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分餐制的養成不是朝夕能夠達到的,對人們長久以來形成的進食習慣的改變,在我們這個講求熱鬧與人情味的國度似乎前路漫漫,這背後有更為複雜的原因。


親朋好友圍桌交談,在推杯換盞之際,安全隱患也就悄悄地退居次要位置了。這次疫情令長久以來存在於我們文明深處的‘禮’數再次明晰地浮現而出。


變革是必然的,尤其在這樣一個變化多端的現實世界,人們對健康生命的追求日益強烈。


分餐制的必要性?


突襲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分餐制再次進入了大眾視野。全國的餐飲協會、主流媒體、相關部門等,陸續發起了公筷公勺、分餐制的倡議。


3月9日,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佈了

《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3月16日,山東在全國率先發布並實施分餐制與無接觸供餐的省級地方標準。


隨著餐飲業逐漸復工復產,關於安全飲食、使用公筷、推廣分餐制的政策、討論和倡導緊鑼密鼓地開展著。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面對分餐制受到的前所未有的重視,吃這一稀鬆平常到被人們輕易忽視的議題再次被單拎出


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雖和呼吸道類疾病關係並不大,一些倡導使用公筷公勺的專家指出,雖然合餐沒有直接加速疫情的蔓延,但很多感染者是通過聚餐這類密切接觸感染的,合餐等傳統飲食習慣是疫情流行的幕後“推手”。


更值得關注的是,合餐與一些消化道類的疾病關係密切。而這些消化道類的疾病,也是衛生領域的專家一直以來不停地呼籲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的主要原因。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許多衛生領域的專家指出,相當多的食源性疾病傳播,與合餐時的唾液交融、交叉感染脫不了干係。


比如幽門螺桿菌,這是一些胃病的誘因。相關統計顯示,半數以上的中國人被幽門螺桿菌感染,這使得胃癌成為了一種常見病,世界上半數以上的胃癌患者出現於中國,每年死於胃癌的同胞接近70萬人。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將幽門螺桿菌列為誘發胃癌的第一類致癌因子。


除了幽門螺桿菌和胃病,甲肝、戍肝、手足口病等消化道疾病,都有可能在合餐過程中,通過唾液交叉傳播、交叉感染。由此可見,合餐隱藏著不小的公共安全衛生隱患。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鍾南山院士呼籲使用公筷公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他再次強調了使用公筷及家庭衛生消毒的必要性。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因此,使用公勺公筷、實行分餐制,是防範“病從口入”的一項有效措施,是更加安全、健康、衛生的用餐方式,也是一種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


推行分餐制遇到的挑戰?


在中國,吃有著更為複雜的含義。


聚餐,宴飲的熱鬧氛圍,餐桌是一個輕鬆地但是可以考驗一個人修養的重要場所。眾人一起進食,可以於無形之中協調人際關係,大家似乎也更喜歡這樣的氛圍,尤其在我們這個重視人情味的社會。其實,早在我們的歷史深處,各吃各的,才是長久以來堅持的習慣,這是基於經濟,政治的合力結果。


中國古代的“分餐制”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韓熙載夜宴圖》中的分餐


自商周開始,中國就採取分餐制。那時分餐制是周禮對王、侯、士大夫的行走坐臥、衣著飲食的明確規定。《周禮》記載,“設席之法,先設者皆言筵,後加者為席。筵長席短,筵鋪陳於下,席在上,為人所坐藉。”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鴻門宴”座位圖


唐後期,社會開放,文明之間的交流頻繁,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受遊牧民族的飲食習慣以及引進的桌椅板凳所影響,合餐制開始出現。


在西方,分餐制始於文藝復興末期。研究顯示,“分餐制的普及與文藝復興時期興起的平等、自由、尊重他人等思想有因果關係,而生產力水平的提高為其提供了客觀條件。”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西餐中的分餐制


2010年11月,法國美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了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追根溯源到中世紀,那時候大多還是在同一個餐盤吃飯。


到15、16世紀,佛羅倫薩公主凱瑟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將意大利烹飪精髓引入法餐。17世紀,豐富的自助餐被“創造”,分餐才“千呼萬喚始出來”。


19世紀末和20世紀中葉,法餐開啟了高級烹飪的現代化,分餐開始漸漸普及。數百年的摸索實踐下,分餐“異軍突起”,坐穩西方飲食文化主流的寶座。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由此,中餐和西餐都有分餐,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但分餐制在今日社會的普及似乎還遇到或多或少的挑戰。


首先,分餐進食的經濟成本更高,而我們現在社會發展尚不足以支撐其發展;其次,中餐的餐食特點以中式菜餚熱菜居多,在聚餐時,往往是整雞整魚上菜,盤菜為主,湯水較多,這樣的菜品,不利於分餐處理。


對於國外而言,那些分餐做得很好的國家,多以冷餐為主;再次,我們社會的飲食習慣,對於熱鬧,便於聯絡情感的追求投注於餐桌上,請客宴飲等。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色香味俱全的中國菜


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本身並不複雜。但更值得重視的是觀念,即培養人們的健康用餐意識。


如何溫和有力地進行推廣宣傳,讓大家形成“使用公筷公勺就好像不能隨地吐痰”的本能認知,然後逐漸地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


推廣分餐制促進餐飲高質量發展,在中國可行嗎?

公筷、公勺


當然,移風易俗的變革,並不能一步到位。對於這個行業來說,肩負的使命顯然更為巨大,要制定出相應的行業規則,針對不同的用餐地點,製作出不同的規定,對公筷公勺,也進行相應的規定和設置。


現在或許正是這個好時機,因為相較以往,人們的健康意識更顯著,危機催生變革,具體怎麼做,還得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動。


畢竟,餐飲業的高質量發展也應著“萬事開頭難”的古訓。

感謝大家的支持,各位需要什麼配方可在下方留言

我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各位免費提供配方資料

早期的文章裡有各種實體店餐飲配方,歡迎查閱

閱讀是一種智慧,分享是一種美德。關注點贊轉發評論就是進步,成就自己幫助別人,配方來之不易,多多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