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討好型人格,輕鬆做自己

前幾天剛完結的日劇《風平浪靜的閒暇》裡的女主小凪是一個在職場裡可以幫去參加聚會的同事做工作,在生活裡也是無條件聽從男友要求的女生,在同時遭受到同事和男友的打擊後,選擇逃離壓抑的工作和人際關係,搬到郊區開啟新生活。多少人從這部劇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想到了自己,總是時刻想著如何取悅別人,不懂拒絕,不懂反抗,察言觀色,生怕自己的言行得罪了他人。

告別討好型人格,輕鬆做自己

讀書的時候,為了融入同學,下課時去和同學做一些自己並不喜歡遊戲,進入職場,為了和同時搞好關係,去和同事聊一些不感興趣的娛樂八卦和家長裡短,和朋友聚會的時候,為了避免尷尬和衝突,去拼命迎合他們;在別人要自己幫忙時,就算自己不便也不好意思拒絕,討好型人格的人希望可以照顧到所有人的想法和行為,花時間和精力去照顧別人的情緒,但是卻忽視了最重要的自己,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想法,導致本身的生活無法按照自己真正的想法發展。

蔣方舟在《奇葩大會》裡分享了她的關於自己“討好型人格”的故事,她是大眾眼中的少女天才,年少成名,直到有天朋友問了她一個問題:“你有沒有和朋友產生過很真實的關係?”她才發現自己從來沒有在朋友面前表達過自己的真實想法,都是在迎合別人,害怕在交往中發生衝突,而隱藏真正的自己。而意識到這些之後,她選擇去東京住了一年,換個陌生的環境,不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別人的想法,純粹地為自己而活,而她再做些之後也發現了,做自己真的好輕鬆,提高了自己地生活幸福感。

告別討好型人格,輕鬆做自己

琳琳在大學時極力討好每一個室友,主動倒宿舍垃圾,主動幫忙佔座,任何一次聚會都不敢缺席,希望融入到集體,但最後發現舍友只是把她當作了“工具人”,沒有把她當作朋友,導致這樣的原因就是琳琳在討好別人的時候,已經失去了自我,也自然沒辦法達到自己交朋友的目的,討好型人格一面壓抑著內心真正的想法,一面看似隨和下失去自我,最終只會導致關係的不對等,失去了最真實的相處關係。

想要改變“討好型人格”最重要的就是要勇敢說不,敢於拒絕,不要怕拒絕之後,別人會不開心,讓別人開心的前提應該是不要失去自我,要敢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重新認識自己,沒有人是完美的,人無完人,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人不可能討好所有人,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那還不如做最真實的自己,讓自己活得輕鬆開心最重要。

告別討好型人格,輕鬆做自己

在《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裡,有一句話說:一味地在意別人怎麼看的生活方式,正是隻關心自我的自我為中心的生活方式。改變原有的生活方式,試著新的生活方式,會發現一個全新的自己,讓生活更加的輕鬆。不要為難自己,不要刻意地去討好別人,跟“討好型人格”說拜拜,喜歡自己,才不怕會被討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