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放水”下,“寶寶類”貨基跌破2%,錢還能放哪?

過去一年,各類風險低的“寶寶類”的理財產品利率都在走低,大多數停留在“2”時代;3月以來,餘額寶、理財通貨基的7日年化收益率大都跌破2%。

全球“大放水”下,“寶寶類”貨基跌破2%,錢還能放哪?

加之4月3日,央行宣佈,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1個百分點;今年以來,央行已實施三次降準,累計釋放長期資金超萬億元,隨著央行向市場釋放更多資金,預計國內各類理財產品收益率下行仍有空間。與過去幾年理財產品動輒5%、6%的收益率相比,大家難免有些失望。

而國外亦然,為應對疫情,全球的流動性投放進一步加大,資金面逐漸寬鬆,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在美聯儲緊急降息至零利率、歐元區部分國家負利率的全球降息大背景下,貨幣基金的收益率下降是大勢所趨。

全球“大放水”下,“寶寶類”貨基跌破2%,錢還能放哪?

這著實讓我們更加迷茫,連巴菲特都無法獨善其身,我們應該怎麼辦?

其實,隨著全球經濟陷入疲態,不少國家已實施過或正在實施零利率或者負利率;2019年以來,已有超過30家央行宣佈降息,全球利率下降仍然是大勢所趨。這意味著存在銀行裡的錢不僅沒有利息,還要逐漸縮水。

可以說,負利率時代已然來臨,而理財也需要“放長線”,至少以5到10年為週期來考慮,在賺快錢不再那麼容易,風險越來越大的時候,理財更要以穩為主,切記,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不碰“帶刺的玫瑰”,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說,“收益率超過6%的就要打問號,超過8%的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

那些過去你看不上的,如今可能是最好的理財選擇。比如國債,或者1年期、3年期、5年期的銀行智能存款類產品,目前收益都在3%-4%之間,

對於不想炒股的低風險偏好投資者,除了收益下降的貨幣基金,還可以考慮配置債券型基金

。比如中短債基金,是投資短期債券的純債基金,比貨幣基金投資範圍更廣,可投資於債券、央行票據等固定收益產品以及銀行存款產品,淨值增長較為穩定,投資組合期限也很靈活,雖然一般流動性低於貨基、門檻高於貨基,但通常能獲得好於貨基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