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端午》

银窗翠艾,褐麻缠碧粽,蒲节重午。

人聚似云江岸处,竞睹龙舟争渡。

画舫参差,旌旗猎猎,众喊压鞔鼓。

雌雄笑看,举觞豪饮向暮。

对雨莫诵离骚,汨罗旧事,惹满襟愁绪。

稂莠迤靡兰迹隐,许悃衷君犹瞽。

天问难回,知音罕遇,此恨传千古。

青山无改,往昔如水流去。

——玉临君依《念奴娇》词牌仄韵正体,于己亥年己巳月辛未日完稿

■词句选注:

1. 蒲节,即端午节,因旧俗端午节在门上挂菖蒲叶而得名。

2.离骚,指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的文学作品《离骚》。“离骚”,东汉王逸释为:“离,别也;骚,愁也。”《离骚》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举贤而授能”,“循绳墨而不颇”,提出“皇天无私阿”,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我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3.汨罗旧事——汨罗指汨罗江,位于今湖南省东北部,分为南北两支,南支称“汨水”,北支称“罗水”,合称“汨罗江”。汨罗旧事,指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秦军南下,攻破楚都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自沉于汨罗江。

4. 稂莠迤靡兰迹隐——稂莠,即稂和莠,均是形状像禾苗而妨害禾苗生长的杂草,泛指一切有害杂草,比喻坏人,于词句中借指楚国佞臣令尹子兰、怀王宠姬郑袖等人。兰,指品格高洁之人,于词句中借指屈原等楚国的忠臣。

5.许悃衷君犹瞽——悃衷,典出明唐顺之《与郭似庵巡按书》“理宜走谢,面布悃衷,坐病不能,谨以书致”,意为诚恳之心;瞽,本义为瞎眼,指盲人、瞎子,引申为不明事理、没有见识。整句意思为,屈原屡进忠言,而怀王、顷襄王始终犹如瞎子聋子不信不悟,最终难逃亡国的命运。

6.天问难回——天问,指屈原的一首长诗《天问》。该诗通篇对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发问,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内容奇绝,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和超卓非凡的学识见地,被清代学者刘献廷誉为“千古万古至奇之作”。“天问”于词句中作三关解,结合“天问难回”整句,既指诗歌《天问》艰僻晦涩,难以读懂;又指上天的发问高深莫测,难以回答;还指屈原的心志难以被人们所理解。

《念奴娇·端午》
《念奴娇·端午》
《念奴娇·端午》《念奴娇·端午》
《念奴娇·端午》《念奴娇·端午》
《念奴娇·端午》《念奴娇·端午》
《念奴娇·端午》《念奴娇·端午》
《念奴娇·端午》《念奴娇·端午》

词牌解析: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百字谣”、“酹江月”、“大江东去”、“大江西上曲”、“壶中天”、“无俗念”、“淮甸春’、“湘月”等,有平仄韵二体,常见的为仄韵。念奴是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天宝年间歌女念奴“善歌唱……声出於朝霞之上,虽钟鼓笙竽,嘈杂而莫能遏。”调名“念奴娇”盖本于此。

以苏轼《念奴娇·凭空眺远》为仄韵正格,一百字,前阕四十九字,后阕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另有平韵格,用者较少。

《念奴娇·端午》

(声明:该词为玉临君个人原创作品,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念奴娇·端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