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1、配方法

通過把一個解析式利用恆等變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項配成一個或幾個多項式正整數次冪的和形式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是數學中一種重要的恆等變形的方法,它的應用十分非常廣泛,在因式分解、化簡根式、解方程、證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數的極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經常用到它。

例:

用配方法將二次函數一般式變為頂點式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個多項式化成幾個整式乘積的形式,是恆等變形的基礎,它作為數學的一個有力工具、一種數學方法在代數、幾何、三角等的解題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許多,除中學課本上介紹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還有如利用拆項添項、求根分解、換元、待定係數等等。

例:

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3、換元法

換元法是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而且應用十分廣泛的解題方法。

通常把未知數或變數稱為元,所謂換元法,就是在一個比較複雜的數學式子中,用新的變元去代替原式的一個部分或改造原來的式子,使它簡化,使問題易於解決。

例:

換元法化簡整式

(x+2y)2-(x-2y)2

換元法1

令a= x+2y,b= x-2y

原式=a2-b2

=(a+b)(a-b)

a+b=2x, a-b=4y

∴ 原式=2x•4y

=8xy

換元法2

令a=x, b=2y

原式=(a+b)2-(a-b)2

=(a2+2ab+b2)-(a2-2ab+b2)

=4ab

=8xy

4、判別式法與韋達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x2+bx+c=0(a≠0)中,△=b2-4ac,不僅用來判定根的性質,而且作為一種解題方法,在代數式變形,解方程(組),解不等式,研究函數乃至幾何、三角運算中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韋達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個根,求另一根;已知兩個數的和與積,求這兩個數等簡單應用外,還可以求根的對稱函數,計論二次方程根的符號,解對稱方程組,以及解一些有關二次曲線的問題等,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例:

判別式:△=b2-4ac

韋達定理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5、待定係數法

在解數學問題時,若先判斷所求的結果具有某種確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係數,而後根據題設條件列出關於待定係數的等式,最後解出這些待定係數的值或找到這些待定係數間的某種關係,從而解答數學問題,這種解題方法稱為待定係數法。

它是中學數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例:

把多項式x2+ax+b分解因式,得(x+1)(x﹣3)則a,b的值分別是( )

A.a=2,b=3

B.a=﹣2,b=﹣3

C.a=﹣2,b=3

D.a=2,b=﹣3

試題分析:

根據多項式乘以多項式的法則可得(x+1)(x﹣3)=x•x﹣x•3+1•x﹣1×3=x2﹣3x+x﹣3=x2﹣2x﹣3,對比係數可以得到a=﹣2,b=﹣3.故答案選B。

6、構造法

在解題時,我們常常會採用這樣的方法,通過對條件和結論的分析,構造輔助元素,它可以是一個圖形、一個方程(組)、一個等式、一個函數、一個等價命題等,架起一座連接條件和結論的橋樑,從而使問題得以解決,這種解題的數學方法,我們稱為構造法。

運用構造法解題,可以使代數、三角、幾何等各種數學知識互相滲透,有利於問題的解決。

7、面積法

平面幾何中講的面積公式以及由面積公式推出的與面積計算有關的性質定理,不僅可用於計算面積,而且用它來證明平面幾何題有時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運用面積關係來證明或計算平面幾何題的方法,稱為面積方法,它是幾何中的一種常用方法。

用歸納法或分析法證明平面幾何題,其困難在添置輔助線。面積法的特點是把已知和未知各量用面積公式聯繫起來,通過運算達到求證的結果。

所以用面積法來解幾何題,幾何元素之間關係變成數量之間的關係,只需要計算,有時可以不添置補助線,即使需要添置輔助線,也很容易考慮到。

例:

如圖,在△ABC中,AB=AC,D是BC上任意一點,過D分別向AB,AC引垂線,垂足分別為E,F,CG是AB邊上的高.問:DE,DF,CG的長之間存在著怎樣的等量關係?並加以證明: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DE+DF=CG.

證明:

連接AD,

則S△ABC=S△ABD+S△ACD,即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AB=AC,

∴CG=DE+DF

8、幾何變換法

在數學問題的研究中,常常運用變換法,把複雜性問題轉化為簡單性的問題而得到解決。所謂變換是一個集合的任一元素到同一集合的元素的一個一一映射。

中學數學中所涉及的變換主要是初等變換。有一些看來很難甚至於無法下手的習題,可以藉助幾何變換法,化繁為簡,化難為易。

另一方面,也可將變換的觀點滲透到中學數學教學中。將圖形從相等靜止條件下的研究和運動中的研究結合起來,有利於對圖形本質的認識。

幾何變換包括:

(1)平移;

(2)旋轉;

(3)對稱。

例:

如圖,△ABC中,∠BAC=90°,AB=AC,P、Q是BC上兩點,且滿足BP2+CQ2=PQ2,則∠PAQ的度數是 °.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證明:

做AD⊥AP,且AD=AP,連接DQ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AB⊥AC,AD⊥AP

∴∠BAP=∠CAD

又∵AB=AC

AP=AD

∴△ABP≌△ADC

∴DC=BP

∵∠ABC=∠ACB=45°

∴∠DCQ=90°

∵BP2+CQ2=PQ2

∴PQ=DQ

又∵AQ=AQ,AP=AD

∴△APQ≌△ADQ

∴∠PAQ=45°

9、反證法

反證法是一種間接證法,它是先提出一個與命題的結論相反的假設,然後,從這個假設出發,經過正確的推理,導致矛盾,從而否定相反的假設,達到肯定原命題正確的一種方法。

反證法可以分為歸謬反證法(結論的反面只有一種)與窮舉反證法(結論的反面不只一種)。

用反證法證明一個命題的步驟,大體上分為:

(1)反設;

(2)歸謬;

(3)結論。

反設是反證法的基礎,為了正確地作出反設,掌握一些常用的互為否定的表述形式是有必要的,例如:

是/不是;

存在/不存在;

平行於/不平行於;

垂直於/不垂直於;

等於/不等於;

大(小)於/不大(小)於;

都是/不都是;

至少有一個/一個也沒有;

至少有n個/至多有(n一1)個;

至多有一個/至少有兩個;

唯一/至少有兩個。

歸謬是反證法的關鍵,導出矛盾的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須從反設出發,否則推導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推理必須嚴謹。

導出的矛盾有如下幾種類型:與已知條件矛盾;與已知的公理、定義、定理、公式矛盾;與反設矛盾;自相矛盾。

例: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個銳角不大於45°”時,應先假設( )

A.有一個銳角小於45° B.每一個銳角都小於45°

C.有一個銳角大於45° D.每一個銳角都大於45°

試題分析: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的真假,應先按符合題設的條件,假設題設成立,再判斷得出的結論是否成立即可。

解:

用反證法證明命題“在直角三角形中,至少有一個銳角不大於45°”時,應先假設每一個銳角都大於45°。

故選D


初中數學的9大經典解題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