旁的朋友。

“你可別提了,自從畢業之後,她從沒有聯繫過我,每次都是我主動找她聊天,可是人家還不冷不熱的回覆嗯哦好,你說說這樣下去,我犯得著熱臉貼冷屁股嗎?”

聽到這,我以為又是一對因為距離,因為時間慢慢淡去的一對老友,可她後來卻告訴我:“不過這也不能怪她吧,她這個人特別不喜歡社交,天天就喜歡呆在家裡,陪陪父母。我也和她說過很多次,你不能不出來社交啊,你不社交你怎麼與人溝通呢?而且原先那麼多好朋友,你都不聯繫了……”

後來她再說些什麼,我已經不記得了,但她說的這段話卻讓我想到了我自己。

習慣獨處,到底是增值還是貶值?

01

在大學畢業之前,我是個很喜歡熱鬧的人,不論幹任何事都要有人拉幫結派,上廁所要有人一起,吃飯要有人一起,上課要有人一起,出去玩也要有人一起……大學四年我甚至想不起來自己有沒有單獨幹過些什麼。

直到畢業之後,身邊的朋友該回家的回家,該去大城市的去大城市,我身邊突然變得空無一人,那種感覺就像和失戀一樣,我開始變得恐懼,我恐懼一個人吃飯,一個人走在馬路上,我討厭一個人幹所有的事,我曾以為一個人吃飯的人一定很可憐,一個人看電影的人一定很孤獨,可環境如此,我無法改變,只能順從。

於是我開始學著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回家,剛開始的時候我甚至覺得所有人都在笑話我:“你看看,這個人一個人逛街,真可憐。”

可我錯了,世界這麼大,誰會關心一個陌生人此時此刻是不是一個人……

可那又怎樣呢?也許是生來的倔強,讓我對獨處有了全新的認識。

習慣獨處,到底是增值還是貶值?

我開始試著在吃飯時戴上耳機享受這個時光,在家時思考工作上的問題,在想看電影時買張票說去就去了,我突然發現原來獨處是學會和自己相處。

誰說習慣獨處的人就一定孤獨呢?

在學會獨處的這幾年裡,我開始變得不那麼愛玩,將原先浪費的大把時光花在提升自我上,我開始認真琢磨工作,看一些自己擱置了很久的書籍,同時開發自己從未接觸過的領域,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快樂了。

有一次,下班後因為很想看《冰雪奇緣》,於是我買了張票自己就去了,直到在電影院碰到一個朋友,她問:“你一個人來看電影啊?”“對啊!”,當我承認一個人看電影時,我全然沒有了以前的不自然,而我在她的眼睛裡看到了詫異。

獨處也許這樣,不用在意他人的言語,只要自己開心就好。

習慣獨處,到底是增值還是貶值?

02

曾有人說過:“獨處是一個人最好的增值期”,外面的世界紛亂嘈雜,我們有多少時間是留給自己的?

獨處讓我們更理性的看清自己,也讓我們更理性的看清身邊的朋友。

微信人數1000+,身邊朋友數不盡,出去瀟灑一叫一大幫,可等到真有事需要幫助時,又有多少人會伸出援助之手呢?

有位哲人曾經說過:“奇妙的學習不但能使不愉快的事變得較少不愉快,而且也能使愉快的事變得更愉快。”雖然學習的過程是很枯燥乏味的,但是當你做到了堅持,一點一點的去積累,你的生命才會有質的蛻變。

學會獨處,習慣獨處,也能讓你擁有質的蛻變!

習慣獨處,到底是增值還是貶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