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理想郵遞員”,你見過嗎?

新華社瀋陽5月3日電(記者於力 李錚 高爽)“儘管疫情讓人很無奈,但我們齊心抗擊疫情,效果也不賴……”這是遼寧省丹東市振興區湯池鎮“理想郵遞員”青年理論宣講團在疫情期間錄製的一首抗疫歌曲。

2017年11月8日,在湯池鎮鎮政府一間會議室內,“理想郵遞員”青年理論宣講團宣告成立,宣講團成員平均年齡26歲,都是近年來到湯池鎮的大學生。“我們就要像早年間郵遞員送報紙那樣,把黨的理論送到村屯、學校、企業的大門口。”宣講團團長、鎮黨委宣傳委員高潘說。

“一開始,我們的宣講員要麼紅著臉放不開,要麼就像背書本,村民們聽得直打瞌睡,看到我們都繞著走。”看到這種情景,高潘有些著急,“我們為什麼不去改變一下方式呢?”

有了這個想法,高潘和大家馬上行動起來:廣場上辦晚會、到農村大集上打快板、講主題脫口秀、拍攝微視頻……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到掃黑除惡專項宣講,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宣講到“家門口的黨史展”,“理想郵遞員”們忙得不可開交。

1992年出生的姜延琪是鎮裡的勞動保障幹事,一頭齊肩短髮,笑起來臉上兩個大酒窩格外惹眼。“有次在農村大集上打快板,一位大哥跟我互動,我臨時加了一個幽默段子,說完後感覺大哥笑得合不攏嘴。”

鎮辦公室科員戴冰平時說話很少,但卻是團裡的“妙語達人”。一次在文藝表演的間歇和村民互動時,一位老鄉說:“你們總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我們都是老農民,在我們身上能看見啥?”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瓦房,你們的新房修起來了,就是小康;小康不小康,關鍵看書房,忙完農活看看書看看報,也是小康。”戴冰馬上回答。

“我是一顆甜甜的小草莓,從開花結果,到長大熟透,再到採摘包裝,都經過嚴格工序……”疫情期間,宣講團成員周笑宇參與策劃拍攝了視頻《為草莓發聲》,視頻播出後,果農們接到了大量購買電話,助銷草莓5000餘斤。

2019年11月,中央宣傳部辦公廳授予“理想郵遞員”青年理論宣講團“基層理論宣講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兩年多來,“理想郵遞員”團隊開展巡迴理論宣講活動100餘場、專場宣講60餘次。

“如果你能看得見,洶湧澎湃的信念,我們彼此緊相連,哪怕天再高遠;在滔滔的江水邊,展望時代最前沿,大江東去淘不盡,理想的郵遞員。”五四青年節前夕,小鎮裡的“理想郵遞員”們用一曲《美好的樣子》,唱出了他們的心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