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與思悟(二)

做一個保守主義者

面對交易


越是過於執著機會,越容易盲目交易,貪婪和急躁困擾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

交易與思悟(二)


例如常見的四種思維偏差


盈虧感受偏差


簡單的說,正常人對於虧損和收益的感受並不對等,錯誤和損失帶來的負面情緒更加強烈,相對於盈利的快感就比較短暫了, 甚至可以說兩三個單位的盈利,才能從心理上抵消一次失敗交易的懊惱,這種非理性,填補心理缺口的行為會一直誘導我們去交易,好似虧一單時,我們必須緊急進場下一單賺回來,才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


擅長判斷和正確選擇,是兩個比較重要的事情,而後者遠遠要比前者重要,在交易之中很多人稱之為“過濾”,魚和熊掌之間的抉擇,就如同機會一樣,伸手可得必然無法體現價值所在,而市場的大趨勢,好行情永遠是珍貴和稀少的。

利,我所欲也,正常人每天都想在走勢中賺錢, 義亦我所欲也,誰都想自己永遠不犯錯,出手即盈利,但是兩者可兼得嗎? 勝算較高的走勢,並不常出現,而每天都想賺錢,就要參與很多沒有把握的交易,追求兩者兼得,必然要墮入“頻繁交易”的泥沼。


所以捨得難,難在捨不得,不可兼得的東西,是人人所欲的,相對於舍,渴望兼得,猶豫不決的人,後果是最難堪的,任何追求都不會是毫無弊端的,而這個成本就是機會成本。


主觀選擇偏差


正常人總是願意相信以自己判斷相符的信息,用自己的喜好去刻意的挑選“信息”尋找佐證或者依據,情願看多的人眼裡,只有關於多頭上漲的依據,而與之喜好相反的,會選擇遺忘或者不加關注, 交易者在判斷的時候最容易犯的錯誤就在這裡,並不是以客觀辯證的角度去研判走勢,而是以個人喜好挑選依據的方式,強加於走勢之上,看不到走勢的全貌,就容易犯非理性錯誤。


盲目自信


有些人可能聽說過一個有趣的調查:如果要評價自己的能力水平在一群人中的位置,90%的人都會認為自己的各項能力都優於大部分人,但是事實上我們都是普通人的一份子,很多時候,人對於自己的認知並不是準確的。


特別是在交易上,人的內心深處會有一種潛在的偏見,一方面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哪怕明知很多行為註定導致失敗,也會為此開脫,認為自己比他人幸運或者優秀,這種自我美化的感覺,使得很多人不能正視自己的能力,駐足不前。


我們看到的市場並非市場本身,而是我們自己的影子。


很多人總是把成功和盈利的原因歸結於內部因素,自己的天賦,智慧和技術,而喜歡把失敗歸因於不可控的外部因素,運氣不好,狀態不佳,被人影響,心態不穩等等。正面的美好的,與自我聯繫起來,失敗和挫折歸結於不可能抵抗的客觀條件,認錯難,認識自己的偏見更難,試問一個欺人也時常自欺的人如何去擺正自己,在困境中努力尋找希望呢?


所謂“初學三年,天下無敵,再學三年,寸步難行”


人在一知半解之時,往往是最自信的,自我評估能力越高的人,越相信市場是可以掌控的,越是能從自己的經驗或者是偏見中尋找依據,從而相信自己“解讀”了市場。 自我評估能力越低的人,越是知道市場中從來不存在什麼“直接反饋” 正確的事情不一定能得到市場的獎賞,而錯誤的事也不一定會受到懲罰,因為,我們都在一個黑暗的球場裡打球。


為什麼交易進步難,因為每一筆交易的對錯,我們都不能從中獲取一個明確的反饋,一筆單子並不知道它是對的還是錯的,就如同一個年輕人在練習投籃,基本上他毫無打球的經驗也沒有老師在旁指導,只有他不停的練習,反覆投球,時間長了準確度總能得到相應的提高。


而我們交易呢?更像是被矇住了雙眼在練習投籃,我們只知道有一個球籃存在,只要能投球進去就代表贏,可是投出去的球,自己不知道進沒進,力度強了還是弱了,離球框遠不遠,正是因為我們看不見所以無法得到確切的反饋,直接導致很難知道自己應該去總結什麼改善什麼,就算做上幾年,也難搞明白自己真正的短板。


市場是一個放大器,無論是正面的積極自信,還是負面的否定自我,都會被無限放大,想單純的通過自我感知尋求進步,是異常艱難的事情,如果對自己能力有一個正確的評估,就會知道即便是做了十幾年交易,依然有大量的學習工作可以去做,市場日新月異,我們每個人做的永遠都不夠好。


沉沒阻礙偏差


“沉沒成本”是影響較大的一個效應,有些人很容易將之前付出的風險成本,加入到當前新一輪決策中去,將多次串聯成一次交易的風險收益去衡量,例如前面做多止損了,後面做空該不該呢? 在一次“試錯”後終止交易了,當大行情來臨的時候因為對於風險的敏感,不敢再介入新一輪的機會,沉沒效應,導致“激進”交易的損失,成為新一輪機會的額外成本,客觀上兩筆獨立的交易,串聯起來衡量,就變成了影響判斷的一層干擾。


“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亡”


對於交易來說,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承擔和處理虧損,長期交易,虧損像呼吸一樣伴隨左右,有可能是市場狀態導致系統失效,有可能是自身發揮不佳,一心只想著盈利的人,能活到最後嗎? 做交易應該先學的是“善敗”敗而不恥,敗而不衰,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我們要當它是交易的成本,而不是判斷的失敗,接納失敗,擁抱風險,才能笑到最後。



交易的直接決定力量是人,無論以什麼樣的系統去歸納“信息”但是做出最終選擇的依然是我們自己。


例如分類問題的模型之一,決策樹模型,有很多交易系統所提倡的決策思維也是基於這個框架。


歸類一些主要的交易因素,然後逐步評判導向確切行動的方案,整個決策過程就像一顆自頂而下的樹,舉個例子,關於要不要去野外釣魚的決策樹。


交易與思悟(二)


每一個長方形的紅框,都是決策節點,而節點之間的連線,是判斷因素值,最終下方排列的六個“是”“否”的選項是最終的導向結果。


所以我們應該建立一個邏輯模型,然後選擇特定的依據來作為判斷的分支起點,最後導向到最終的結果,交易系統就成型了,而任何一個單純依賴於指標或者圖形的交易方式,手段都比較單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


系統化的本質是假設一種模式的存在,依賴於它建立一個判斷依據,作為交易的機械信號,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又異常複雜,簡單是在形式體系本身的簡單,但是理論內核是比較複雜,因為我們要具備對市場的抽象理解能力,對交易本身有一個深刻的認知。


就如牛頓說

“ 在知識大海邊,我只是個在海岸揀貝殼的小孩” 對市場保持敬畏之心,對未知滿懷好奇,對學習以及大熱情探索,就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