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交警负伤坚守:连夜抢修检查站雨棚扭伤脚,五一执勤查获酒驾

中山交警负伤坚守:连夜抢修检查站雨棚扭伤脚,五一执勤查获酒驾

“投入工作时就把害怕忘记了。”这段时间,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横栏分局交警大队直属中队中队长黄国昌负责多个防疫检查站的协调统筹,参与一线检疫执勤。疫情期间他曾在夜里抢修雨棚时不慎扭伤了脚,他笑说,“幸好除了自己有一点点受伤,其他人都没问题。”

五一假期,黄国昌仍在参与路面执勤防控,他告诉南都记者,特殊时期,既要做好防疫工作,也要完成日常交通管理工作,对他和同事来说也是一个挑战。

中山交警负伤坚守:连夜抢修检查站雨棚扭伤脚,五一执勤查获酒驾

除夕返岗,一线执勤

抗疫任务紧急,接到通知时正是除夕,前一天才回到潮汕老家的黄国昌立即与家人踏上返程的旅途,近500公里路程,驾车花费了近6个小时。

“当时大年三十,接到的命令比较急,马上要进行道路检疫防控。我们那里有个站点是进入中山的西大门,马上就要组织人员上岗。”黄国昌回忆,大年初一开始,他就和同事们开始参与建设中山“西大门”——中江高速横栏出口的疫情防控检查点。

疫情突袭,令人措手不及,黄国昌时刻挂记着同事们防护安全,检查站设立初期,防护物资匮乏成了最让黄国昌着急的事。

“这个事情真的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因为不想让任何一个兄弟在工作之余,还有心理负担和身体上的风险。”黄国昌回忆,最初,口罩、手套、护目镜等都供应不上,有时一个口罩要用上一两天。为此,他不停与各部门协调,也会联系商家购买。所幸,物资问题不久后便得到解决,检查站所需设备也逐渐备齐。

作为检查站的负责人,黄国昌在协调统筹站内工作的同时,也要在一线轮班执勤。随着返城的人渐多起来,中江高速横栏出口检查站的车流量一天比一天大。黄国昌还记得,那时,每个执勤班次是六至八小时。八小时执勤里,检查站大约要检查1千多辆车。

“逢车必查,包括车上所有的人员。我们会问车上人员从哪里来、身体有没有异样,给每个人测体温。”黄国昌向南都记者介绍,他们对每辆车都仔细检查,“车尾箱也要查验”。遇上车流变大,每辆车都要在检查站停留,站外难免出现交通拥堵,“发生这种情况,我们第一时间增加检查通道,增加检查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层层布防,雨夜抢修

疫情严峻,城内层层布防,黄国昌负责的检查点从1个陆续增加到6个。奔波在检查点之间,黄国昌要协调的工作更加复杂,组织人员、调配物资、布置卡点、指导协调,面面俱到。

“因为当时疫情变化很快,工作任务经常有变化。遇到这些情况,我都要第一时间传达落实。”黄国昌回忆,在中江高速横栏出口检查站执勤之余,他就在其余检查站巡查,处理各类突发情况。

中山交警负伤坚守:连夜抢修检查站雨棚扭伤脚,五一执勤查获酒驾

凌晨的执勤总是让人格外疲惫,遇到风雨交加的夜晚,还可能有意外出现。有一天晚上,黄国昌在检查站值夜班,正遇到大风加暴雨,检查站的大型雨棚瞬间被吹得倾斜,“大概有8级的大风,人都站不稳,我看到那雨棚被风吹得已经快要倒塌了,当时非常危险。”黄国昌回忆,许多车辆仍在检查站雨棚下接受检查,如果发生倒塌,后果不堪设想。他当即召集现场工作人员,组织人员车辆疏散撤离,并在收费站开辟一条新的安全通道检查。

紧接着就是一夜紧急抢修。风雨太大,雨棚无法加固,黄国昌组织工人先将雨棚拆卸下来,待情况好转又赶在天亮前安装好。一夜过去,他的衣服湿透、手也冻僵,在拆卸雨棚时黄国昌还扭伤了脚,他笑说,“幸好除了自己有一点点受伤,其他人都没问题。”

抗疫工作一直在紧张进行,但日常警情也要及时处理。黄国昌介绍,为保证及时接处警,每天单位都有同事24小时值班,每人每隔三天就有一次24小时轮值。

“五一”继续值守

随着疫情好转,检查站陆续撤除,黄国昌的工作重点也逐渐转移到日常工作中,负责接处警情、保障道路畅通、排查安全隐患、进行企业安全检查等,“我觉得最感动的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之下,大家都不惧危险,一直坚守在岗位上面。”

五一假期,又是一次出行高峰。5月1日,黄国昌带队参与24小时值班备勤,全天候巡逻防控,他介绍,每人每隔3天就有一次轮值。白天主要开展摩托车专项整治,夜间主要查处酒驾醉驾车辆。5月1日夜间,由他带队的执勤组便查处了5起酒驾,1起醉驾。

其实,黄国昌早已习惯假期时的忙碌。刚刚结束夜班的他告诉南都记者,每年假期都是“大家过节,警察过关”的常态,假期交通安全更是时刻绷紧在心头上的一根弦,“五一我们也是不打烊的,一直在岗位上陪伴大家过节。”

采写:南都记者 敖银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