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刘邦把儿子踹下车是因为刘盈不是他亲生的?

联盟有个行刑官灬


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刘邦的行为有些无赖,危难之中不顾及儿子的性命是有的,怀疑刘盈不是他儿子,则是不可能的。

刘邦内心之中还是很爱刘盈的,晚年舐犊之情尤深。

后来刘邦病危时,写了一份手诏给太子刘盈,正式确定他为皇位继承人。这份手诏,名为《手敕太子书》,除了政治意义外,刘邦真情流露,对自己的儿子,用心至深。下面,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份颇为特别的传位诏书。

原文: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阼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翻译:我年轻时遭逢动乱不安的时代,正赶上秦皇焚书坑儒,禁止求学,我很高兴,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处。直到登基,我才明白了读书的重要,于是让别人讲解,了解作者的意思。回想以前的所作所为,实在有很多不对的地方。

赏析:刘邦年轻时候喜欢游侠之行,不务正业,也不喜欢读书,常被父亲训斥。起兵后,刘邦虽然重视人才,但一开始并不喜欢儒生,许多人头戴儒生的帽子来见他,他就立刻把他们的帽子摘下来,在里边撒尿。在和人谈话的时候,动不动就破口大骂。不过,当了皇帝以后,刘邦认识到读书少的坏处,这份诏书中就表现出了反省之意。

原文:尧舜不以天子与子而与他人,此非为不惜天下,但子不中立耳。人有好牛马尚惜,况天下耶?吾以尔是元子,早有立意。群臣咸称汝友四皓,吾所不能致,而为汝来,为可任大事也。今定汝为嗣。

翻译:尧舜不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却传给给别人,并不是他们不珍视天下,而是因为他们的儿子不足以担当大任。人们有好牛马,还都很珍惜,何况是天下呢?你是我的谪传长子,我早就有意确立你为我的继承人。大臣们都称赞你的朋友商山四皓,我曾经想邀请他们没有成功,现在却为了你而来,由此看来你可以承担重任。所以我决定立你为我的继承人。

赏析:正式确定刘盈为皇位继承人。

原文:吾生不学书,但读书问字而遂知耳。以此故不大工,然亦足自辞解。今视汝书,犹不如吾。汝可勤学习,每上疏宜自书,勿使人也。汝见萧、曹、张、陈诸公侯,吾同时人,倍年于汝者,皆拜。并语于汝诸弟。

翻译:我平生没有专门读书,不过在翻书问字时知道一些而已。因此文章写得不大工整,但还算能够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现在看你写的文章,还不如我。儿子,你应当勤奋地学习,每次献上的奏议应该自己写,不要让别人代笔。你见到萧何、曹参、张良、陈平,还有和我同辈的公侯,岁数比你大一倍的长者,都要依礼下拜。也要把这些话告诉你的弟弟们。

赏析:刘邦对于自己的儿子刘盈,老实说是不太满意的。不过,对于病危的刘邦而言,计较这些都没有意义了。所以,在这份诏书中,他放下了诸多不满,饱含深情地嘱咐自家儿子,要他勤奋地学习,期待他能够逐渐进步。

原文: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

译文:我现在重病缠身,使我担心牵挂的是如意母子,其他的儿子都可以自立了,可怜如意这个孩子还是太小。

赏析:刘邦死后,如意母子很快被吕后迫害致死,刘盈很悲伤,觉得有负老爹临终前的嘱托,从此不理朝政,藉酒浇愁而致成宿疾,最后抑郁而终,年仅二十四岁。


史聃


刘邦当时被追得急了,心里发躁,老 子在外面九死一生,老婆在家里传绯闻,一时不爽,把儿子、姑娘全踹下车。


刘邦出征时,说带着家眷不方便,便把老婆全留在村子里,交给哥哥刘喜和发小审食其照顾。当然刘邦没说实话,其实他想的是在外面多纳几个小妾,老婆不在身边理由充分。他抢了戚夫人后,一直陪着他,他从来没觉得不方便。

吕雉一个人在家又带孩子,又照顾刘太公,还得种地,少不了审食其照应。一个留守妇女,和一个光棍汉,难免摩擦出火花,两人的绯闻难免传到刘邦耳朵里。但刘邦在外南征北战,加上风流本性难改,攻下一个城池总是先搜罗美女哈皮一番,顾不上家里这些乱七八糟的事。

项羽将吕雉、刘太公、审食其抓到营中,刘邦都没当回事,根不顾夫妻情份,给项羽一个信号,老婆老爸全交给你了,想怎么办,你随便。项羽不相信刘邦如此绝情,就搬了口大锅,当着刘邦的面要煮刘邦他爹。刘邦不急不躁,对项羽:“你我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煮了记着给我送份肉汤。”项羽一看刘邦就是一个不顾家的无赖,煮了他爹也起不了什么作用,也只好作罢。


刘邦是个做大事的人,没有把家人、家事当成羁绊。说好听点,叫胸怀博大,说难听点,就是自私心黑。在彭城时,刘邦被项羽追得像丧失家犬,夏侯婴驾拉着他狂奔逃命。半路遇到儿子和女儿,也一起上了车。刘邦看着后面的追兵,想着自己几十万联军被项羽3万精兵打得落花流水,心里不痛快,看着孩子,又想起家里老婆还给他戴 绿帽子,一时怒火中烧,把儿子、姑娘全踢车底下了。驾车的夏侯婴急忙停车,把孩子抱上车,刘邦再次把他们踢了下去,夏侯婴再次坚持把孩子抱上车,反复几次,刘邦才作罢。

刘盈和鲁元公主都是刘邦和吕雉在一起时生的孩子,他知道这两娃是他的错不了。但是当时就是一时气性大,再加上他的流氓本性,发泄怒气。夏侯婴知道刘邦是爆脾气,坚持要带上孩子,刘邦气头过了,也就不拒绝了。


吕稚和审食其的事并不是空穴来风,但刘邦身边有宠爱的戚夫人等一大帮后妃,冷落了吕后,吕雉和审食其一直明铺暗盖。一直到刘邦死后,儿子刘盈当了皇帝,听到母亲和审食其的传闻越来越多,心里不爽,就找了个茬子要杀审食其。

《汉书·朱建传》载:“久之,人或毁辟阳侯,惠帝大怒,下吏,欲诛之。太后惭,不可言。大臣多害辟阳侯行,欲遂诛之。”


因此,刘邦并不是怀疑刘盈血统问题把他踢下车,一方面只是为了发泄一下怒气,另一方面刘邦胸怀远大,“成就大事、不拘小节”,权利欲望超过亲情,他可以抛弃子女,但不能抛弃权力。他如果没有抛家舍业的情怀,也就不会成为一代开国帝王。


聋王异史


仅凭“刘邦亡命时的一脚”说刘盈不是刘邦的亲子,纯属“闭着眼睛卖布 ——胡扯”!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得不先说一下刘邦,刘邦何许人也?

“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

《汉纪》将刘邦和唐虞、汤武这样的“圣君”相提并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实际上,刘邦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剑而取得天下,建立大汉王朝,没有点“能耐”是不可能的。一代伟人说:“刘邦是在封建时代被历史学家称为‘豁达大度,从谏如流’的英雄人物。刘邦同项羽打了好几年仗,结果刘邦胜了,项羽败了,不是偶然的。” “能够打败项羽,是因为刘邦和贵族出身的项羽不同,比较熟悉社会生活,了解人民心理。” “汉太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事实上,刘邦建立的汉家天下,看似简单,但是非常不容易的。面对“气拔山兮力盖世”的强敌项羽,刘邦屡败屡战,其坚强的斗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敬佩,今天都值得我们学习。

话说回来,刘邦将儿子踹下车是有事实根据的:

《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柰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我们先不管司马迁出于何种目的将刘邦的这件“很不光彩”的事记载下来,但“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这种“卑劣”的自私行为势必严重影响刘邦的“光辉形象”。不得不说汉家臣子司马迁的“胆大包天”,不得不佩服史学家司马迁的勇气。可是刘邦不单单是踹下儿子刘盈,女儿鲁元公主同样被一脚踹下车去的。

按“有人”的说法,难道女儿也不是亲生的?

回过头来,我们再说刘邦的妻子吕雉。吕雉,奇女子也!

太史公司马迁说:“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事实上司马迁给吕雉的评价也是非常高的!刘邦也说过这样的话:“吕后真而主矣。”不得不承认,吕后“巾帼不让须眉”,是一个有政治“手段”的女子。我绝对相信吕后处于“羡慕嫉妒恨”,将戚夫人弄成“人彘”,但绝对不相信吕后会“红杏出墙”!野史上将吕后和审食其描写成“一对野鸳鸯”,我持反对意见!史书称:“吕雉早年称得上是贤惠的女人,初嫁给刘邦时,生活并不富裕,刘邦时常为了公务以及与朋友们周旋,三天两头不见人影。吕雉便亲率子女从事农桑针织,孝顺父母及养育儿女,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至于晚年的吕后主宰了大汉的命运,他和审食其也不过是“患难之交”、“高山流水”、过份“宠信”罢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吕雉和审食其晚年真的有“鱼水之欢”,但刘盈早都成为翩翩少年了。

在中国历史上,嬴政曾被说成是“吕不韦的种”,刘盈的几个儿子全部被说成是宫外的“野种”,全部遭到诛杀。甚至连大清朝的乾隆都被野史说成是“汉人的种”。历史上,“黑白颠倒”的事太多了,但务必要“以事实为依据”!马就是马,鹿就是鹿!

我们千万不要以现在的观念,臆想刘盈不是刘邦的“种”!还是那句话,“耳听为虚,眼见都为虚”!毫无根据的话,还是千万别去说,会“害死”人的。毕竟人言可畏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