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苏轼的失误,还是后人误读?这个错误到了该纠正的时候了

是苏轼的失误,还是后人误读?这个错误到了该纠正的时候了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两年后而作。此词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然而,就是这么一首流传久远的词作,其中一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却一直被我们误读着。这个明显的错误,虽然有学者提出过质疑,盖因苏轼的名人效益左右,这个错句一直被我们沿用至今。而该词的原句,则很可能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正雄姿英发。”原因有三。

其一,格式理由。念奴娇本为词牌名。此调有平仄两体。又称《大江东》、《酹江月》等,上阕49字,下阕51字。而文中所商榷下阕之句,首为6、4、5句式结构,即:平仄平仄平平(或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由此可见,尽管这三句平仄不同,但字数结构却是统一的。便是6、4、5字结构,而非6、5、4。因此,无论下阕之三的句首是“了”字还是“正”字,都应与“小乔初嫁”一句无关。

其二,当然也有专家提出,此句应为“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个观点,首先是支持了念奴娇格式下阕为6、4、5结构的说法,而且这个“了”字在这里也是讲通的。“了”是个副词,可解为全然或者整体之意。秦少游也曾有“了不知道南北”之句,且不失为美。

其三,“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意为“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整个英姿奋发豪气满怀”。似乎这与苏轼的原义有异。而“正”字,可释为“遥想当年的周瑜春风得意,绝代佳人小乔刚嫁给他,正是英姿奋发豪气满怀”。因此这里如果是“正”字可能更贴切。而这一字之差可能与苏轼的书法风格有关。苏轼书法给人第一直观感就是丰腴,结字扁平。在书写“正”字时可能收笔过大,而被误认为“了”字。书法中的“了”字与“正”字其形与阿拉伯数字3极似,且都是仄韵。另外,从诗词原义上讲,正雄姿英发也比了雄姿英发更为形象化。当然,本观点也只是一家之言。往事千年,苏轼不会再留下什么解释,词作的意境,也全由后人去慢慢品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