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魏延不死,蜀國會取得成功嗎?

創造者放映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蜀國的實力及魏延個人進行多方面分析:

從實力上看,魏強而蜀弱,這是決定蜀國成敗的決定性因素

1、從人口兵力看,蜀國處於明顯劣勢。在古代,軍事上最重要的是軍糧的出產和兵力的多少,而這又有賴於能耕種的土地的數量。魏國佔據了三國時期農業生產力水平高的地區,人口基數大,兵員基數大,在競爭中處於天然優勢。

《孫子兵法》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故勝兵若以鎰稱銖,敗兵若以銖稱鎰。

2、從軍事地理看,古代中國九大軍事戰略要地魏據其七,而蜀只佔其二。這就造成蜀國攻擊線路單一,利於防守方判斷和採取行動。除第一次北伐外,諸葛亮再未能“攻其無備,出其無意”。

3、從軍力組織看,蜀國以步兵為主,攻擊關中隴右對上魏國騎兵,地形不利。關中地區利於騎兵機動作戰,不利於步兵作戰。蜀國欲攻擊隴右,收騎兵以制關中,長期未得逞,制約了蜀國軍力發展。

從魏延個人看,後諸葛亮時代,魏延不是蜀國領軍人物的可靠人選

1、可為將不可為帥。《孫子兵法》認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魏延戰功卓著,為將當仁不讓,也曾獨領一軍鎮守軍事重鎮漢中,但用帥的標準衡量,魏延的全局觀念和大局觀還不夠。《三國志》記載諸葛亮不採取他的“子午奇襲”之計,他經常說諸葛亮膽怯,表現在政治上極不成熟。

《三國志 魏延傳》

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2、性矜高不合於眾。魏延在為人處事上有問題,自恃有才,看不起他人,經常得罪人,這種搞不好團結的人,怎麼能夠帶領蜀國上下去完成北伐強魏的任務呢?

《三國志 魏延傳》

延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當時皆避下之。唯楊儀不假借延,延以為至忿,有如水火。

3、奪主位逾權招禍。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組織蜀國撤退。魏延自恃過高,想逾越奪權,招來了禍事。

《三國志 魏延傳》

秋,亮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亮適卒,秘不發喪,儀令禕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當為楊儀所部勒,作斷後將乎!”因與禕共作行留部分,令禕手書與己連名,告下諸將。

4、爭權力擅動刀兵。魏延與楊儀爭權,引軍相殺而忘。當然,楊儀也不是好東西,殺了魏延汙陷他謀反。

《三國志 魏延傳》

延先至,據南谷口,遣兵逆擊儀等,儀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輩何敢乃爾!”延士眾知曲在延,莫為用命,軍皆散。延獨與其子數人逃亡,奔漢中。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復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三國志 楊儀傳》

十三年,廢儀為民,徒漢嘉郡。儀至徒所,覆上書誹謗,辭指激切,遂下郡收儀。儀自殺,其妻子還蜀。

結論

從蜀國實力上看,對魏對抗是很困難的,更不要說成功了。從魏延個人看,政治野心過大,性格有缺陷,最後被小人楊儀所殺,雖然是冤枉的,但要說讓他領導蜀國,不僅迴天無力,而且他本人也非合適人選。結論就是:不可能。


軍爭天下


孔明不死也不會成功,六出祁山以經國庫空虛,人力物力消耗已經承擔不起了!


cnog程


如果魏延不死,三國的結局也許有一些小的變化,但蜀國要想實現統一三國,建立季漢王朝的想法絕對不會成功。

一、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規律,這個規律有他的理論根據。

1、一個王朝時間久了,就會沉澱出許多毒瘤,比如官僚體系越來越龐大,組成越來越複雜。比如土地越來越集中於少數人手裡,形成壟斷,大部分老百姓已經沒有了土地或是擁有極少的土地,不足以生活所需等。這些毒瘤需要改革來清除,就像商鞅變法,要有大的變革,這要動統治階級根本利益,但這和要了他們的命一樣,不會願意,改革者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極小。有點類似於我們現在用的手機,一般用個兩三年就卡機,甚至清理、都不會管用,只有換機了。

2、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劉備要恢復一個已經腐化敗落的漢王朝,這要比直接打破一箇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世界要難得多。因為這個舊世界在老百姓的心裡已經失去了希望,他們渴望新的世界,新的希望。

3、曹操雖然挾天子以令諸侯,也代表了舊的漢王朝,但是他的所做所為和劉備不一樣,每佔領一個區域,就直接摧毀舊的體系,來建立新的制度,推行新體制,實行新政策,積極推進均田制等,使得耕者有其田,受到人民的擁護,劉備是接收了荊州、蜀國等地的官僚體系,雖有改革,但沒有從根本上撼動統治階級的利益。

二、魏延本人就不具有改變局勢的才氣和能力。如有他也造就脫穎而出了,只要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他有如此才能,以他的個性,可能造就另立爐灶單幹了。

三、魏延腦後有反骨,有諸葛亮在,能鎮住他,諸葛亮一死,他就會反了蜀國,如果他不死,也就只有兩種情況,或是取而代之,或是投向魏國。如果控制了蜀國,因為魏延不足以服眾,那麼最大的可能是蜀國陷入混亂,魏國更早實現滅亡蜀國的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