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重新認識中國逆襲的全球效應

編者按: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中國產業逆襲故事,比比皆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在環球時報英文版第51篇“變局”專欄中表示,西方媒體與觀察者喜歡用顯微鏡觀察靜態的中國,試圖發現“病毒”,但當發現中國有鉅變時,又會震撼於中國龐然大物般的威脅。本期人大重陽君為您推薦中文譯文。

王文:重新認識中國逆襲的全球效應

本文英文版在環球時報的版面截圖

  到閩東調研,臨行時,寧德市幹部送我一本習近平1991年出版《擺脫貧困》一書。這個30年前他曾擔任過一把手的城市,現在已完全改變“老、少、邊、島、貧”的貧困狀態,人均GDP超過1.2萬美元,培育了多個年產值百億、千億級的企業。整個城市的街道整潔熱鬧。晚上11點,夜市仍一片熙熙攘攘、燈紅酒綠。

  細讀《擺脫貧困》,許多內容放在30年後的現在,仍有巨大意義,比如,做人須有滴水穿石精神;崇尚行動的務實精神;把心貼近群眾;完善產業結構等等。從書中可管窺習近平諸多執政思想的萌芽狀態,更從一個城市折射出整個國家及其各個領域擺脫貧困、走向富裕的質變。

  三四十年前,義烏是一個窮縣城,現在已是全球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深圳小漁村剛開始拆建,現在已是2000萬人的國際大都市。類似這樣的中國城市逆襲故事非常多。

  不只是城市,中國的產業也如此。2000年,中國根本沒有生產手機的名牌。現在,中國品牌的手機已佔全球份額約49%,超過88%手機在中國製造。2000年,絕大多數中國人還不知道什麼是光伏,2005年中國光伏佔世界市場份額超過10%,2018年更是超過70%。

  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中國產業逆襲故事,可以拉出長長的單子:現在中國生產了全世界95%的打火機、86%微波爐、78%的空調、太陽能面板76%、71%的彩電、68%的計算機、62%的冰箱、70%的魚子醬、50%沙發……2019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連續8年排名世界第一,已是第二、三、四位的美國、德國、日本三國的總和。

  西方媒體與觀察者喜歡用顯微鏡的觀察靜態的中國,試圖發現每一個細菌甚至病毒。當他們拉長時間段發現中國鉅變時,又會震撼於中國龐然大物般的威脅。類似這樣的觀察偏差,暴露了西方很多人的思考惰性與意識形態桎梏。

王文:重新認識中國逆襲的全球效應

  換一個角度看,為什麼這個原本處在國際經濟邊緣的“窮屌絲”,會逆襲進全球中心區呢?這裡的全球效應正在顛覆長期以來西方理論的固有定律。

  第一、中國逆襲沒有通過戰爭,而靠和平手段獲得。1500年來,國際經濟邊緣國家走到全球中心,包括英國、法國、德國、俄國、日本、美國,無一不發動或捲入了戰爭。中國與22個鄰國常常都有一些矛盾,從未把戰爭手段當成首選。過去42年,中國從未發動或參與戰爭,是近現代全球化歷史上保持和平時間最久的大國。中國的和平效應被低估了。

  第二、國民的勤勞是支撐國家發展的基礎。中國政府創造了寬鬆的環境、平等的機會、穩定的社會,使勤勞的中國國民有了創造財富的平臺,更使從零起步的諸多產業在中國問世、發展、壯大並領銜於世界。這條經驗可供100多個二戰後獨立且現在仍處在中低收入水平的所有發展中國家。過去西方國家提供了“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治理自由化”的藥方並不能改變他們的國家命運,中國經驗或許可以再試一試。

  第三、中國逆襲為世界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與服務,使世界在和平、穩定、多贏中持續發展。不要忘了,所有被中國逆襲的產業,其產品都在降價,比如魚子醬當前平均價格是10年前價格的3%;多晶硅料僅5%;智能手機僅30%……

  在經歷了機械化、電力化與信息化革命的落後追趕階段,中國在智能化革命時,呈現出來了後發領先優勢,在雲計算、大數、人工智能開始站在世界領先水平的第一陣營中。當然,仍然還有半導體、航空發動機等近30個核心技術堡壘,中國還沒有攻破,尚未逆襲。

  可以想象,未來中國的逆襲故事會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