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在恩施,有一種舞蹈,其舞姿輕快步伐靈巧,因其動作簡單易學,來的客人亦可加入到舞圈中,一起載歌載舞,這種舞蹈就是“擺手舞”。在雄渾歌聲與簡潔的一鑼一鼓的伴奏中練習擺手舞,彷彿來到了田園牧歌般的自然環境,使人身心愉悅。因此,無論是觀看錶演或是親自參與,人們都能從中得到愉快的體驗和美的享受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來鳳縣誌》


土家族擺手舞源遠流長。據同治本《來鳳縣誌》卷三十二所記載,最早在一千多年前,漫水土家人圍著普舍樹跳擺手舞。它是來鳳土家族擺手舞最早見於史書的記載凡百戶之鄉,皆建有擺手堂,有的還建有排樓、戲臺等。恩施來鳳舍米湖、大河等地現有擺手堂遺蹟。擺手舞也是一項優雅大方的文藝活動。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恩施來鳳縣舍米湖擺手舞


土家族擺手舞,土家語叫“舍巴”、“舍巴格痴”漢語叫跳擺手,是土家族的一種傳統舞蹈。在恩施來鳳縣尤以百福司鎮舍米湖村為盛,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人文因素,使擺手舞藝術在此地得以保留和傳承,且具有原始特色。


關於擺手舞的起源

“有四種說法”


一說擺手舞起源於宗教祭祀活動。土家人尊敬祖先、熱愛自己的領袖人物,為不忘祖先的功績,便創造了紀念他們的擺手舞。這在來鳳等擺手舞流傳區域仍保存著擺手祭祀的習俗,祭祀對象除個別地方祭八大神外,大部分祭土司王,如彭公爵主、田好漢、向老官人,這都是五代至宋朝時期土家族歷史有名有姓的人物,“生而為英,死而為靈”[來鳳縣河東鄉中寨廟堡擺手堂碑刻,嘉慶五年(1800年)]。《蠻書校注》卷十載:“巴氏祭祖,擊鼓而祭。”以此認為擺手舞是土家人祭祀祖先的一種舞蹈。

二說由白虎舞、巴渝舞演變發展而來。《華陽國志·巴志》載:“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前徒仰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後舞也。”專家考證,這武主伐紂的歌舞即巴渝舞,而白虎舞乃是巴渝舞的前身。擺手舞“甩同邊手”的特點是出於對“龍行虎步”的模擬,其基本動作是表現白虎的。又說杜佑《通典》所載巴渝舞曲中的“矛渝”、“弩渝”,與擺手舞中的“披甲”、“列隊”、“拉弓射箭”等軍事舞蹈如出一轍,故推斷擺手舞與巴渝舞同源異支,當起源於周代。

三說起源於戰爭。這在民間有多種傳說,大體是說彭公爵主率部征戰,為振奮軍威,激勵士氣,遂令部下以歌舞誘惑敵人,或以擺手唱歌驅趕思鄉之情。戰鬥凱旋後,這種擺手舞就流傳到了民間。古代土家先民為了征服自然,抵抗外族入侵,便用一種“擺手”來健身壯骨,逐漸演變成後來的擺手舞。

四說土家人生性喜愛唱歌跳舞,擺手舞純粹是土家人自我娛樂的一種藝術活動。恩施鶴峰縣鐵爐坪宋代墓葬中,出土一陶缸的口沿上,塑有十二個舞傭,有的屈蹲,有的左右搖擺,有的舞動長衫大袖。舞姿與現存的擺手舞的單擺、雙擺、迴旋擺、同邊擺十分相似。說明在宋代,土家的擺手舞已十分成熟,並且是群舞。沿襲到清代,鄂西的《來鳳縣誌》,湘西的《龍山縣誌》、《永順縣誌》及文人詩詞,都有對土家跳擺手舞的詳細記錄和實況描敘。

凡以上種種說法,都足以說明擺手舞的歷史相當悠久,但又都不足以說明是它的真正起源。我們從擺手舞的內容和特徵上看,擺手舞應起源於勞動和社會實踐。這是古今中外的藝術共同遵從的規律。


現行擺手舞

“表達土家人的好客”


現行的擺手舞動作健美,擺姿流暢、自如大方。其動作主要是“單擺”、“雙擺”、“迴旋擺”,動作特點是“順拐、屈膝、顫動、下沉”。順拐是擺手舞最主要的特徵,即甩同邊手,它要求手腳配合默契,動作一致,以身體的律動帶動手的甩動,手的擺動幅度一般不超過雙肩,擺動線條流暢、自然、大方;屈膝要求膝蓋向下稍稍彎曲一下,上身擺正,腳掌用力,顯得敦實、穩健;顫動是腳部與雙臂略帶小幅度抖動,給人一種有彈性和韌勁的感覺;下沉是指在伴奏重拍時身體有一種向下的感覺,動作沉穩而堅實。這些扭、轉、屈、蹲等動作組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的緊。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甩同邊手,走同邊腳則是區別於其它舞蹈的最主要特徵。其舞蹈表現有“狩獵、農事、軍事、生活”等內容,在擺手舞之間有鑼鼓伴奏和擺手歌穿唱,是歌、樂、舞渾然一體的藝術。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擺手舞群體舞圈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擺手堂前的擺手舞


擺手舞是土家人世代創造和傳承的精神財富,是一種藝術化的風俗或風俗化的藝術,在鄂湘渝黔邊區民眾中有很大影響。擺手舞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具有祭祀、娛樂、教育、交際等多項社會功能,尤其是它表現出的樂觀、開朗、積極的人生態度,純樸健康的民族心理,以及所承載的豐厚的歷史文化信息和廣闊的文化空間,都表明土家族擺手舞是土家族人民心中的精神樂園,是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恩施擺手舞,土家族的舞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