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餘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緣分


道德經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餘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緣分


《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道德經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餘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緣分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古之善為士者"的"士"是指掌握了大道的人,即為得道之人。這樣的人,有四個特點:"微、妙、玄、通"。"微"是"精微、精細"。"妙"是四兩撥千斤的巧妙、"玄"是既能拉大時空,也能縮短時空來和萬物產生聯繫和糾纏。"通"是指"時間和空間上的通達、無障礙、"。這四個字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一個得道之人,能夠在精微之處,把握陰陽,從而四兩撥千斤,甚至有扭轉乾坤之力。因為它能影響到最深遠的地方(玄),所以能夠在時空之中,包達並流,化貸萬物,無所不及。這樣的人你很難從哪一方面能夠把他說得清楚。這樣的人就像一本厚厚的書,有千言萬語,偶爾拾遺一句,也能讓人欣喜不已。然而真把這本書孜孜不倦地讀完了之後,又好像他未曾一言,復歸於空無之中。故曰"深不可識"。

道德經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餘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緣分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正因為他的笏漠無形,不好三言兩語地說清楚,我在這裡也只能勉強地說說看。

豫兮若冬涉川。"豫"是"歡快,愉悅"。他看上去是很高興輕鬆又輕盈的樣子,但又有一種如履薄冰的感覺。

猶兮若畏四鄰。"猶"是來回走的樣子。他胸有成竹,躊躇滿志,但絕不是鋒芒畢露,反而讓人感覺他對身邊所有的人都有一種敬畏。

儼兮其若客。他給人一種莊嚴的感覺,但並不是高高在上。面對他,彷彿是面對一位遠方的客人,讓人親近疼愛有加,又讓人能有距離上的美感。

道德經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餘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緣分


渙兮若冰之將釋。"渙"是"散開,分開"。把糾纏在一起的萬物分開的時候,總能春風化雨,而不是武斷強行地一刀切。他解決人世間的糾葛就如冰塊融化了那樣自然,那樣讓人舒服。

敦兮其若樸。他給人的感覺是那麼敦厚而又樸實。"敦"原意是"木樁",有點木訥的意思。但是得道的人不是這樣,雖然給人以厚重的感覺,但絕不沉悶。"樸"就是未經雕琢的樹木,比喻"天性飽滿,本性具足"。

曠兮其若谷。他的胸懷和視野都很開闊,但並不是漫無邊際的滿嘴跑火車的沒有靈魂的漫遊,總是感覺張弛有度,收放自如。"曠"是"空","沒有邊界限制的空曠"。而"谷"是有邊界的虛空。

道德經第十五章:留有一定的餘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緣分

渾兮其若濁。他看上去能夠包容萬物,又能夠和萬物都劃清界限(格物、離相、坐忘、禪定)。"渾"是指的水和裡面的物質發生了化合反應。"濁"是相互間在物理條件下可以分離的狀態。比如一杯水,你撒了一把沙子在裡面,這叫"濁",往水裡擠一滴墨水,那麼就叫"渾"。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怎麼能夠讓一杯濁水還原到清澈?不需要做別的,你只需要讓這杯水靜置一段時間就好,不要擾動它。

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如何能夠長治久安?只要動以天行,那麼所有的結果都會正向調整和發展。"動之徐生"天地間的動靜轉換就像太極拳一樣,舒緩自如,所以叫"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不新成。凡事都要留有餘地。留有一定的餘地就是留有了一定的緣分通道。空虛不毀萬物,留有一定的空間,才能夠靈活轉換,才能夠不需要打破界限而自動銜接。正因為不去保持絕對的狀態,所以,它是變化無形的,一種時刻在變化的東西,再久也不是舊東西,反而歷久彌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