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什麼天然的方式能夠讓人有個好身體,相信很多人會說運動。
運動能夠控血壓、降血糖、降血脂、減重,還能夠讓大腦釋放內啡肽使人快樂、減壓……
調查顯示約有近八成的中年人、老年人並未真正掌握正確的運動健身方式。
五一小長假即將到來
心臟不好,要不要運動
要如何運動?
本期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醫師王晶為您解答~
得了冠心病還能運動嗎?這件事情要分情況來說:
1
冠心病未經治療,一定要限制運動。體力活動與運動會誘發症狀,建議限制活動量,安靜休息。
2
急性心梗早期,不建議運動,如果出現大面積心梗,建議儘量臥床休息。
心臟中的心肌細胞一旦壞死就不能再生,在急性大面積心梗發生之後,心肌細胞需要進行慢慢的疤痕修復,需要一定恢復時間。
急性心梗早期,如果進行大量的運動或者用力排大便,會讓心臟的局部修復出現問題,會誘發心功能不全、室壁瘤等後遺症。嚴重者會引起心臟破裂,一旦發生很難搶救。
3
冠心病經過治療,如局部嚴重的狹窄經過支架治療,需要搭配一定量的運動。
有一部分患者得了冠心病後被家人照顧的非常好,很可能在家連家務都不做,每天躺在床上安靜休息,這樣是完全錯誤的。
經過治療的冠心病患者一定要恢復一定的運動,但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
不建議進行劇烈的運動。王晶老師建議進行和緩的活動,如散步、打太極、慢騎自行車。
健步走可能是最方便的一種鍛鍊方式了。安全性相對較高,很適合中老年朋友。
建議每人每天的走路步數要在6000步以上,可以很好地鍛鍊心肺功能,增強免疫力。
如果體能偏弱,可以把6000 步的運動量,分成早上 2000 步、中午 2000 步和晚上 2000 步。
如何做到適量運動
建議大家循序漸進的原則,合理制定鍛鍊計劃,逐漸達到每週運動至少5次,每次運動至少30分鐘。適量運動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適當鍛鍊,對降血壓、血糖、血脂,減少遠期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大有裨益。
養成運動習慣也很重要,可以選擇在每週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進行有規劃的定量運動。
很多時候,心臟病患者剛開始運動時,也許僅能維持5~10分鐘,隨著心功能的恢復,運動時間會慢慢延長到30分鐘或更久。
走路多了會毀關節嗎
很多人擔心大量的劇烈的活動會不會損傷關節?我們可以從引起關節損傷的因素來看,引起關節的損傷有以下三類因素:
運動前一定先做“熱身運動”5分鐘,對腳腕、膝蓋、胯部、腰背四肢進行拉伸,加強肌肉血供、提升身體柔韌性,能夠很好的避免關節損傷。
心臟不好的人,會因進行運動引發心臟不適而放棄運動。
完全“靜養”則會對人體產生更多不利影響,體能也會越來越差……
安全、科學是任何
健身運動有效性的保障
心血管患者更應“巧動”
“謀定而後動”
明確自己可以訓練後,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讓「沒事兒走兩步」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會對心臟更為有益~
提醒:高危人群
不建議五一出行旅遊
對於近期沒有病例報告的地區,家庭出遊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鑑於目前還有新冠肺炎新增病例,還是要保持警惕,所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不建議五一出行旅遊。
參考文獻: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本內容僅供健康知識科普之目的,不能替代醫生診斷,不屬於醫學診療建議,也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請謹慎閱讀。未經本平臺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或引用。若本內容存在侵權行為,請與本平臺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