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喜欢请点上方蓝字关注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导读

马太效应(Matthew Effect)是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19年北京中招录取结果新鲜出炉————


号称史上最难的19年中考数学不负众望地拉低了录取分数线;加上江湖传闻的校额到校(关于校额到校,可以参考了解“校额到校”,看这一篇就够了),乍一看,大部分学校就像被地震清洗了一样,除了我大海淀traditional六小强反而逆势强劲上升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19年北京各区中招录取分数线及排名升降

点击图片放大浏览

东城区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西城区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海淀区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朝阳区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其他区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数据来源:北京中考网)

录取分数一骑绝尘的人大附中,今年一口气竟然将海淀区录取名次拉高了500多名,最后一个录取的孩纸在本区的排名是248名,远超往年。作为传统的超级牛校,一向是大家可望可不及的,但是今年这个排名是什么概念呢?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咱们来举个栗子。19年高考里面,清北的录取分数线是680,大概对应海淀区前2%~3%;而在今年裸考进人大附的孩子,按照今年海淀区一万三的考生人数,全是在2%以内!这也就是说:

保持这个成绩不变,三年后这些考进人大附的孩纸个个是清华北大!

在其余的学校里,清华附也是一骑绝尘,录取排名狂飙近1000名,首师附,101,十一学校这些老牌名校均大步跟进拉升。只有北大附显得有些失落,老老实实地算原地转圈

东西城跟朝阳的传统强校像北师附实验,四中等也都基本上维持过往门槛,但是头部学校依然小幅抬高,只是没有咱海淀区这么明显。

而其他的学校以及郊区的情况就非常不乐观,可以看到,这些非头部学校的从上到下均严重失血,越是非头部学校越是失血厉害。优质生源的外流,大概可以从以下这个方面思考: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 校额到校名额的大幅度增加

校额到校是16年就开始的政策,第一年试水没有什么经验,公办校推荐,当时推荐了许多很差的生源;17年开始自愿选拔,但是也暗自面试筛选。18年是成熟的第一届,流程规范跟现在一样,且总人次迅速扩大至1300余人,市级统筹这样就无形中吸收掉了许多郊区较优质孩子。值得注意的是,和去年相比,今年市级统筹类学校招生计划大幅增加,从去年的1000人增加到1654人。这就意味着,市级统筹的抽血效应更加厉害


  • 择校观点的悄然改变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想法可能成为过去式

。在过去的择校观念里,大家可能想着宁可在差一点的学校里面当尖子生,也不要去更好的学校当末位生。但如今的数据可能显示,这种想法正在转换。小蜗作为昌平本地君,头一次发现一中的分数线竟然下滑至500以下,且第一次跟二中的录取分数线差距拉开这么大;可想而知,大概是二中这两年的高考喜报,让大家的印象更好,家长们都期望一个确定性或者概率更大的高中部。

强校突进!马太效应的19年北京中考招生

展望未来

在北京市的中考招生方式中,19年引入了新的叫做自主招生的项目,增加一项自然更加加剧抽血效应的存在;但是作为政策出台的第一年,要怎么实施,还得边走边看,大概今年新初二、新初一的孩子明年会见着比较清晰的模样

换个角度,其实也无需悲观;优质生源流失,某种意义上,也给后面的孩子进入以前可能达不到的区重点提供了更大的机会,也倒逼着这些学校不断地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减少生源流失。只是部分顶尖头部学校的竞争激烈性,将会更加残酷。

不管怎么样,20中招,咱们拭目以待........

喜欢就关注小编,有什么意见私信小编有惊喜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