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易談什麼迷茫

人到中年尤其是職場,難免會因為對前途的不確定,多多少少有些迷茫。聯想到當下疫情蔓延,大環境不好,想辭職的不敢辭,沒有太多成就感,辭職了的找不到工作,感覺很迷茫。

其實這些歸根結底是對自己沒有一個好的認知。所以,我們可以藉助冰山模型,用它來幫助我們瞭解自己。自己試了下,效果很棒。

查理芒格在《窮查理寶典》裡面提到,掌握一定數量的思維模型,能解決這世上90%的問題

冰山模型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於1973年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模型,他全面描述了一個人的個體素質要素,也就是說你跟一個崗位是否匹配,匹配程度如何,市場薪資多少,都可以用這個模型解釋,當然還可以用在其他很多方面,比如子女教育,伴侶選擇。


別輕易談什麼迷茫

知識技能

冰山模型由許多要素組成,最上面的便是知識和技能。

知識,是我們在學習和實踐中獲得的認知和經驗,像金融知識,法律知識等,包括我們現在講的冰山模型也屬於知識,這和大學裡所學的知識,看過的書,甚至是業餘愛好都有關係。

技能是你所具備的某項技術,和知識不同的是,技能一般需要經過練習,像編程,畫畫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人的知識技能是可以後天習得的,非常容易看出來的。

能力

冰山模型的中間要素便是能力,比如學習思考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相對於知識技能來說,能力高低不是能直接看出來的,一般需要看他在處理很多問題時候的行為來判斷。

能力和知識技能最大的區別在於:

知識技能屬於特定領域,而能力則更多是通用領域的。比如,知識會分金融、計算機、法律等等,但是“解決問題、創新”這樣的能力,則是屬於任何領域的,一旦掌握,是能夠遷移的。

所以,隨著閱歷增長,我們著重培養的更應該的是能力。

價值觀、性格、動機

冰山模型這一部分要素一般很難改變,他們會受基因、家庭教育、童年經歷等等的影響。

價值觀是你判斷事物的標準。比如一份工作是選擇自由還是穩定、事業和家庭產生衝突的時候,你怎麼處理等等。

性格特質則是個人的行為偏好。比如,你是偏內向還是外向,更注重宏觀還是細節等等。

至於動機我們可以根據麥克利蘭的理論,分為成就動機、權利動機和親和動機。成就動機的人,會爭取成功希望做的最好、喜歡挑戰;權利動機的人,希望影響他人並不受他人控制;而親和動機的人,希望建立友好親密的人際關係,維持更好的團隊關係。

好了,以上就是整個冰山模型。從中我們可以感覺到冰山底層的隱形要素會起到更大的作用,就像我們找伴侶一樣,儘管兩個人表面都差不多,但我們就是對一個人有感覺而對另一個人沒有,這可能就是冰山底層的隱形要素在發揮作用。

大多時候,我們看的都是冰山表層,其實很多是隱形要素決定的。有時“匹配”比“優秀”更重要。

如果我們感到迷茫,不舒服,不妨多注意下冰山底層,聽聽自己內心真正的呼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