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肠壁可长上万个息肉,患上就会癌变?

人的肠壁可长上万个息肉,患上就会癌变?

前不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何恒正教授团队,成功为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湘西患者张婵(化名),在腹腔镜下实施了全大肠切除加回肠储袋肛管吻合微创手术。术后三天,张婵即恢复正常饮食,很快康复出院。张婵之前的腹痛、便血等情况不再出现,再也不用担心体内的息肉今后会癌变了。病例经媒体报道后,众多患者及网友留言,咨询何恒正教授关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相关知识。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外科主任何恒正教授介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又叫做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发病时可见到息肉布满患者结肠和直肠,多数腺瘤有蒂,乳头状较少见,息肉数量从一百个到数千个甚至上万个不等,大小从黄豆至直径数厘米,密集排列,有时成串,其组织结构与一般腺瘤无异。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具有很高的癌变倾向。如果夫妻双方均患有息肉病,其子女 100% 会遗传肠道多发息肉;如果夫妻俩只有一人患病,那么他们后代患病几率也高于 50%。一般在 15 岁 ~25 岁会开始出现临床症状,30 岁左右最明显。发病的症状通常为腹泻拉肚子、便血、腹痛等。如果一直未得到治疗,这类患者的息肉癌变的可能几乎为 100%。

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有哪些早期表现呢?在初始阶段,基本没有任何临床表现,只有当肠道息肉生长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胃肠道症状。何恒正解释,多数患者在 15 到 25 岁可出现不适,常见的表现有:腹部隐痛、间断性腹胀;间断性腹泻、便秘、里急后重、黏液血便;肠道息肉较大的时候有时候在腹部甚至可摸到包块,引起肠套叠,也可因肠道息肉巨大出现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如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和排便,伴恶心及呕吐,此时应考虑肠道息肉癌变的可能性,息肉癌变可出现脓血便、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数增多;息肉癌变或者病程长久者可出现身体进行性消瘦,出现贫血的表现,症状为头昏、乏力、气短、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出现水肿等低蛋白血症的表现。

需要做哪些检查和治疗呢?何恒正教授表示,当出现以上一些肠道不适时,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普通人做肠镜检查可能会发现一两个息肉,肠镜下就能摘除,这种情况是我们常见的普通肠息肉。但是,如果息肉数目众多,就像铺路石一样,有一百个到数千个甚至上万个不等,而且家族中多人都有类似情况,那就需要提高警惕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手术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唯一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确诊的患者一般提倡早期根治 / 预防性手术治疗。手术的基本方法就是将大肠全部切除,在小肠和肛门之间,用储袋接起来。当今医学科学有高水平发展,微创手术治疗应是最科学正确的选择。

家族中有发现多发性肠息肉的亲属时该怎么办呢?对于已经明确家族中有直系亲属患有多发性肠息肉病者,其子女需要及时跟踪筛查,特别是当出现有肠道症状时,更应早发现息肉、早治疗,以免贻误诊治而导致其癌变。另外,何恒正提醒,即使无遗传性息肉病的家族史人,到了一定年龄,特别是 40 岁以后,因为某些因素的影响也可能会患上肠息肉病,肠息肉本身就是肠癌的高危因素,所以公众应重视定期做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变,尽早治疗。

潇湘晨报记者张树波 通讯员刘莉

【来源:潇湘晨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