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1


  被虐待、被毆打、被遺棄,被當成玩具一樣戲耍,甚至被關在櫥櫃裡差點燒死......

  這些觸目驚心的畫面,哪怕只是聽一聽,都讓人心裡揪得生疼。

  可是,在周迅新劇《不完美的她》裡,那個七歲的小女孩穆蓮生,正獨自經歷著這一切。

  她尚未出生,爸爸就患病離世,媽媽一個人打幾份工把她養大,日子雖然清苦,卻有著相依為命的幸福。

  然而,媽媽新男友的出現,把這一切變成了噩夢。

  他把蓮生當槍靶子取樂,用塑料袋罩著她的頭打,把她關在紙箱裡玩“捉迷藏”,把她的一隻眼睛打傷,還強迫她畫上濃濃的妝容被媽媽罵“噁心、髒”......

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可是,她仍然在笑。

  被當成靶子擊打、無數次摔倒在地上的時候,她在笑;

  被媽媽從箱子裡找出來,滿頭大汗嘴唇發顫的時候,她在笑;

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就連察覺到媽媽想要拋棄她的時候,她也在笑......

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她知道媽媽很苦,需要一根救命的稻草。

  她假裝不怕、不疼;她拼盡全力去堅強、去討好。

  因為她明白,只有討好,才能不被拋棄;只有討好,才會持續被愛。

  她說:“媽媽開心我就開心。”

  卻在媽媽轉身離去的一瞬間,無聲痛哭......

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直到那天夜裡,媽媽不在,她被“叔叔”封住嘴巴鎖進櫥櫃裡,燃氣一直開著,微波爐裡的東西不停地加熱著......

  一場大火,燒光了她對這個家所有的念想。

  周迅飾演的林緒之救了她,把她悄悄帶走,從此,她改名“林小鷗”,是林緒之的“女兒”。

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可是,即便換了身份,即使有人疼愛,那些記憶中的傷疤,真的就能從生命中徹底剝離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2


  日本有一部獲獎短片《態度娃娃》,內容堪稱驚悚。


  短片中的艾莉,是一個缺乏存在感的人。

  小時候,一個男生踢碎了她的金魚缸,她咧嘴一笑:“沒關係,我再買一條就好了。”

  可是轉過身後,笑容凝固,她的嘴角,分明在抽動。

  “只要很有決心地笑,什麼問題都能解決。”

  為了得到別人的誇獎,艾利漸漸學會偽裝自己,用盡全力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

  有一天,一名星探找到了她,憑藉娃娃般的笑容,她從一個人人忽視的女孩,一夜之間逆襲成萬眾矚目的明星。

  就連昔日好友,也換上了她的形象面具。

  她約朋友們見面,卻無意中聽到朋友評價她“只是會傻笑而已,有什麼好見的?”

  艾利很痛苦,她曾經最沉迷的讚揚,此刻變成了她最想擺脫的詛咒。

  她回憶起童年的那條金魚,記起了自己真正的臉。

  她決心打破這張娃娃面具,可是裡面是空的,什麼都沒有。

  就這樣,她一次又一次換上不同的面孔,卻始終沒有找回真實的自己。

  她活成了一副面具。

  生活中,我們見過太多這樣的孩子,習慣看人臉色、害怕失去、不敢拒絕,他們看起來很乖巧,不會任性、不會哭鬧,甚至不會大喊大叫。

  只要你開心,你的選擇就是他的決定;只要你對他笑,你的喜好就是他的興趣;只要你想要,他就把心愛的東西雙手奉上......

  心理學家布萊恩•利特爾把這種行為比喻為“洋蔥型人格”:

  當你一層一層地剝開,你會發現他沒有內核,沒有本質的自我。

  習慣討好的孩子,其實是一個“空心人”,失去了自我,只剩一具軀殼,因為缺乏安全感,一生都在漂浮。

  這樣的孩子,何其可憐。

3


  小說《人間失格》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主人公葉藏的父親在出差前,挨個詢問孩子們想要的禮物,然後記下來。輪到葉藏的時候,他支支吾吾答不上來。

  他其實只喜歡繪畫,可是看到父親慍怒的神色,他嚇得瑟瑟發抖。

  半夜的時候,他偷偷翻出父親的筆記本,在上面寫下了父親想要他提出的禮物——“舞獅”。

  他的這個舉動,得到了父親的歡心。

  從此,他學會了揣摩別人的期待,以犧牲自我的討好,來換取關心和讚賞。

  當他意識到大家喜歡他“搞怪”,他便從一個敏感憂鬱的貴族公子,變成了“樂天”的“小丑”,把真實的自己敲碎掩埋,只為了換取別人一笑。

  他一邊憤恨,一邊妥協;一邊恐懼,一邊迎合。

  拼盡所有去討好,卻落得孤立無援的下場,最後在瘋狂的墮落中,自我毀滅。

  葉藏的一生是不幸的,可是比這更不幸的是,《人間失格》其實是一部半自傳小說,作者太宰治曾經歷4次自殺未遂,在完成這部小說後,最終投湖身亡。

  心理學家HarrietBraiker在《討好是一種病》中提到:

  “很多人覺得,‘討好’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被當作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上,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地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下意識去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

  就像《被嫌棄的松子》中,那個總是被忽視的松子,因為一次扮鬼臉獲得了父親的關注,便一發不可收拾。

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她用盡一生來消耗自己,以為足夠討好就能被愛,卻一次又一次被傷害、被侮辱,最終徹底喪失生活的希望,孤獨慘死。

  馬東說:“心裡有很多苦的人,只要一絲甜就能填滿。”

  缺愛的人,總在討好,不過是為了填補內心的一個空洞。

4


  著名心理治療師海靈格在《這不是你的錯》中說:討好行為模式的出現,來自於童年創傷。

  而這幾種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

  (1)控制慾強的父母

  武志紅老師曾在一次講座中,講過一個女孩的故事。

  她有一個控制慾特別強的爸爸,小時候吃飯,爸爸規定她必須吃夠兩碗飯,而且一粒也不許剩。

  她曾試圖反抗,可是換來的不是敷衍的哄騙,就是一頓暴打:“我一心一意為你好,你居然敢不吃?還有沒有良心!”

  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她屈服了,每天“高高興興”地吃,結果一度胖到150多斤。

  而另一邊,因為被壓抑過度,她從小缺乏自我價值感,這種“討好”模式也被她代入到所有人際交往中,成了她唯一掌握和獲取自我價值的渠道。

什麼樣的父母,最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孩子?

  (2)不認可孩子的父母

  一位知乎網友說:

  “從小我就是被媽媽否定的那一個,為了得到她的認可,我凡事都和別人比,什麼都做到完美,但其實我一直很壓抑,因為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討好她;

  工作以後,我把這種心態也帶到了職場中,卻屢屢受挫,我越討好,越是得不到別人欣賞。”

  德國腦科學家傑拉德•赫斯特說過:

  “想要孩子獲得幸福,必須讓他感受到他可以做他自己,即使不如別人家孩子厲害,沒有得第一,也沒關係。

  我就是我,爸爸媽媽的愛不會因此減少。”

  (3)本身就是“討好型人格”的父母

  “別總給人添麻煩”“凡事要忍一忍”......如果父母本身就是討好者,他們的言行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讓孩子形成“不配被愛”的低自尊感,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陳紫嫣在《總是忍不住取悅別人,為什麼》一文中提出:“我們產生‘討好’行為的根源,是把對自我的認識和價值,建立在了別人身上。”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什麼樣,孩子就什麼樣。

  想讓孩子遠離“討好型人格”,父母就要自省其身,擺脫對外界評價的依賴,確認自己的價值。

5


  《不完美的她》中,“媽媽”林緒之對小鷗說:

  “不要把討好別人當成一個習慣,如果你把這個當成習慣了,有一天會發生靠山山塌的情況......”

  她接納小鷗的脆弱,用最細膩的母愛滋養著她,修補她受過的創傷。

  劇中有一個鏡頭:小鷗在商場裡結識了親切慈祥的“惠奶奶”,想和她成為朋友。

  在聊天的時候,被趕回來的緒之發現,出於謹慎,緒之制止了她們。

  不料小鷗一改往日溫順,對緒之生氣大吼。

  那是她在劇裡第一次表現出任性的一面。

  彈幕上很多網友說:“這孩子被寵壞了,不聽話。”

  可是有一個評論,卻讓我熱淚盈眶:“有人寵愛,才敢任性。”

  心理研究表明,每一個孩子在童年期,都需要從父母身上確認一件事,那就是:無論怎樣,你都會愛我。

  我愛你,不是因為你做對了什麼,更不是因為你為我做了什麼,而是因為你是你,無論哪一面,都是最真實的你。

  這份愛就像陽光,永遠種在孩子的心中,讓他無懼黑暗,大膽向前。

  好好擁抱你的孩子吧,接納他、看見他、深愛他,還要告訴他:如果這世間,有一個人值得你去用力討好,那就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