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你讓我用平水韻?!

什麼?!你讓我用平水韻?!

談談舊體詩詞的用韻

近日瀏覽今日頭條,發現一位朋友回答了一個“平水韻”該不該用的問題。他說,為了使傳統文化不至於湮沒於歲月長河裡,還是有必要去學的,古體詩更有必要用平水韻。

什麼?!你讓我用平水韻?!

鬱郎看了之後,雖然不認可,但也沒說什麼。但是今天又發現了一個在我看來更加奇葩的事,一家詩歌雜誌在徵稿啟事中,明確表示詩必須用《平水韻》,詞必須用《詞林正韻》,曲必須用《中原音韻》!

什麼?!你讓我用平水韻?!

他們可能不懂什麼叫詩罷!鬱郎這樣想。

他們可能是為了裝逼罷!鬱郎這樣想。

第一位朋友說的為了“傳統文化”傳承,作詩用《平水韻》,看似有些理由,但是,我們得先來看看什麼是傳統文化,什麼樣的傳統文化需要傳承,傳承不等於守舊!

寫詩詞歌賦是傳統文化,必須傳承。《平水韻》也算是傳統文化,但《平水韻》的價值現在僅僅是研究古人發音習慣了!它已經不應該出現代人寫的詩詞中!我們寫詩是給誰讀的?給古人嗎?

《平水韻》“十灰”中,“回、杯、梅、催”跟“開、來、才、臺”混押,古人用我們可以理解,你一個現代人用這個韻部,讀起來很美嗎?別說方言讀起來押韻,對不起,我們不——會——說你的方言!

還有,麻煩“平水韻們”告訴我,你寫詩的時候,“東”和“冬”有什麼區別?“清”和“青”有什麼區別?“家”和“佳”有什麼區別?“庚”和“蒸”有什麼區別?區分他們的意義難道就是為了說明你懂平水韻嗎?

許多人把寫詩用韻、平仄搞得很神秘、很高大上。其實,詩詞格律,是後人通過大量實踐經驗總結的。既然是總結的,那就是最好的選擇(沒錯,是最好的選擇,那些說寫近體詩不必遵守格律的人注意了,不遵守格律寫出來的東西肯定不是什麼好東西,不要小瞧古人的智慧!)。但是,韻不一樣。遵守格律寫詩最簡單、最基本、最無腦的東西,根本不需要專門學習。用的時候查查就可以了,查著查著就記住了,就不用再查了,就這麼簡單。(那些堅持寫詩遵循格律的人也注意了,遵循格律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東西!)

《平水韻》之類的古韻很神秘嗎?一點都不神秘!只要你識字就能看懂。韻,是最沒有科技含量的東西!韻,是為了讓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的,不是什麼深奧的學問,更不能當作創作的枷鎖和裝逼的道具!

古人為什麼要編《平水韻》?那是因為古代雖然統一了文字,卻沒有統一發音,各地方言差異太大,所以編了一部《平水韻》,相當於《簡體字使用規範》和《漢語拼音規範》。一樣一樣的,沒錯。古人編《平水韻》不是為了脫離群眾,不是為了彰顯逼格!而是為了統一發音!“回、杯、梅、催”跟“開、來、才、臺”在古代發一樣的韻母音,所以才會入一個韻部。

那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當代社會,我們早就有了《漢語拼音方案》和《簡體字大全》,《中華新韻》(十四韻)已經把普通話中的音韻歸納得非常完美,非常適合現代人,為什麼還要從歷史的垃圾堆裡撿起來嚴重不符合當代發音習慣的《平水韻》奉若神靈?我來替你們回答:為了裝逼。

鬱郎是支持寫近體詩的時候遵守格律的,因為格律是前人通過實踐總結出來的最美的詩歌形式。是服務於作者的,而不是限制作者的。格是內容,律是形式。平平仄仄是聲調,是律;韻,是音韻,也是律。但平平仄仄沒有隨著語言發音的改變而改變太多,而韻已經變化很大。新時代,我們必須遵守平仄,也必須遵守音韻(音律),而《平水韻》若在今天繼續用的話,恰恰是反格律的!沒錯,注意了,現代人用《平水韻》寫詩,是反格律的!

原創聲明:本頭條號下所有文章、微頭條、視頻、小視頻、問答,如非註明,皆為本頭條號擁有者“鬱郎”原創。未經許可,禁止抄襲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