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缘分


道德经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缘分


《道德经》第十五章: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道德经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缘分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古之善为士者"的"士"是指掌握了大道的人,即为得道之人。这样的人,有四个特点:"微、妙、玄、通"。"微"是"精微、精细"。"妙"是四两拨千斤的巧妙、"玄"是既能拉大时空,也能缩短时空来和万物产生联系和纠缠。"通"是指"时间和空间上的通达、无障碍、"。这四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就是:一个得道之人,能够在精微之处,把握阴阳,从而四两拨千斤,甚至有扭转乾坤之力。因为它能影响到最深远的地方(玄),所以能够在时空之中,包达并流,化贷万物,无所不及。这样的人你很难从哪一方面能够把他说得清楚。这样的人就像一本厚厚的书,有千言万语,偶尔拾遗一句,也能让人欣喜不已。然而真把这本书孜孜不倦地读完了之后,又好像他未曾一言,复归于空无之中。故曰"深不可识"。

道德经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缘分

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正因为他的笏漠无形,不好三言两语地说清楚,我在这里也只能勉强地说说看。

豫兮若冬涉川。"豫"是"欢快,愉悦"。他看上去是很高兴轻松又轻盈的样子,但又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犹兮若畏四邻。"犹"是来回走的样子。他胸有成竹,踌躇满志,但绝不是锋芒毕露,反而让人感觉他对身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敬畏。

俨兮其若客。他给人一种庄严的感觉,但并不是高高在上。面对他,仿佛是面对一位远方的客人,让人亲近疼爱有加,又让人能有距离上的美感。

道德经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缘分


涣兮若冰之将释。"涣"是"散开,分开"。把纠缠在一起的万物分开的时候,总能春风化雨,而不是武断强行地一刀切。他解决人世间的纠葛就如冰块融化了那样自然,那样让人舒服。

敦兮其若朴。他给人的感觉是那么敦厚而又朴实。"敦"原意是"木桩",有点木讷的意思。但是得道的人不是这样,虽然给人以厚重的感觉,但绝不沉闷。"朴"就是未经雕琢的树木,比喻"天性饱满,本性具足"。

旷兮其若谷。他的胸怀和视野都很开阔,但并不是漫无边际的满嘴跑火车的没有灵魂的漫游,总是感觉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旷"是"空","没有边界限制的空旷"。而"谷"是有边界的虚空。

道德经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缘分

浑兮其若浊。他看上去能够包容万物,又能够和万物都划清界限(格物、离相、坐忘、禅定)。"浑"是指的水和里面的物质发生了化合反应。"浊"是相互间在物理条件下可以分离的状态。比如一杯水,你撒了一把沙子在里面,这叫"浊",往水里挤一滴墨水,那么就叫"浑"。

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怎么能够让一杯浊水还原到清澈?不需要做别的,你只需要让这杯水静置一段时间就好,不要扰动它。

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如何能够长治久安?只要动以天行,那么所有的结果都会正向调整和发展。"动之徐生"天地间的动静转换就像太极拳一样,舒缓自如,所以叫"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凡事都要留有余地。留有一定的余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缘分通道。空虚不毁万物,留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够灵活转换,才能够不需要打破界限而自动衔接。正因为不去保持绝对的状态,所以,它是变化无形的,一种时刻在变化的东西,再久也不是旧东西,反而历久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