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邦智能科技:推出醫療級柔性智能心電監護服

Python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系列的python相關課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本文結尾的“瞭解更多”



一個是深耕服裝業17年的“大牛”,一個是曾為國家宇航員設計柔性傳感器的專家。2016年成立的愛邦智能科技,表面看起像“新人”,但實際其內核強大,背後是一批行業中的資深“老人”。


“我和聯合創始人張輝是在一次大賽中認識,在做智能心電監護設備的理念上,當時幾乎是一拍即合。”愛邦智能科技創始人、董事長李俊說道。李俊系中南大學經濟學管理學畢業,曾在國內知名服裝品牌--羅蒙集團擔任副總經理。


聯合創始人張輝系香港理工大學博士後, 智能服裝、柔性傳感器專家,中科院計算所智能機器人項目帶頭人,從事智能服裝研究與教育工作近20年,專注柔性電極、機器人皮膚研究與應用。並於2003年參與國家航天計劃,為宇航員提供太空艙內的心電監測技術。


近年來,在智能可穿戴設備領域,除了有一大批


醫療


企業扎入跑馬圈地,還有蘋果、華為、小米、OPPO等電子產品廠商加入競爭。服裝+技術的跨界結合,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愛邦智能科技又會以什麼姿勢漂移,實現彎道超車?


“每1分鐘就有心臟病患者猝死”,動態心電監測“預防”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心血管疾病呈“年輕化”、“老年化”兩極化趨勢。心血管患者基數大、死亡率高。據《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8》統計,我國心血管病(CVD)現患人數2.9億,其中腦卒中1300萬,冠心病1100萬,心力衰竭450萬,肺原性心臟病500萬,風溼性心臟病250萬,先天性心臟病200萬,高血壓2.7億。心血管病死亡占城鄉居民總死亡原因的首位,農村為45.01%,城市為42.61%。


數據估算,幾乎每10秒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每1分鐘就有1人因心臟病猝死,形勢嚴峻。如何預防心源性猝死?普通突發心臟病平均救治時間4小時,這個數字二十年來從來沒有被減少過,進行連續的動態心電圖監測可以說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從市場上看,心血管慢病管理市場巨大,智能硬件和


遠程醫療


受眾群體正在不斷擴大。


首先是患者基數龐大;其次我國醫療資源匱乏,心血管病的防治工作相對欠缺;在分級診療及互聯網+醫療政策的推動下,城市、農村潛在巨大市場,利好智能硬件和遠程


醫療產品


的普及。


目前,市面上涉及心血管疾病監護設備的類別主要為:智能可穿戴設備、心電監護設備、醫療級便攜式心電儀等。


智能可穿戴式健康監測系統是指利用穿戴式生物傳感器採集人體運動與生理參數,來實現對人體非介入、連續、無創的診斷監測以此幫助穿戴者實現對運動與健康管理。市場上的可穿戴設備主要用於監測用戶體徵數據如心律、步數等信息,不具備較高的醫療價值。


心電監護設備:市場上通用的心電監護設備通常採用傳統水凝膠電極來實現,水凝膠電極與人體皮膚長時間接觸後還可能會導致皮膚過敏甚至引起潰爛等副作用,無法滿足醫療領域對慢性病365天*24小時的監護管理要求。


醫療級智能便攜式心電儀:當前市場上的主流醫療級便攜式動態心電圖機以Holter為主;湧現一批智能心電圖儀以貼片式、單導聯為主;智能心電服類產品大多處於概念階段,部分項目處境艱難,主要原因是其使用的導電織物電極多是對材料進行塗層處理,耐洗滌、抗氧化的程度差,最終導致信號不穩定、信號失真等。


“總的來說,現在市面上的可穿戴設備,大多數停留在“戴”的階段,愛邦智能科技要解決的是“穿”的問題,真正意義上實現動態監控,這是我們要鑄建的核心壁壘。”李俊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