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當代作家筆下的“和諧”理念

河南當代作家筆下的“和諧”理念


“和諧”已在中國文化中積澱多年。“和諧”意義寬泛,涵蓋了文學、音樂、政治等各個方面。僅以文學為例,一些小說家在他們的作品中或灌注了“和諧”的文化理想,或構建了“和諧”的社會鏡像,比如沈從文、孫犁、汪曾祺,等等,還有幾位河南當代小說家,他們的作品中同樣滲透了“和諧”理念。


1.1

老房子的和諧

河南當代作家筆下的“和諧”理念


和諧的人際關係首先體現在家庭中,社會是由一個個家庭組成的,“小”家的和諧是“大”家和諧的前提和保證。倘若一個個小家都雞犬不寧,那麼社會這個大家實難達到和諧的境地。想必張宇是深諳這個道理的,我們可從他的中篇小說《老房子》中看出他維護家庭和諧的努力。


小說講述了李家婆婆和三個媳婦的故事,是對美好人性的謳歌。羅芳和蘭蘭共事一夫,但兩人坦誠相待、情同姐妹,顛覆了一般作家筆下所描寫的妻妾爭寵、互相傾軋的人際關係形態。蘭蘭和丈夫李志雲相處時間短,沒機會生養,而羅芳卻和李志雲廝守在一起,先後生下兩個兒子。就常理來看,蘭蘭若對羅芳心懷嫉妒也屬正常。不過,兩人卻是一見如故,蘭蘭視羅芳之子猶如己出。羅芳是曾經留洋的知識分子,但始終恪守傳統的中國美德,一回到鄉下夫家便即刻將自己納入家族秩序,對婆婆認認真真地盡起了孝道。倘若說羅芳所為只是兒媳之本分,不足為外人道,另兩位媳婦蘭蘭和胡麥花卻實實在在地為李家做出了重大犧牲。蘭蘭嫁給李志雲基本是擔了妻子的空名,丈夫長期在外,身邊又有羅芳相伴,“妻子”於她只是一個空洞的所指。胡麥花也是年紀輕輕就死了丈夫李志剛。婆婆是明理之人,勸兩媳另嫁,但她倆卻執意要幫婆婆一起撫養革命者李志雲和羅芳的兩個遺孤。三個寡婦合抱成團,苦苦撐起了一個貧窮的家。在這部小說裡,作家致力描寫的是女人在特殊時期身上所爆發出來的頑強生命力,同時也著力表現了一個家庭內部的人際和諧。


1.2

人際關係的和諧

河南當代作家筆下的“和諧”理念


“坤厚載物,德合無疆。”人的寬厚美德可以與天地媲美,“天無私覆,地無私載。”天地於萬物,公正無私,無厚無薄。人應效法天地,以厚德寬容待人接物。在具體的道德實踐上,寬厚就是要寬宏大量、與人為善,甚至容人之過。孔子曾說:“寬則得眾。”《書經》曰:“有容,德乃大。”唯有寬厚、寬容,才能兼容萬事萬物,與人友好相處,才能最終達致“和”。《老房子》中的幾個女性都具有這樣寬厚的美德,尤其是蘭蘭,她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寬宏大量、與人為善”。婆媳、妻妾一向難以相處,她們本無任何瓜葛,只因一個男人把她們聯繫在了一起,而這個男人又恰是她們所爭奪的愛的對象。母親要守住兒子的愛,兒媳是她最大的威脅;妻妾都想使自己成為丈夫最愛的那一個,感情的排他性使她們互不相容。大多數女人都難以處理好婆媳、妻妾之間的關係。《老房子》中那幾個女人能做到親密無間、相依為命實在是難能可貴,每個人物身上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身上全無一點陰暗面,一舉手一投足都透出了美好。雖然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這些女性因道德完美、性格單一,有流於“扁平人物”的傾向,但她們之間的和諧關係正是我們所推崇的,可謂達到了一種理想境界。人性中單純的善,人與人之間純潔無私的關愛,構織出了一張張溫情之網。


每個家庭都有鄰居。作為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鄰里關係在人們的生活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俗語說“遠親不如近鄰”。除了在家庭成員之間保持和諧的關係,人們還期望能夠在更大一點兒的範圍內享有和諧氛圍。閻連科在其小說《受活》中構築了一個人們過著受活生活的“受活莊”。作家以對鄉土飽含的那片溫情和眷戀,在偏僻的耙耬山脈為受活人建立了一個鄉村樂園,這裡地處三縣交界的耙耬山脈深處,幾百年來未受政府管轄,不曾出現在任何一個縣的地理、歷史版圖上,也不曾向哪個政府納過糧、交過稅。人們遠離了權力紛爭,擺脫了煩惱憂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單純美好,甚是和諧。村民們皆有殘疾,彼此尊重,人人平等。受活莊可謂是殘疾人的天堂,是一個可供他們生存的理想境界。很顯然,閻連科在故事的敘述中注入了非寫實的因素,受活莊只是作者虛構的迥異於現實世界的烏托邦,其中的一系列身懷絕技的殘疾人也是虛設的與現實相對的形象。這是一個關於理想社會的寓言,在人們於真實生活中構築和諧的社會主義社會之前,閻連科先自在作品中構建了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1.3

不同的和諧

河南當代作家筆下的“和諧”理念


如果說閻連科筆下的和諧村落只是作家的美好想象,那麼,劉慶邦以現實主義筆觸勾勒出的和諧煤礦生活離我們並不遙遠,在現實中是可以找到樣本的。人性的美、善在劉慶邦的文章裡隨處可見。


劉慶邦備受好評的田園題材的短篇小說,諸如《鞋》《梅妞放羊》等,本身就是一首首現代田園牧歌。在這些作品裡,酷烈與陰毒一掃而光,一切都是和諧的———人與環境、人與自然、還有人與人,一切都美好自然。《鞋》裡的守明懷著滿腔的愛意為未婚夫做了一雙鞋,內心充滿對幸福的甜蜜憧憬,小說富有詩性,表現了人心美好的一面。文壇的先鋒作家們為“表現自我”,把人往壞裡寫才是深刻。劉慶邦卻躲開狹隘“自我”的私心眼兒,在廣大普通民眾那裡感受到真善美的強大存在,努力為人見證美,為人性唱正氣歌。他的《草帽》講述了一個更為感人的故事:煤礦工人之妻藍翠萍喪夫後靠擺餛飩攤為生,丈夫的工友們鄭重其事地搞了一個約定:每人每天買藍翠萍一碗餛飩,以使其生意可以支撐下去。由於煤礦不景氣,工人們的日子甚是緊巴,但他們始終默默地關照著藍翠萍母女的生活。藍翠萍最終還是知道了工友們不成文的約定,她大哭一場,從此再也不去井口賣餛飩了。藉助這篇小說,劉慶邦表達了普通人之間樸素的美好情感,也向人們傳達了這麼一個信息: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係可以使人在艱難的境遇裡撐持下去,它使人看到生的希望。(未完待續)


作者:張慧雲

來源:知網

聲明:所有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作者許可不可擅自商用,本文僅供學習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