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雖說據悉,此次新冠肺炎“病毒的致死率是2%左右,與埃博拉的40%、SARS的10%、2009年H1N1的17%相比低得多,因此沒有必要恐慌”。

但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前幾天,受突如其來、又找不出任何緣由的過敏病症所困,我一連數日情緒煩躁、坐臥不安,輾轉反側之中,霎然胡思亂想中蹦出一個突兀弔詭的妄想,於是,便有了題目所示的怪念頭。

我自覺,人有時候並不如外表看起來那麼強大,有些人的內心有時候是非常脆弱的;當然,內心脆弱的人才情感異常的豐富,一個心質非常堅強的人,其精神或曰感情世界的色彩好像也就偏少一些。——這是題外話。

人的記憶好像有一種選擇性的遺忘功能,總是有一股不被自己主觀意識所左右的神秘力量、是你不由自主地逃避一些使你痛不欲生或者不堪回首的噩夢般的場景記憶,迫使你徹底忘卻、或者塵封在你心靈裡的最底層,就如同你書房裡無序堆積如山的書籍或是文稿資料最下面的一樣

——如果你不搬家或者修葺房屋,就可能永遠也不會再去觸碰或者再發現它們;其實,它們當初並不是你隨手棄之不顧的,更多的時候,你是有意而為之的,只是它們可能過於慘痛、慘痛得使你的心不斷滴血,不忍心再去揭看、翻看,再去觸碰回憶。。。。

我不知道這只是我的特質,還是一種帶有普遍意義的人性共同。

我的心總是不夠“硬”,我總是憎恨自己不能像魯迅先生那樣,不能勇敢地直面“將人生的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的悲劇。

雖說就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處於幾乎百分之百安全環境一樣,17年前的我其實也遠在在“非典”風暴之外;但是電視報紙充斥著的波濤洶湧的疫情訊息依然讓我羸弱的心臟一陣陣的顫慄緊縮。。。。“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為了這篇短短的拙文,我掩目靜思、醞釀了數日。。。。

17年前的個人記憶

輕輕叩開心扉思緒之門,輕柔地拂去歲月的塵埃,記憶畫卷慢慢地漸漸地一幀幀、一片片地重現在我的腦海裡:

i)非典的疫區只是集中在廣東和北京等少數地方,我們所在的北方海濱城市基本沒受多大影響;不像現在的新冠肺炎:波及擴散到了包括港澳臺的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甚至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也未曾倖免。

ii)記得當時我們日常的工作生活幾乎如常,公共汽車照常行駛,大街上人來人往,戴口罩者寥寥無幾;不像現在:口罩成了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空曠通暢的道路沒有了路怒症場面出現。

iii)可能是因為當時人們對疫情的認識和自身的健康不如現在那麼的清楚和重視,還有當時社會街道黨組織和政府派出機構的治理結構不如現在一樣健全和強大,群團組織以及志願者隊伍等也不如現在有號召和執行力的緣故吧,再加上經濟發展和無人機等高科技實力都遠不如現在;所以,17年前的疫情防控的廣度和深度遠不如現在,現如今,防控的新招層出不窮,接地氣、形象、膾炙人口的標語口號更貼近群眾生活,無人機實時監控、無死角的網格化管理更顯示出了“與時俱進”。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iv)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儒學成為傳統文化的正統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其講求的“禮”、“義”、“仁”、“孝”無一不與注重人際交往、強調待人接物的周全周到,這其中自然就與宴請聚會密切而不可分離;

因而,無論是非正式的家庭聚餐也罷,還是商事活動中迎來送往的“接風”“錢別”宴請,都極為講求其熱烈、友好和盡情的禮數;於是雖然從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減少“病從口入”的餐桌交叉傳染出發,17年前黨和政府就竭力提倡推行西式衛生的“分餐”,可無奈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最跌人眼鏡的是,

當時我們恰逢接待一著名跨國食品公司的客商來華考察,本來已經和工廠安排好了宴請採用中西結合按“分餐”式進行:每道菜均放置公用筷子或小勺,用以撿或舀到個人的小碗碟裡用餐;

但這位英國洋人可能是被我泱泱中華的好客文化所打動了,臨末了(開席時),嚷嚷著硬是要“入鄉隨俗”、要徹底領略領略我5000年的古老習俗。。。。

幸虧,彼時,我們當地基本沒有非典疫情,不存在“人傳人”的風險;只是每道菜餚裡都浸淫著所有用餐者的混合唾液、不太衛生罷了。

如今,2月25日中國疾控動態公眾號時隔17年後再發“政府疫情防控公益短信”:

“中國疾控中心提示您:要復工,體溫報;防新冠,多開窗;勤洗手,戴口罩;分餐吃,一米遙;身有恙,要上報;咳嗽利益太重要!”

避免傳染病“人傳人”交叉感染,首先就從“分餐”制開始;真的希望,這一次,動真格的,不要再半途而廢。

v)記得曾有外國友人當面不無嘲諷口吻地說,“你們中國人什麼都敢吃,狗、青蛙和鴿子。。。。都能吃”;特別是改革開放“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好像要彌補老輩或是“三年自然災害”虧欠的腸胃吧,對山珍海味,特別是野生的、珍稀瀕臨滅絕的,譬如什麼娃娃魚、熊掌豹子膽、甚至穿山甲等等,都情有獨鍾。

國家也曾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但可能是懲處的刑責嚴厲程度偏輕吧,森林公安之前的執法成效也沒能根本上遏制亂捕亂食野生動物的陳陋舊習;

現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又頒佈了嚴禁亂捕亂食野生動物的最新法律,衷心企盼,經過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白白殞歿的成百上千條的生命,能使我們警醒、能夠接受慘痛的教訓;

從此,不再毫無節制地肆意擴大自己的食物構成、饕餮貪食、暴殄天物,要知道,我們只有一個共同和唯一的家園——地球,那些生活在自然狀態下的野生動物,本應是我們人類的鄰居和朋友,它們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嚐鮮”或是“顯擺(富人身份)”就成為我們某些極少數人的“盤中餐”。

從“物競天擇”的大自然進化來說,人類和野生動物都是地球的主人,都有各自不同、不能相互替代的自然角色。

我們若要與自然和諧相處、真正可持續地發展,就得珍惜生命。

科學發明到了今天,人類對“生”的研究和理解非常透徹,已經深入到納米級、甚至基因組排序、核糖核酸更微觀更深刻的境地了;可是,對於“死(亡)”,我們卻依然知之甚少、更可以說是混沌無知。

生命是無比珍貴的,它只有一次,無論是對我們人類、還是野生動物,它的意義都是一樣的。

“非典”和“新冠肺炎”關係之臆想

從生物學意義上,竊以為,“新冠肺炎”和“非典”它們二者無疑存在著關聯性和某種的繼承性,說的殘忍一些,都是大自然對人類濫殺無辜的野生動物的野蠻行為的懲罰:

i)他們的“殺手鐧”都是冠狀病毒;SARS成名在前,COVID-19在後。

ii)它們的“靶器官”都是我們的肺臟——呼吸系統。

如果我的記憶沒有錯誤的話,好像有一種科學發現說,自然界的動物中有一種“個體/部分保護(整體)種群生存繁衍”的本能屬性,說是:

某種動物的一個體一旦無法逃脫被天敵所獵食,瀕死時,它會發出某種警訊提醒同類“趕緊逃生”,或是激發出某種機體異味或毒素,破壞捕食者的食慾、甚至使它因食而中毒:

i)被宰殺的“商品”豬,瀕死時,其機體會被激發分泌出一種酸性酶;如果嗅覺和味蕾足夠健康的話,你會發現,食用剛剛宰殺的鮮豬肉時,口感並不爽,會有一股怪怪的酸味。因此,通常,營養學家們會建議您,去買正規的大型屠宰場(也就是過去的“肉聯廠”)宰殺後冷凍(2~3天)後再出售的冷凍豬肉,其口感和營養成分都會強於剛剛宰殺還保存有體溫、冒熱氣就下鍋的鮮豬肉的。

ii)蝗蟲一旦開始群居後,會揮發叫“苯乙腈”的物質,苯乙腈不好聞,鳥聞了就不愛吃。如果鳥強行要吃,蝗蟲會迅速把苯乙腈變成氫氰酸,這就有毒了,鳥吃了未必會死,但至少會難受。

蝙蝠會飛,但它卻不是卵生的“禽類”,而是一種會飛的哺乳動物;

本世紀爆發的前兩次死亡眾多的傳染病疫情:SARS和埃博拉都與它分泌或攜帶的病毒有關,而最新的新冠肺炎的追根溯源,它也脫不了干係;

據說,蝙蝠就是新冠肺炎病毒最原始或最直接的宿主;並且據研究,這些對我們人類來說是致命的可怕病毒,對其蝙蝠自身卻壓根就是無害和安全的。

而我們人類中有許多的成員偏偏就非常嗜好食用蝙蝠。

如果上面所說的“個體/部分保護(整體)種群生存繁衍”的本能屬性是真實存在的;我們得出,蝙蝠身上的這些致命的可怕病毒完完全全就是它們人類捕食“暴行”的報復武器。

竊以為,這種推測也許是符合科學邏輯的,否則,許多的現象就解釋不清了;純物理領域講“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人類社會講“有壓迫,就有反抗”。

“有來無往,非禮也”;興許,“有來有往”就是大自然顛覆不破的天然法則。

經過數十萬年的漫長進化,作為曾經的“雜食類動物”的現代人類,學會了種植糧食,又馴化飼養了牛羊豬魚鴨雞等家畜家禽;我們的食物鏈要葷有葷、要素有素,實在不該再無節制地任意擴大自己的食物鏈,再把自己貪婪的目光盯上那些本不是我們盤中餐的野生動物、特別是蝙蝠這種非鳥非獸的怪物。

記得有句著名保護野生動物的廣告詞說,“沒有需求,就沒有殺戮”;

我想,在再一次被新冠肺炎病毒浩劫之後,也許在其後面還應該再加上一句:

“沒有需求,就沒有殺戮;沒有殺戮,也就(可能)沒有疫情”!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難道我們真的值得,為了逞一時之快,就心甘情願讓“情竇初放的少男少女談情說愛也得各自帶著口罩、相隔一米”成為今後生活的常態?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03年“非典”的私密記憶和今天的新冠肺炎疫情的穿越比較


今後的我們,就如泰國婚禮上新婚燕爾心潮澎湃的新郎新娘竟不得不隔著兩個口罩熱吻?

“生”,非常艱難、甚至許多時候一些簡單的基本條件缺乏,譬如飢餓、缺水,就可以隨時奪人性命,而“死”卻非常容易、如影隨形地伴隨著我們的左右;

所以,我們應當敬畏生命;這其中有我們人類的,也應該包括野生動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