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為什麼改革失敗,最終還是靠革命推翻?

求仙王子


從宏觀上來看,清朝的滅亡原因在於專制制度和專制社會的壽命走到了盡頭,顯現為社會秩序紊亂,政治腐敗,國力衰弱,經濟落後。

從微觀上來看,清朝滅亡的原因在於沒能在內憂外患的境地下改革成功,而招致社會和政權的最終的崩壞。

從歷史潮流上來講,清末的改革必然不會成功,因為改革派並沒能取得足夠支持實施改革的權力。

我將從權力鬥爭和社會變遷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和闡述。


戊戌變法

要想實施改革,沒有足夠的權力絕對不行。

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功在於秦孝公的權力支持,而范仲淹慶曆新政的失敗在於宋仁宗沒能狠下心來支持范仲淹。

但凡改革必然會傷害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然而既得利益者又往往掌握大權。

清末的戊戌變法是在資產階級改良派的康有為和梁啟超二人的主持下展開的。

戊戌變法和商鞅變法的區別在於後者只是在政治上進行改良,而前者卻是政體的轉變。

在專制政體兩千多年的壽命中,專制集權的體制已經在明清時期進入最後的高峰。

到晚清時雖說已是強弩之末,但僅僅依靠一場改革還是無法徹底解決問題。

中國自古以來的皇權對於權力都極為敏感,但凡有威脅皇權的因素產生都會讓掌權者不安。

當時的掌權者是慈禧太后,慈禧背後還有一群滿清貴族和守舊派,他們掌握的巨大權力成為了改革的威脅。

戊戌變法是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進行的,但光緒皇帝即便不是一個庸主,也算不上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

他無法從慈禧手中取得足以支持改革的權力,而在改革中感到束手束腳。

慈禧本是支持改革的,並已經還政於皇帝。

然而在改革中束手束腳的康有為自以為是地認為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感情不和,事實卻並非如此。

康有為也需要足夠的權力來實施改革,他認為慈禧是改革的最大阻礙,於是預謀“圍園殺後”。

“圍園殺後”的預謀最終暴露,光緒與慈禧母子之間的感情也招致破裂。

由此慈禧太后重新掌權,於是戊戌變法失敗。

沒有足夠的權力,絕對無法實施改革,因為改革必然觸動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


權力鬥爭

再來說說李鴻章這個人,作為封疆大吏可謂風光無限。

然而專制集權體制下的所有風光都是皇權賦予的,李鴻章享受了這種風光,也要付出代價。

李鴻章最終成為了清政府無能的象徵,替清政府背上了大黑鍋。

人們罵李鴻章是賣國賊,就好像人們罵秦檜害死了岳飛。

其實賣國的是清政府,害死岳飛的是宋高宗趙構。

李鴻章是晚清的權臣,但他的權力來自於專制王權。

和康有為,袁世凱,孫中山一樣,他也希望改革國家,富國強兵,方式不同而已。

這四個人,都有權力,也都無權力。

改革變法,需要權力,需要能掌控大局的權力,而光緒皇帝和康有為並沒有掌握絕對的權力。

李鴻章,康有為以及前期的袁世凱都是依附的專制王權,王權是他們的依靠卻也是他們的障礙。

凡改革必然會觸犯原始利益集團的利益,權力之爭不可避免,於是改革就必然變成了一場權力的鬥爭。

再看看孫中山這樣一個理想主義者,清滅以後與袁世凱南北和談。

一個掌握民心,一個掌握兵權。

都只有一半的權力,所以他們都做不到想做的事。

孫中山民心所向卻沒有槍桿子,所以只是推翻了清王朝,而沒有讓中國走向共和。

袁世凱擁有槍桿子卻民心盡失,在政府中束手束腳,於是登基稱帝。

在專制制度的壽命走到盡頭的當時,這無異於倒行逆施,於是最終失敗。

李鴻章是有一顆愛國強國之心的,只是他沒能達到這個目的。

李鴻章只是專制王權的代言人,沒有純粹的權力,他也無力迴天,況且他也有自身的歷史侷限,也就沒有能力來改變國家和社會。

李鴻章為清政府簽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還要為他們背鍋。

慈禧作為一個專制體制下的掌權者,必須牢牢掌控住權力,對她來說權力甚至大於國家利益。

李鴻章在專制王權授予的脆弱的權力下,絕不可能辦成大事。

作為一個受四書五經傳統教育的大清臣子,其思想觀念必然有其侷限性。

在革命時期,他就是舊社會和舊體制的代表,於是成為了賣國賊。

在專制王權授予的脆弱的權力下進行的改革無疑也是脆弱的,戊戌變法也不可避免的走向失敗。


革命之路

改革對於一個瀕臨崩潰的國家和社會來說終究屬於小修小補,唯有革命才是破後而立,從底層將一切更新。

人是無法完全靠得住的,還是得靠制度,好的制度能夠避免人類重蹈覆轍。

制度是不可靠的人類制定出來的,也必將不斷被人類所踐踏。

通常社會的發展是快於制度的進步的,在社會不斷髮展的過程中,制度不斷地修修補補,直到無法維持穩定,便轟然倒塌,革命往往就是這個時候發生的。

人類文明從古至今的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社會都經歷了無數次崩塌和重建,這種崩塌與重建的輪迴也許在未來還會重複上演,如今的社會似乎已經足夠美好,因為現有的制度對人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但這種美好也有可能會崩塌,崩塌之後也可能更加美好。

如果這種崩塌與重建的輪迴存在,那麼這種輪迴就是人類無法擺脫的宿命。

制度演變的速度永遠都只能慢於社會變遷的速度,因為制度只能對社會變遷過程中不斷產生的問題進行修修補補,只能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演變,只能跟隨社會變遷的腳步而無法將其超越。

制度的演變通常都是為了解決現有的問題,當現有社會問題惡化到了一個極端,現有的制度無法進行修補的時候,社會與制度都將一起崩塌。

在社會與制度崩塌之後,或經歷革命,或經歷滅頂之災,人類社會又會再次重生,無論革命還是滅頂之災的結果都是破後而立,這種重頭再來的事情是人類社會一次次上演的輪迴,也許人類社會也無法逃脫這種輪迴的宿命。

每一次崩塌之後或許都會產生新的制度來適應新生的社會,但即便是新的制度也永遠只能不斷追趕社會的變遷的腳步;制度在一次次的新生之後的確會更加完善,但社會在變遷中產生問題也是一次次變得複雜與嚴重。

社會不斷產生的問題本質上是人產生的問題,人性思變,人類為了利益永遠都想著如何鑽制度的漏洞,任何制度都會有漏洞,都可能被人攻破,所以永遠不會有完美的制度。

有些方式和手段效率極高,效果極好,只是成本也極大。

當政治和社會腐敗不堪的時候,革命就是那種效率極高,效果極好而成本極大的方式,因為革命就是破後而立,但不可避免地會有誤傷。

無辜的牽連者最終會被遺忘,革命勝利的光輝會遮蔽所有創傷。

革命就是一種達到少數人的理想而滿足多數人的需求的方式和手段。

這種方式和手段往往極度粗暴,在過程中會傷害很多無辜之人,以滿足更多數人的利益,在結果中修飾和掩蓋造成的傷害,凸顯取得的積極成果。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無辜者是由勝利者確定的,所以無辜者在革命的環境中就不足以成為無辜者,被遺忘更加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革命也許是改造政治和社會最高效的方式,也是成本最大的,因為革命的結果就是重頭再來,從底層將一切更新。

革命必定讓很多既得利益者受到傷害,無論無辜或者不無辜,摧枯拉朽的方式無法兼顧一切,因為革命的成功與否只在於目的是否達到。

清末的社會就屬於社會變遷到專制體制無法適應的階段了,改革的修修補補並不能讓社會走向正軌。

在清末專制制度最後的苟延殘喘中,改革並不能適應社會的變遷,需要的是一場革命。

革命讓原有秩序崩塌,並在革命中摸索出一條新的道路,從頭開始。


天上人間文史鑑


正因為清朝改革失敗了,才加速了革命推翻滿清的步伐。否則,滿清很有可能再苟延殘喘一陣,蓋因為滿清續命、賣命的人實在太多了,數不勝數。所幸!最終清廷不復存在,民國屹立於世界東方。

那清朝為什麼改革失敗?主要還是一拖再拖,不想真心改革,以致傷透了立憲派的心,使得他們有一部分人倒向了革命派。還有“皇族內閣”名單的出現,進一步讓人們看到了滿清政府的本質,那就是改革純粹為了敷衍了事,以維護滿清貴族統治罷了。至此,滿清改革的謊言大白於天下,人心盡失。緊接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就徹底宣告了滿清改革的失敗。

又清朝最終還是靠革命推翻?當然,滿清自己改革都失敗了,難道還能指望它往好的方向去發展嗎?顯然不能,那就只能付諸革命,以造共和了。另外,旨在推翻滿清政府的革命,也不是一朝一夕就有的,而是經歷了數十年的醞釀,才匯聚成的大勢。期間,“太平天國運動”算是開了一個頭,革命黨人更是不甘落後,相繼領導、發動過多次的起義運動。因而,不但重創了滿清的統治根基,而且還宣揚了革命理念,更有利於以後的革命活動了。從而,為以後推翻滿清政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勝利不可避免。

也因此,待滿清政府不能自救,改革完全是“空頭支票”時,革命烽火便順勢席捲了全國,一發不可收拾。

總之,清朝改革失敗,幾乎是必然;最終被革命推翻,更是必然當中的必然。


史過境遷客


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清朝是一個以封建君主(皇帝)專制制度為本而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主義國家,雖早已從頂峰急劇滑落並嚴重落後於時代和世界潮流,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腐朽腐爛的“毒素”浸透了整個國家和社會的肌體;請問,不從根本上推翻這樣野蠻腐敗頑固的封建主義,中國還有救嗎?!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和南方革命勢力就自始至終都堅持用革命手段去終結滿清封建專制政權,建立共和制國家。就清朝改革來說,完全是在不觸及“根本”“要害”的前提下的“修補”、“花架子”、“皇帝的新衣”,象徵意義更多,這不但挽救不了清朝廷自己,也無法給清朝‘立憲派(改革派)’等各方哪怕多一絲一亳的希望,改革焉能不敗!實質也完全是清統治者自導自演的一場鬧劇醜劇!中國社會中國國民完全跌入絕望的谷底。另一方面,當時的中國己經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整個國家和中華民族都處於水深火熱的“危急存亡之秋”。作為既得利益方的“半殖民者”——各外國列強不願也不希望看到苛延殘喘的滿清通過所謂“憲政改革”而強大起來。運命大勢早已落下的大清朝,其垂死掙扎求生的改革註定是一個悲劇式的歷史大笑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