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关注丨杨洁:尽快出台《铜川市限制养犬条例》

随着铜川经济社会的发展市民的休闲消费和情感寄托方式也是呈多样化发展,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宠物已经大量的进入家庭,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如宠物扰民、疾病传染、污染环境、宠物伤人等等问题,与此同时各种原因被遗弃街头的流浪猫狗,也随之增加,给城市管理,人居环境带来诸多影响。公众对宠物的管理的意识淡薄,饲养主存在不文明饲养,有些宠物不参加防疫,对于防治狂犬病的意识也较为淡薄,对宠物管理的参与度不高,民间自发的流浪动物收容组织自身发展存在缺陷,参与的深度不够。恶狗伤人事件频频发生。

代表关注丨杨洁:尽快出台《铜川市限制养犬条例》

今年两会,铜川市人大代表杨洁的议案正是关于关于制定《铜川市限制养犬条例》。

杨洁了解到,2019年铜川市在半年之内就有超过千人被咬伤,年龄最小的伤者只有一岁。位于耀州区石柱镇的一家养殖羊基地陆续遭到野狗的袭击,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公安部门几乎每天都能接到因为狗狗报警求助的电话。一家由个人创办的流浪动物收容中心每天都能收到几起求助的信息,也造成了其负担加重,从最初的几十条至现在的500余条。其创办人也是负债累累。

杨洁说,随着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闲暇之余养个猫猫狗狗的人家也是愈发增多,一些在外工作的儿女也为自家老人领养或者购买了伴侣宠物,已解老人思儿之苦,可如何能让爱犬之人既能驱除寂寞又能文明养犬?这就需要合法、合规且又文明的框架规定养犬人们的饲养宠物的行为。有了这个条例就会对养犬人的行为有所规范,让饲养人对科学养犬、文明养犬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认识。

近年来,我市居民养犬数量逐年递增,因为违规养犬带来的咬人至伤、引起邻里纠纷、破坏公共环境等问题时有发生,特别是养犬人不按规定进行犬只免疫,导致弃养、随意繁殖导致流浪犬的数量日益增多,给人畜共患疾病提供了条件,增大了疾病传染的风险,对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健康构成了威胁。对于创建文明社会也能往前迈进一大步。制定出台我市养犬条例,不仅是规范有序养犬提供法律支撑和依据的迫切需要,更是呼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改善人居环境、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人身安全、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杨洁在议案给出建议:

办理犬证。(一犬一证)个人申请养犬登记的:

(一)有本市常住户口或暂住本市的合法证件;

(二)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三)有固定的居所。

单位因工作需要申请养犬登记的:

(一)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二)有犬笼、犬舍、围墙等防护设施;

(三)有专职管养犬只的人员;

(四)有健全的养犬安全管理制度。

强制疫苗。(每年年审)养犬人、养犬单位应当到当地农业行政管理部门指定的动物防疫机构和动物诊疗机构对饲养的犬只进行狂犬病检疫免疫,取得犬只检疫免疫证明后,方可办理养犬登记或年检。犬只狂犬病免疫应当按照疫苗有效保护期定期进行。

禁止私自繁殖,一户限养两只。(做节育)

城镇居民住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幼儿园、医院、文物古迹保护区、风景名胜游览区等区域为重点限养区;其他区域为一般限养区。

重点限养区个人饲养的烈性犬,大型犬必须实行圈养或者栓养。如果这类犬需要就诊或者外出时,必须栓好狗绳、戴好防护口罩,做好防护措施,以免伤人。

所有犬只出门时必须栓绳。

养犬是一种权利,养犬对缓解人们的心理压力,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有积极作用;但是在犬只出没的公开场所或居住空间,其他公民的安宁权和健康权也是一种权利,近年来,狂犬伤人、犬吠扰民、犬只随地便溺现象日趋严重,犬只咬人后得狂犬病个案时有发生,因养犬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一个法制社会,绝对的排他权必须受到某种限制,以服从公共利益的需要。养犬权利受到限制,别人的安宁权和健康权才能得以保障,社会也才能更加和谐。

华商报记者 田怡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