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近日,聽陝西一位影友老師說渭北黃土大山裡有個叫趙家咀的農村,早已是無人生活了,但是古村落的黃土山頭上到處擺放著水缸大甕,氣勢宏偉,數量在6000多個,這個奇怪的現象吸引著人們前去探訪究竟,想弄清這是怎麼回事情。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影友到了一個小山頭上,遠遠望去黃土崖下殘留著數孔窯洞很有滄桑感,一個小小的平臺上邊像是坐著兩位聊天的大娘,從那邊可以下到趙家咀古村落。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翻過小山頭眼前豁然開朗,一排S型的水缸大甕將他們攔了下來,擺放如此整齊但不見人跡,荒山野嶺充滿了神秘,“這是一個甕牆,前邊還有翁山,規模相當大,簡直就是翁的海洋。”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在一個上坡上遇到了一位種地的周姓老人家,今年已經82歲了,是當地的原住民,他介紹說這個叫趙家咀的小山村早已無人居住,他住在另一個古村落裡,趙家咀這個地方在明清時期生產水缸大甕很有名氣,產品遍佈關中地區,生產規模在清朝時期達到鼎盛,村子裡家家戶戶都以生產水缸大甕為生,規模相當大,是唯一的手工作坊給朝廷納稅的農村,用現在的話講就叫做“工業園區”或者“生產基地”。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隨著時代的變遷,這裡的手工作坊規模慢慢縮小,到了民國時期僅有10戶人家還在堅持,解放後僅剩1家人後來轉化為集體生產,再後來社會發展進步大甕水缸也退出了人們的生活,趙家咀的手藝人也轉行從事其他行業了。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周大爺說前些年當地政府保護性的開發這裡的手工作坊,在這裡建造了景區供遊人參觀,為了營造氣氛,再顯當年趙家咀的恢弘氣勢,就在民間大量回收大甕水缸,擺放在趙家咀的各個地方,形成了漫山遍野大缸水甕的景象,其實這個就像現在的產品召回形式一樣。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高高的黃土山頭上,矗立著一個趙家咀的牌子,上邊有2行簡單的文字介紹。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大爺說這個景點建設大約用了1年多的時間,從當地農村大量回收就水缸和水翁,因為關中地區就是這裡生產這些產品,所以回收來的都是趙家咀以前的水缸大甕,聽工作人員講,回收一個的價格是30元錢,人工拉上來一個要花40元錢,數量有6000多個,總花費在42萬多元錢,也不知道值不值。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老人說自己雖然不是趙家咀人,但是住在相連的小山村,從小就在這裡長大,年輕的時候是農民,也曾經在集體的作坊裡做過水缸大甕,現在社會進步了,水缸和大甕用不上了,年紀大的人做不了了,年輕人不願意做,看著老手藝就這樣失傳了心裡很是遺憾,但也無可奈何,看著滿山遍佈的水缸大甕也是個心理安慰。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山坡上一個用來燒製大甕的窯口裡邊煙熏火燎已經成黑色。

陝西大山中無人居住的古村,滿山遍野擺滿水缸大甕,咋回事

趙家咀手工作坊似乎已經淹沒在歷史的天空中,留下的遺蹟上重新安放上了當年的產品,就像漂泊在外的子女重新回到故鄉一樣,無論它今天放在那裡一切都顯得那樣的自然和諧,一排排一個個的大甕水缸,站立在趙家咀這個它們出生的地方,無言的講述著這裡曾經的輝煌和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