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河南日報農村版訊(記者田明 通訊員陳磊)

凝聚青春正能量,眾志成城抗疫情。4月30日,記者從河南省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獲悉,疫情發生以來,我省高校畢業生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衝鋒在前、捨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他們以責任擔當譜寫青春篇章,用實際行動詮釋不負韶華,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他們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黑眼圈"逆行者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在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的一線,有一位走路很快的護士,因為工作強度和壓力,她有著重重的黑眼圈。當中央電視臺記者採訪她,邀請她在電視鏡頭前向爸媽報平安時,她婉拒了,她說:"我不想哭,哭花了護目鏡就不能做事了,對不起……"。

這句樸實的話,讓全國人民都記住了這位"黑眼圈"的大眼睛姑娘,她就是河南中醫藥大學護理學院2019年畢業生朱海秀。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畢業剛半年的朱海秀主動請纓,成為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支援武漢戰"疫"當中年齡最小的逆行者。

學習強國上,《新青年》115期以《我不能哭,護目鏡會花》報道了朱海秀的典型事蹟。馳援湖北的醫務工作者已有2萬多人,朱海秀只是其中普普通通的一員。就像她自己說的,"每次看到大家病情好轉,自己累出黑眼圈也值得。"經過臨床磨鍊及此次抗"疫"行動,海秀已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

白衣執甲逆風行 巾幗英雄顯擔當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徐娜,河南大學第一臨床學院內科醫學專業2015年碩士畢業生,現就職於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支援的是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分院)。醫療隊抵達後,她和同事們克服困難,在沒有現成的傳染病房,對防護知識的掌握也是欠缺的情況下,對醫院爭分奪秒的抓緊改造,在基本符合傳染防護的條件後2個小時就收滿了一個病區。患者心理壓力大,她耐心幫病人調節焦慮情緒,患者病情好轉出院時,一次次的對她說:"徐醫生,我出院了,還是你的病人,別把我的微信刪除了,我有事了還得諮詢你。"她在自己的抗疫語錄寫到:疫情洶洶,武漢告急,國家有難,黨在召喚,我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一名共產黨員,理應義無反顧逆行去,越是困難越向前,此生無憾。她的抗疫事蹟被河南日報、東方今報、開封網等媒體平臺相繼報導。

我與祖國在一起——疫情難抵家國情懷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徐博聞,河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2017年畢業生,於2020年1月赴聯合國全球傳播部新聞媒體司進行五個月的實習。

2020年1月7日,入職聯合國一週後,國內疫情爆發。徐博聞自發組織加入"國內疫情信息共享群"、"武漢加油視頻群"、"抗疫物資支援群"等支援國內疫情的群,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祖國貢獻一份力量。另外,還為國內錄製加油視頻、捐款、幫忙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

徐博聞說:"隨著美國疫情的不斷惡化,我深刻地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也讓我感受到了國際組織的價值所在,更讓我在一次次對比中,加深了作為中國人的驕傲"。

我在方艙當護士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蘇航,黃淮學院醫學院護理專業2017年畢業生,現就職於河南省中醫院。2月10日,他跟隨第三批國家(河南)中醫醫療隊馳援湖北,參加武漢江夏方艙醫院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是所在醫院援助湖北"國家中醫醫療隊預備隊"中年齡最小的隊員。他進入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後一邊開展治療,一邊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的暖心行動,受到患者的普遍歡迎,央廣網和中央廣電總檯進行報道,稱讚他疫情面前,堅守醫者初心中展現青春擔當,與祖國同命運,與人民共患難。

"地閒人不閒",開辦"雲課堂",提高農民專業技能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吳迪,中共黨員,河南科技大學工商管理2015年碩士畢業生,現任洛陽市中科農村電商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國家樂活星創天地(智慧鄉村綜合服務體)執行主任。在"新冠肺炎"疫情來臨之時,吳迪帶領洛陽市中科農村電商專業合作社發揮自身的科技能力,協同樂活星創天地在河南孵化、服務的眾多農業經營主體,快速響應並開始組織人員、邀請專家投入到"抗疫"工作,有效開展了"停工抗疫"、"傳播官方正確信息"、"網絡公益培訓"、"公益雲捐助"等活動,僅在洛陽市內就感召了50餘家企業、機構,受眾農民超過100萬人。吳迪在疫情期間有效的工作模式與方法,也受到政府主管部門、媒體的支持,河南省科技廳、洛陽日報、洛陽電視臺等進行了專題報道。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孔令龍,信陽師範學院應用心理學專業2020年畢業生,2020年2月3日,孔令龍利用專業所長,參與"河南應對疫情心理援助服務團",擔任副總指揮,經廣泛發動,來自信陽師院,武漢大學等全國76所高校1312名大學生志願者陸續加入,志願團累計接待近3000人。

2月16日,倡導發起"疫"線家庭手拉手志願服務團,義務為信陽及周邊一線防疫人員家庭提供"子女學業輔導"、"心理諮詢"、"關愛老人"等服務。

截止到3月31日,信陽師範學院大四畢業生孔令龍已經在戰"疫"場上奮戰了66天。這66天裡,他給鄉鄰們戴上了"心理口罩",為信陽募集防疫物資,為4000餘人疏解困擾,並身體力行影響到千餘名大學生志願者。他的事蹟多次被團省委和當地團縣委點名表揚。

七尺男兒漢,心懷大世界。他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小時候家境貧寒,得鄉鄰們及社會資助,才有機會步入大學,這份恩情不能忘,要在力所能及的時候,幫助他人,回饋社會。

疫情無情人有情 萬眾一心戰疫情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於晨玲,新鄉醫學院護理學專業2018年畢業生,現就職於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首批援鄂醫療隊隊員,支援的武漢市第四醫院西院區的隔離病房。由於南北語言存在著差異,在病房工作中有時候不能聽清、聽懂患者所表達的內容。"聽不明白,那就寫下來"他們一起寫下了"祝您早日康復""陰霾終會散去,其實天很藍""你不怕困難,困難就怕你""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加油!必勝!"等溫馨的話語。她提議把這些寄託希望和祝福的紙片疊成一顆顆愛心、盛放的櫻花和展翅欲飛的千紙鶴,帶進隔離病房發放到患者手中,讓大家都能感受到希望和愛,進一步增強了患者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勇氣,取得了患者的信任,重拾生活的希望。

在防控疫情工作的第一線,她將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立下"堅定逆行,共克時艱,不負韶華"的宣言,在危難時刻用一種最真摯,最質樸的方式溫暖著身邊的人。

昔日仲景學子 今日戰"疫"英雄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劉海婷,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2016年畢業生,現就職於青海省海東市第一人民醫院內科。第二批援助湖北的青海醫療隊隊員,在武漢方艙醫院A區工作的一個多月,她不懼風險,全身心投入到抗疫中,把病人的康復視為自己最大的幸福。3月10日方艙醫院休艙時,她和同事去做收尾工作。她們疲憊的身影被媒體記者拍了下來,定格成一幅最美的風景,並被3月12日意大利《共和國》報頭版和臉書賬號的封面採用,引發全球網友的關注。她的抗疫事蹟感動了世界上每一個人,她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醫學生誓言,彰顯了新時代醫學生的使命與擔當,奉獻青春力量!

回來後 我娶你——情侶攜手抗疫 愛情在"疫線"綻放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劉光耀,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2017年畢業生,喬冰,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專業2016年畢業生,二人現均就職於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急重症醫學科。如果不是突然而來的疫情和緊急馳援武漢抗疫任務,劉光耀和喬冰這對情侶,應該在2020年2月2日到民政部門登記領取結婚證,成為一對幸福的伉儷。

2月2日,河南省第二批馳援湖北的醫療隊出發前,劉光耀和喬冰擁抱著相互鼓勵。正青春,正能量。在國家困難時刻,這對「90 後」挺身而出、逆行支援,投入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並肩作戰,這是他們對彼此最大的承諾,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也是他們給彼此最好的愛的禮物。

他們是情侶,是戰友,更是千萬一線疫情防控青年醫務人員的代表。兩個 90 後的年輕人,危急時刻攜手並肩,共同踐行了醫務工作者的誓言。

戰疫護士劉茹夢——輕傷不下火線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不懼風雨、勇挑重擔,在抗疫實踐中綻放青春風采——我省高校畢業生抗疫典型人物事蹟

劉茹夢,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護理系2016屆畢業生,河南新鄉醫療隊支援武漢抗疫前線隊員,對口支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在執行任務過程中,罹患了較為嚴重的帶狀皰疹,但"輕傷不下火線",堅持帶病戰鬥,在國家面臨重大危機之時,用鐵一般的意志扛起了當代醫者的重任,圓滿完成了抗疫任務。她的抗疫事蹟大力弘揚了"精誠厚德,仁愛奉獻"的"中國護士"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