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有道理麼?

是啊2768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吼得好,抖得痛,

當年的王進喜吼出了奇蹟,

用土辦法也搞出源源不斷的石油,

給國家注入大動脈之血,

一窮二白的年代吼出了激烈的壯舉;

然而,地球在“放血”,無休止地在放……

它的經脈受傷且千瘡百孔,

不發抖才怪哉!


7445079911642鄭越元


要回答這個問,就提到一個人。王進喜,1923年10月8日甘肅省玉門人,(祖籍陝西大荔)。1950年,27歲的王進喜成為新中國第一代鑽井工人。1958年,他帶領鑽井隊在玉門油田創造了月鑽井進尺的全國最高記錄,榮獲“鋼鐵鑽井隊”稱號。舊時的中國被外國人扣上了“貧油”的帽子。50年代前期,被稱為“現代工業血液”的石油,中國的產量不及美國的三百分之一。王進喜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造條件也要上!在大慶油田建設中,因為不怕苦、不知累、不怕死、為新中國石油工業發展立下了不朽功勳,被譽為“鐵人”第。他帶領全隊工人用繩子拉,撬槓撬,“人拉肩扛”把60多噸重的鑽機運到井場,奮戰3天3夜,把40米高的井架豎在荒原上。打井需要水為了搶時間他決定用臉盆立端。有人說這是“瞎”,沒見過哪個國家端水打井。他說,“有,就在中國。”堅持用臉盆端來幾十噸水開了鑽。他與工人們日夜工作在井場上,餓了就啃凍窩窩頭,困了就躺在鑽桿上睡一覺,他率領導的鑽井隊被譽為“硬骨頭鑽井隊”。

打第二口井時突然發生井噴,危急關頭,王進喜不顧腿傷,跳進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最終制服了井噴,被人們譽為“鐵人”。1960年6月1日,大慶油田首車原油外運。到年後大慶油田會戰結束,中國結束了用“洋油”的時代,實現基本自給。由於積勞成疾,王進喜身患胃癌,1970年11月,醫治無效逝世,年僅47歲。1971年1月,《人民日報》刊髮長篇通訊《鐵人王進喜》,高度評價了王進喜的一生。1999年,王進喜與雷鋒、焦裕祿、史來賀、錢學森一起被命名為“建國以來在群眾中享有崇威望的共產黨員優秀代表”。後被評為“百年中國十大人物”之一。這是石油工人的標杆人物王進喜的一句名言:“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拌三抖”。近期熱播的《溫州一家人》,又想起了這句話。


無用20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這句話出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它又把我穿越回那個兒時整天玩耍無憂無慮的年代。

當時真沒有過多考慮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但這句鏗鏘硬朗、節奏鮮明和通順上口的似詩似口號似歌謠的誇張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裡。

在課間的操場上,在放學回家的馬路邊,在麥穗風搖的田隴上,在雪花飛舞的高崗上,小夥伴們三三兩兩地高聲吟誦著深深烙上時代印記的朗朗句子。那情,那景,至今難以釋懷,不禁浮現眼前。

隱隱約約地記得小學老師給我們進過這句話的意義。大致意思是我國解放前後沒有石油,外國人說咱們國家地質構造不行,不可能找出石油,經過大慶工人王進喜等叔叔的肩拉硬扛,把沉重的設備運轉到油井那裡,在短時間裡打出了石油,使我們國家甩掉了貧油論的帽子。

當時年紀太小,也沒有仔細考慮也可能不夠聰明或不可能細想這句話到底合理還是不合理。

如果咬文嚼字,單從字面看似乎根本是不可能的事,用鐵棍撬槓都撼不動地球(當然這是笑話),地球那麼大,吼上三嗓子,怎麼能動能抖呢?就是皮球也不見得能動一下。這是從物理學家的角度看問題,你如果這樣想,咋能想通呢?出句子的人如果象你這樣考慮,再笨也不會這樣寫。

我們要從詩人文學家的角度理解讀懂這毫言狀語!

想要成為詩人文學家相當不容易!必須有寬闊的眼界,豐富的想象力。詩人可以把碩大無比的地球想象誇張成纖薄飄輕的乒乓球!這樣才能調動打動讀者,感動激動人心,產生無比的正能量!

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兒時那響亮的歌謠,那歡快的腳步,那愛國的情懷!終身難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