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欲之南海,何如?”很多遺憾的真相,是想想就算了

“吾欲之南海,何如?”很多遺憾的真相,是想想就算了

詩和遠方在路的盡頭,還是在我們腳下

-1-

自從大學畢業後,為了督促自己繼續學習和精進,我每年都要給自己做了一個成長集,裡面收納著很多我喜歡的文章和我自己的個人學習心得,今年我的文章首頁是清代彭端淑寫的《為學》。

	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

這篇課文我記得是上初中的時候在課文上學的,當時讓我記憶猶新的是裡面的兩個和尚:窮和尚,富和尚。

	貧者語於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

把這篇文章當做提示自己警示文的初衷是,我想向這個窮和尚學習,心中有夢想,就去實現,即使別人都覺得不可能。

我們很多人,都是腦袋裡有很多想法,比如我們寫寫作,我們想旅行,我們想過我們理想中的生活,但想著想著,就算了。

因為我們給自己想象出了巨大的困難,心理上就覺得實現不了。想象中的困難把我們壓倒了。

“吾欲之南海,何如?”很多遺憾的真相,是想想就算了

我們能做到事情超乎我們的想象

-2-

最近讀到一篇文章,裡面有一個大石頭理論。

以前我們知道的是瓶子裡裝了大石頭,還可以裝細沙,裝完細沙,還可以加水。

但是如果我們反過來了,先加了細沙或者水,大石頭就放不進去了。

你知道麼,大石頭就是你的夢想,你現在都裝進去了麼?你是不是一直在裝細沙或者是水呢?

生命中的很多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來不及做了。

我敬佩那種說走就走的旅行,我覺得就是一種勇氣。

最近看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寫的一篇文章《我帶著12歲的兒子去乞力馬紮羅》。

乞力馬紮羅,非洲最高峰,海拔5895米。

“我從沒想過我會成功登頂,也沒指望兒子能在12歲成功。但是,我很堅定要帶他去挑戰一次。我想給我們的記憶,留一份禮物。”
 

她在文章中說,出發的原因很簡單:我懷疑,他的年齡再往上很快就不帶我玩了。而我的年齡,登頂成功的幾率只能每況愈下。就為了繼續當一個很酷的媽媽,給我們的記憶留下一份禮物。於是年初就立下一個flag,帶著兒子去登乞力馬紮羅。

5天,三個營地,他們最後做到了,在峰頂合影留念。

有時,我們做到的事情超乎我們的想象。

我們哪有那麼脆弱?夢想哪有那麼遙不可及?

“吾欲之南海,何如?”很多遺憾的真相,是想想就算了

夢想像氫氣球,放開就可以飛起來

-3-

給自己三分鐘,捫心自問:你有沒有特別想去做的事?

比如,我一直想帶爸爸去北京看看,大學畢業後,覺得手中的錢不夠,工作後,有了積蓄又沒有充足的時間,之後,結婚,生娃,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已有近十年的時間了,但是帶爸爸去北京的想法依然沒有實現。

是真的實現不了麼?還是我沒有認真的想去實現?

我們總是強調外在的理由,總是有等待觀望的心理,我們總覺得以後還有大把大把可以實現的時間,但是,你有沒有認真想過,可能,以後我們真的沒有那麼多機會了。

前段時間碰到一個朋友,她說她剛從成都回來。我羨慕極了,問她成都的樣子。

她說,那裡很好,真的不錯,但無論我怎麼說,都是我的見聞,你要是想深刻認識瞭解他,那只有自己走一趟啦。

是的,聽過《成都》這首歌后,心心念唸的想去這座城市看看,可是,面對著繁忙的工作和瑣碎的家庭生活,我一直告訴自己,我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所以,就像帶爸爸去看北京天安門一樣,一拖再拖,現在也沒有成行。

“吾欲之南海,何如?”很多遺憾的真相,是想想就算了

出發,勝過一切的猶疑徘徊

-4-

在上大學的時候,我的一個哲學老師給我們分享過一句話:人一輩子,往往不會因為做過什麼而後悔,而會因為沒做的事情而遺憾。

一、不要再等所謂的時機成熟,如果你沒有決心和勇氣,你的時機永遠都是不成熟。

我的一個領導,說他一直有一個作家夢,希望等退休了之後,自己有時間了,再圓自己的夢。可是我覺得,夢想明明從現在就可以圓啊,退休的時日還那麼長,如果一直等著,夢想也會疲憊,而且,就算退休了,就真的可以實現了麼?

二、不要一再把自己困在設置的前置困難裡,如此的話,你永遠走不出自己的畫好的圈子。

我的一個好友,喜歡一個男孩,在即將分別的時候,勇敢的向男孩表達了自己的情感,她說,“我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但我要是不說的話,我可能要遺憾一輩子。”我覺得,那個男孩,也會始終記得這個女孩吧,因為,是女孩的勇敢,給自己平淡如湖青春激起了漣漪。

也許我們無法像寫出“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那位果斷辭職追求理想生活的女老師一樣,那樣勇敢,那樣瀟灑,但我們可以在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做自己想做到事。

	你想做什麼,你就立馬去做。
	
	前提是,做了這件事之後,會讓自己變得更好!

作者:鶴汀,原創作者,10年文字寫作經歷,堅持一邊職場成長,一邊寫作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