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与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宋时称北京大名府,治所旧址在今河北省大名县的东北部。

宋仁宗与北京大名府

宋代北京大名府故城与今天大名县城的位置

大名府人杰地灵,在历史上曾为府、路、州、道、郡治所在地。春秋时代属卫国,名“五鹿”,是历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战国时期属魏国;秦朝为东郡;汉朝为冀州魏郡;三国魏阳平郡;北周魏州;唐为天雄军治,唐德宗建中3年(公元782)改称大名府。

11世纪初,北方契丹族建立的国家强盛起来,经常南下宋地抢掠,最远时曾攻至黄河北岸的澶州、卫辉一带,从而对北宋都城开封构成直接威胁。虽然宋真宗赵恒于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在澶州(今河南濮阳市)与辽签订了《澶渊之盟》,但时间一久辽兵又有南侵的蠢动。公元1042年,即宋仁宗庆历二年,契丹在今北京东部的蓟县、通县和唐山一带,集结重兵,伺机南侵。消息传到宋都汴梁,朝廷文武官员紧急商量对策。很多人主张把京城西迁洛阳。还有人主张讲和。丞相吕夷简曾在大名府为官,十分熟悉黄河以北的情况。针对这些西迁派和讲和派的言论,他讲出了一段与众不同的话:

“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吕夷简的意思是说:如果皇上迁都洛阳,使契丹不加抵抗渡过黄河,那时,城墙再高,城池再深,也难阻挡敌人的进攻。契丹人是碰见了强硬就害怕,遇见胆小的就欺负。匆匆忙忙迁都洛阳,是向敌人示弱,难以显示朝廷的威力。应该建都大名,表现出皇上要亲征的决心,这样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图谋。

大名府是当时黄河北面一座重要的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就是说,她掌控着黄河以北的大片疆土,把守着宋都的北大门。坚守住大名,就堵塞了敌人南渡黄河的通道。宋仁宗采纳了吕夷简的正确主张,于当年五月就把大名府升为陪都,定名“北京”。

宋仁宗与北京大名府

在宰相吕夷简主持下,对故城改修外城,增建宫城,置百官,使宫殿规模宏大犹如都城,成为保卫京都汴梁的北部天然屏障。这时将外城收缩与罗城合并,改建成罗城周长48里206步,皇城周长3里198步。皇城布局仿照正都东京汴梁。罗城共9个门,2水关。皇城共6门。

宋仁宗与北京大名府

《水浒传》中称它“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应当说一点也不夸张。

辽军听说宋朝在大名建立了陪都,果然心里胆怯,就打消了这次南侵的念头。

 大名府经济社会繁荣,名人辈出。寇准、王钦若、吕夷简、韩琦、欧阳修、黄庭坚等名臣在这里相继供职。《水浒传》中,蔡京的女婿梁世杰梁中书镇守于此,手下天王李成、杨志、索超等强将如云。《水浒传》里的卢俊义、燕青就是大名府人氏。

故城始建于十六国时的前燕建熙元年(公元360年),因漳、卫河同发洪水而淤埋于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共经历九个朝代,历时1042年,曾两次做为国都,七次成为陪都。一直是州、郡、府治所在。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1993年公布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  

大名府故城与京杭大运河的联系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南北水运的大动脉,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京杭大运河的通航对其沿线城市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名府故城的发展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据,它的兴衰演变与历史上京杭大运河沿线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宋仁宗与北京大名府


  隋代时期的京杭大运河途经大名府故城,就是当时的永济渠。现在的卫河就是当时京杭大运河的故道。大运河的开通为大名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开元盛世”后,大名府已经成为河北最繁华的地区、北方与江淮水运交通的枢纽和都会。唐末五代时期,在各魏博节度使的精心经营下,大名府成为了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城市。

  从隋到金代,大名府依托京杭大运河水运枢纽城市的地位,由中原地区的经济中心发展成为了宋、金时期南北对峙的军事战略重镇。

  元朝建立以后,中原的政治中心迁移到北京,京杭大运河的改道东移,使山东临清取代了大名府的战略位置,大名府从此衰落为一个府城,直至明初1401年被漳卫洪水淹毁。

宋仁宗与北京大名府

现在的卫河一一京杭大运河故道

  大名府故城的考古价值

据历史资料考证,未曾发现大名故城在金、元及明代遭到严重的战乱毁坏及大规模建设的记录,其宋代文化的保存相对可能更加纯粹,也更加完整。

宋仁宗与北京大名府

北京大名府故城城墙遗迹

 因其是一次性水毁,遗址保存完好,其建筑基址、宫室布局、街区格局保存优于其他废弃的城池。经文物考古专家考证后认为,大名府故城是中国最具发掘价值的北宋都城,对之进行发掘,不但对研究北宋北京都市文化有极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必将填补我国北宋都城考古的一项空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