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

求仙王子


从宏观上来看,清朝的灭亡原因在于专制制度和专制社会的寿命走到了尽头,显现为社会秩序紊乱,政治腐败,国力衰弱,经济落后。

从微观上来看,清朝灭亡的原因在于没能在内忧外患的境地下改革成功,而招致社会和政权的最终的崩坏。

从历史潮流上来讲,清末的改革必然不会成功,因为改革派并没能取得足够支持实施改革的权力。

我将从权力斗争和社会变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戊戌变法

要想实施改革,没有足够的权力绝对不行。

商鞅变法之所以能够成功在于秦孝公的权力支持,而范仲淹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于宋仁宗没能狠下心来支持范仲淹。

但凡改革必然会伤害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然而既得利益者又往往掌握大权。

清末的戊戌变法是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康有为和梁启超二人的主持下展开的。

戊戌变法和商鞅变法的区别在于后者只是在政治上进行改良,而前者却是政体的转变。

在专制政体两千多年的寿命中,专制集权的体制已经在明清时期进入最后的高峰。

到晚清时虽说已是强弩之末,但仅仅依靠一场改革还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

中国自古以来的皇权对于权力都极为敏感,但凡有威胁皇权的因素产生都会让掌权者不安。

当时的掌权者是慈禧太后,慈禧背后还有一群满清贵族和守旧派,他们掌握的巨大权力成为了改革的威胁。

戊戌变法是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进行的,但光绪皇帝即便不是一个庸主,也算不上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无法从慈禧手中取得足以支持改革的权力,而在改革中感到束手束脚。

慈禧本是支持改革的,并已经还政于皇帝。

然而在改革中束手束脚的康有为自以为是地认为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感情不和,事实却并非如此。

康有为也需要足够的权力来实施改革,他认为慈禧是改革的最大阻碍,于是预谋“围园杀后”。

“围园杀后”的预谋最终暴露,光绪与慈禧母子之间的感情也招致破裂。

由此慈禧太后重新掌权,于是戊戌变法失败。

没有足够的权力,绝对无法实施改革,因为改革必然触动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权力斗争

再来说说李鸿章这个人,作为封疆大吏可谓风光无限。

然而专制集权体制下的所有风光都是皇权赋予的,李鸿章享受了这种风光,也要付出代价。

李鸿章最终成为了清政府无能的象征,替清政府背上了大黑锅。

人们骂李鸿章是卖国贼,就好像人们骂秦桧害死了岳飞。

其实卖国的是清政府,害死岳飞的是宋高宗赵构。

李鸿章是晚清的权臣,但他的权力来自于专制王权。

和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一样,他也希望改革国家,富国强兵,方式不同而已。

这四个人,都有权力,也都无权力。

改革变法,需要权力,需要能掌控大局的权力,而光绪皇帝和康有为并没有掌握绝对的权力。

李鸿章,康有为以及前期的袁世凯都是依附的专制王权,王权是他们的依靠却也是他们的障碍。

凡改革必然会触犯原始利益集团的利益,权力之争不可避免,于是改革就必然变成了一场权力的斗争。

再看看孙中山这样一个理想主义者,清灭以后与袁世凯南北和谈。

一个掌握民心,一个掌握兵权。

都只有一半的权力,所以他们都做不到想做的事。

孙中山民心所向却没有枪杆子,所以只是推翻了清王朝,而没有让中国走向共和。

袁世凯拥有枪杆子却民心尽失,在政府中束手束脚,于是登基称帝。

在专制制度的寿命走到尽头的当时,这无异于倒行逆施,于是最终失败。

李鸿章是有一颗爱国强国之心的,只是他没能达到这个目的。

李鸿章只是专制王权的代言人,没有纯粹的权力,他也无力回天,况且他也有自身的历史局限,也就没有能力来改变国家和社会。

李鸿章为清政府签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还要为他们背锅。

慈禧作为一个专制体制下的掌权者,必须牢牢掌控住权力,对她来说权力甚至大于国家利益。

李鸿章在专制王权授予的脆弱的权力下,绝不可能办成大事。

作为一个受四书五经传统教育的大清臣子,其思想观念必然有其局限性。

在革命时期,他就是旧社会和旧体制的代表,于是成为了卖国贼。

在专制王权授予的脆弱的权力下进行的改革无疑也是脆弱的,戊戌变法也不可避免的走向失败。


革命之路

改革对于一个濒临崩溃的国家和社会来说终究属于小修小补,唯有革命才是破后而立,从底层将一切更新。

人是无法完全靠得住的,还是得靠制度,好的制度能够避免人类重蹈覆辙。

制度是不可靠的人类制定出来的,也必将不断被人类所践踏。

通常社会的发展是快于制度的进步的,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制度不断地修修补补,直到无法维持稳定,便轰然倒塌,革命往往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

人类文明从古至今的各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都经历了无数次崩塌和重建,这种崩塌与重建的轮回也许在未来还会重复上演,如今的社会似乎已经足够美好,因为现有的制度对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这种美好也有可能会崩塌,崩塌之后也可能更加美好。

如果这种崩塌与重建的轮回存在,那么这种轮回就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宿命。

制度演变的速度永远都只能慢于社会变迁的速度,因为制度只能对社会变迁过程中不断产生的问题进行修修补补,只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演变,只能跟随社会变迁的脚步而无法将其超越。

制度的演变通常都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问题,当现有社会问题恶化到了一个极端,现有的制度无法进行修补的时候,社会与制度都将一起崩塌。

在社会与制度崩塌之后,或经历革命,或经历灭顶之灾,人类社会又会再次重生,无论革命还是灭顶之灾的结果都是破后而立,这种重头再来的事情是人类社会一次次上演的轮回,也许人类社会也无法逃脱这种轮回的宿命。

每一次崩塌之后或许都会产生新的制度来适应新生的社会,但即便是新的制度也永远只能不断追赶社会的变迁的脚步;制度在一次次的新生之后的确会更加完善,但社会在变迁中产生问题也是一次次变得复杂与严重。

社会不断产生的问题本质上是人产生的问题,人性思变,人类为了利益永远都想着如何钻制度的漏洞,任何制度都会有漏洞,都可能被人攻破,所以永远不会有完美的制度。

有些方式和手段效率极高,效果极好,只是成本也极大。

当政治和社会腐败不堪的时候,革命就是那种效率极高,效果极好而成本极大的方式,因为革命就是破后而立,但不可避免地会有误伤。

无辜的牵连者最终会被遗忘,革命胜利的光辉会遮蔽所有创伤。

革命就是一种达到少数人的理想而满足多数人的需求的方式和手段。

这种方式和手段往往极度粗暴,在过程中会伤害很多无辜之人,以满足更多数人的利益,在结果中修饰和掩盖造成的伤害,凸显取得的积极成果。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无辜者是由胜利者确定的,所以无辜者在革命的环境中就不足以成为无辜者,被遗忘更加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革命也许是改造政治和社会最高效的方式,也是成本最大的,因为革命的结果就是重头再来,从底层将一切更新。

革命必定让很多既得利益者受到伤害,无论无辜或者不无辜,摧枯拉朽的方式无法兼顾一切,因为革命的成功与否只在于目的是否达到。

清末的社会就属于社会变迁到专制体制无法适应的阶段了,改革的修修补补并不能让社会走向正轨。

在清末专制制度最后的苟延残喘中,改革并不能适应社会的变迁,需要的是一场革命。

革命让原有秩序崩塌,并在革命中摸索出一条新的道路,从头开始。


天上人间文史鉴


正因为清朝改革失败了,才加速了革命推翻满清的步伐。否则,满清很有可能再苟延残喘一阵,盖因为满清续命、卖命的人实在太多了,数不胜数。所幸!最终清廷不复存在,民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清朝为什么改革失败?主要还是一拖再拖,不想真心改革,以致伤透了立宪派的心,使得他们有一部分人倒向了革命派。还有“皇族内阁”名单的出现,进一步让人们看到了满清政府的本质,那就是改革纯粹为了敷衍了事,以维护满清贵族统治罢了。至此,满清改革的谎言大白于天下,人心尽失。紧接着,辛亥革命的爆发,就彻底宣告了满清改革的失败。

又清朝最终还是靠革命推翻?当然,满清自己改革都失败了,难道还能指望它往好的方向去发展吗?显然不能,那就只能付诸革命,以造共和了。另外,旨在推翻满清政府的革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经历了数十年的酝酿,才汇聚成的大势。期间,“太平天国运动”算是开了一个头,革命党人更是不甘落后,相继领导、发动过多次的起义运动。因而,不但重创了满清的统治根基,而且还宣扬了革命理念,更有利于以后的革命活动了。从而,为以后推翻满清政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胜利不可避免。

也因此,待满清政府不能自救,改革完全是“空头支票”时,革命烽火便顺势席卷了全国,一发不可收拾。

总之,清朝改革失败,几乎是必然;最终被革命推翻,更是必然当中的必然。


史过境迁客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清朝是一个以封建君主(皇帝)专制制度为本而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主义国家,虽早已从顶峰急剧滑落并严重落后于时代和世界潮流,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腐朽腐烂的“毒素”浸透了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肌体;请问,不从根本上推翻这样野蛮腐败顽固的封建主义,中国还有救吗?!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和南方革命势力就自始至终都坚持用革命手段去终结满清封建专制政权,建立共和制国家。就清朝改革来说,完全是在不触及“根本”“要害”的前提下的“修补”、“花架子”、“皇帝的新衣”,象征意义更多,这不但挽救不了清朝廷自己,也无法给清朝‘立宪派(改革派)’等各方哪怕多一丝一亳的希望,改革焉能不败!实质也完全是清统治者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丑剧!中国社会中国国民完全跌入绝望的谷底。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己经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都处于水深火热的“危急存亡之秋”。作为既得利益方的“半殖民者”——各外国列强不愿也不希望看到苛延殘喘的满清通过所谓“宪政改革”而强大起来。运命大势早已落下的大清朝,其垂死挣扎求生的改革注定是一个悲剧式的历史大笑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