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走麥城,是被誰殺死的,為什麼要殺關羽?有什麼影響?

羅蕭弋


公元219年七月劉備定西川,稱漢中王。關羽一看老大平定了西川 ,自己卻留守荊州寸功未立。於是決定發動襄樊之戰,讓老大手下那幫人見識排第一的前將軍的真實實力。同月率軍從荊州南郡向曹仁鎮守襄陽,樊城進攻。曹操“五子良將”之一于禁率援兵抵達樊城。適逢天降大雨,關羽巧設水陣破敵,水淹七軍,活捉于禁,陣斬龐德。一時威震華夏,唬得老曹一度想遷都以避其鋒。曹操於是又緊急派遣徐晃支援曹仁,於是兩軍相持不下。

關羽心裡門兒清,憑自己手上兵力無法拿下襄陽,但是後方還有虎視眈眈的東吳,不敢把南郡,公安,江陵的兵力抽調出來。

此時東吳孫權正密切關注在襄樊戰線的關羽。這時的東吳內部聯劉派魯肅已逝,接班者呂蒙是個堅定的鷹派,君臣遂達成一致,既然劉備賴著不還荊州,咱們趁這千載難逢之機派兵奪取荊州,

但是關羽在後方荊州三郡還有重兵把守 ,呂蒙遂向孫權獻了一個連環計,首先稱病退休,並任命沒有名氣的陸遜接班,這陸遜一上任就寫了封言辭卑微的信給關羽,極盡吹捧之能。關羽心裡像喝了蜜糖一樣,對東吳的防範徹底放了下來。於是把後方的部隊大量地調上襄樊戰線。

孫權還不放心,寫了封密信給曹操,請求兩家聯合對付關羽。曹操正求之不得。於是將孫權將從後方進攻荊州的消息故意洩露出去。曹仁,徐晃得知消息於是士氣大振,主動向關羽發起反攻。而關羽方則軍心不穩,無心戀戰,敗下陣來。

而呂蒙則率精兵假扮商人,白衣渡江。順利攻佔了關羽大本營荊州南郡,並取了公安,江陵兩郡。關羽得到消息大驚,無奈之下只好撤往麥城。

困守麥城的關羽環顧四周,當面之敵是曹仁,徐晃。後路則是呂蒙,陸遜。而麥城是守不住的,於是決定突圍。而此時殘軍敗將哪裡還敵得住士氣正旺的魏吳聯軍。在逃亡的過程中威震華夏的五虎上將關羽被呂蒙手下偏將馬忠俘殺。

關羽之死打破了孫劉聯盟關係,並直接引發了後來的夷陵之戰,導致了劉備的慘敗。成為三國形勢的重要轉折點。


末明丶


關羽被孫權部下斬首,這個當然是孫權的意思。

有人說孫權不願殺關羽,呂蒙擅自殺的,然後孫權很惱火,弄死了呂蒙。

這種說法完全是一廂情願的想法,無論《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關羽都是孫權殺的,不是呂蒙對關羽有私仇,非要擅自弄死關羽。呂蒙一直身體不好,操勞病死很正常。關羽死後沒多久,呂蒙就死了。奪取荊州的屁股還沒擦,奪取襄陽的戰略還沒實現,這時候孫權就匆匆把統帥給殺了,除非腦子進水。

演義中交待得很明確,馬忠抓了關羽後,孫權想勸降關羽,主簿左鹹以曹操招降關羽為例,勸孫權不要留後患,於是孫權下令將關羽父子斬首。

《三國志》中只交待關羽部隊瓦解,只剩十多騎了,孫權仍派朱然、潘璋攔截關羽,最後馬忠抓獲關羽父子。《關羽傳》中說“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於臨沮”。就是說孫權派人攔截關羽,將關羽父子殺於臨沮。關羽已經窮途末路了,孫權仍然不放過,派人圍追堵截,就沒想過要放過關羽,殺關羽的只能是孫權的意思。

呂蒙雖然一直想拿荊州,但是他與關羽並沒有私仇,不可能違背孫權命令擅自殺關羽。呂蒙不是莽夫,而且心胸寬廣,從他對得罪過他的蔡遺、甘寧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是個一心為國,不計前嫌的人。

而且呂蒙雖然一直想打荊州,但他一直沒表現出來,接替魯肅後,也一直積極與關羽修好,關羽也不會去招惹他。呂蒙奪取荊州已經達到自己的目的,完全沒有理由違背孫權殺關羽。呂蒙即使容不下關羽,勸孫權動手就行了。

關羽反而一直在得罪孫權,拒絕孫權求親,辱罵孫權使者,搶奪孫權糧草,都讓孫權很惱火,孫權比呂蒙更恨關羽。

孫權殺關羽的原因

孫權殺關羽理由很簡單,關羽平時不注意搞統一戰線,一直都在得罪孫權,孫權早就看他不爽了。孫權連荊州都奪了,把劉備、關羽都得罪完了,放過關羽,那是放虎歸山。

劉備東征,發動夷陵之戰,絕不僅僅是為關羽報仇,最重要的還是要奪取荊州。215年,孫權命呂蒙奪取荊州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就已經不爽了,準備與孫權開戰,把地盤奪回來。曹操奪取漢中,劉備才迫不得已講和,與孫權湘水劃界,平分荊州。

孫權再次背盟,把劉備剩下三郡奪走,劉備是很難忍下這口氣的。關羽那麼心高氣傲的人,荊州從他手上丟了,他會輕易罷休嗎?孫權從沒對劉備抱有幻想,奪取荊州後繼續向曹丕稱臣,積極備戰。先向劉備請和。能和就和,不能和就打,孫權的態度是非常明確的。孫權主動還荊州求和,那只是演義裡講的。

如果孫權放過關羽,關羽回到蜀漢,劉備不治關羽丟失荊州之罪,要關羽帶兵東征孫權,那就得不償失了。關羽東征就比劉備厲害得多。關羽在荊州多年,擅長指揮水軍作戰,對東吳更加了解,威脅更大。夷陵之戰是避免不了的,孫權不可能將對東吳有威脅的關羽放回去。關羽是必須得殺的。

孫權奪荊州,殺關羽的影響

孫權奪荊州,殺關羽,導致劉備伐吳,蜀吳聯盟破裂,發生內訌。劉備夷陵大敗,損失慘重。東吳雖得到荊州,贏得夷陵之戰的勝利,但接下來幾年被曹魏壓制著打。即使東吳與蜀漢再次結盟,但對曹魏也構不成威脅。

關羽北伐之時,益州經過幾年戰亂,需要休養生息,無力北伐。東吳有兵有將,但北伐之路屢屢受阻,實在是無能為力。關羽北伐是孫劉聯盟,共同滅曹的唯一希望。至少關羽北伐取得了一點成績,聲勢浩大,讓人看到了那麼一絲希望。孫權直接把這一絲希望給滅了,從此即使蜀漢與東吳真心結盟,也是有心無力。

孫權當局者迷,看到劉備短短几年,得到益州、漢州,勢力極速擴張,產生恐懼是正常的。關羽再北伐奪取襄樊,勢力再次擴張,這是孫權所不願看到的,這時候出兵奪荊州也是人之常情。


與生活交朋友


東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國大將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大都督呂蒙擒獲,呂蒙斬關羽於臨朐,將首級獻與孫權。

其實以當時東吳和西蜀的關係,呂蒙本是可以不殺死關羽的,那麼呂蒙為什麼又殺了關羽呢?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關羽和呂蒙的恩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蜀國大將關羽敗走麥城,被吳軍大都督呂蒙擒獲,呂蒙斬關羽於臨朐,將首級獻與孫權。

呂蒙這個人早在周瑜、魯肅任都督的時候,他就在東吳效力,是東吳一員文武兼備的大將。可大家知道嗎?呂蒙雖說本領也不小,但是卻是一個非常驕傲的人。早在周瑜任東吳都督的時候,呂蒙就對周瑜的許多指揮不滿,背地裡經常說,周瑜也就會打水戰,完全就是一個白臉書生。

關羽

而在魯肅任東吳都督的時候,呂蒙就更是不滿,他以魯肅為人太過仁慈和懦弱,根本就當不了都督為由,多次向孫權建議,撤換魯肅的都督之位。但是孫權深知魯肅的本事,對魯肅十分信任,不僅沒有聽呂蒙的,反而把呂蒙的奏疏給了魯肅看,由此一來,也就引得了魯肅的不滿,把呂蒙稱作“吳下阿蒙”,意思是毫無作為。

呂蒙也因為魯肅的刺激,開始發奮讀書,即使軍旅生涯再忙,呂蒙也會堅持每天看書。如此一來,呂蒙不僅指揮戰鬥十分英勇,而且還懂得許多軍事韜略,這樣打勝仗的概率也就多了起來,他的職位也就越升越高,東吳文武對他的看法也都逐步改觀,就連大都督魯肅也稱其“非昔日吳下阿蒙”,開始和呂蒙做朋友。後來魯肅病危,臨終前就舉薦呂蒙接替自己的位置,任大都督。

呂蒙很是感激魯肅的提拔,在魯肅臨死前緊握著他的手,發誓一定會輔佐主公孫權成就霸業。在成為東吳大都督之後,呂蒙就大刀闊斧,加強對軍士的訓練,使得東吳軍隊的戰鬥力上升了一個大臺階。有一次孫權來檢閱軍隊,看到呂蒙訓練的部隊十分滿意,對呂蒙很是褒獎,隨後不經意間,君臣二人就談到了荊州的事情,孫權愁眉苦臉。

呂蒙知道孫權在為荊州發愁,呂蒙說道,既然主公想要拿回荊州,那就派兵取回來就是。孫權說道,不是不想攻打荊州,就是因為荊州是劉備二弟關羽佔領,若是強行攻打,恐怕會傷了東吳和西蜀的和氣,況且東吳也沒有大將是關羽的對手。呂布卻是很得意地說道,不就是關羽嗎?有我呢!我一定會為主公奪回荊州的。隨後,呂蒙就乘關羽遠攻樊城之時,呂蒙就白衣渡江,奪取了荊州,並派兵埋伏,最終在麥城活捉了關羽。

其實,在捉到關羽之後,呂蒙本打算把關羽交給孫權處置。但是關羽臨終一句“江東鼠輩”卻是氣壞了呂蒙。呂蒙如此驕傲的人哪裡受得了這等侮辱,最終一氣之下殺了關羽,只把首級給了孫權。孫權看到關羽首級,卻是嚇了一跳,深知和西蜀關係一就此破裂。孫權一方面聽從張昭的建議,把關羽首級獻給曹操,一方面卻又一杯毒酒殺死了呂蒙,因為孫權本就想奪回荊州也就算了了,並不想殺死關羽。卻不成想呂蒙敢違背自己的旨意,如此也就殺了呂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