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襕袈裟只是如来让唐僧不遭毒害的佛衣?错,它竟救过孙悟空一命

西游记里大家都有印象,唐僧有两件法宝,一件是锦襕袈裟,一件是九环锡杖。这两样东西是如来赐的法宝,观音和惠岸行者在长安城化作穿着破烂衣服的凡僧,卖这两样东西,有一个僧人问:“这多少钱啊?”观音回答:“袈裟五千两,锡杖两千两。”这等人说:“你们就是疯和尚,两件粗物怎能卖这么多钱。就是能长生不老也不值这个价”但是后来宰相和太宗都争着买这件袈裟和锡杖。但观音不要钱,太宗说:“朕不能依仗权势强要你的袈裟锡杖啊,钱一定要给你,不要推辞。”观音说:“不敬三宝的愚僧,若要强买,定要七千两。陛下敬重三宝,我愿赠之。”然后唐太宗就把这些东西给唐僧了,书里说穿袈裟不堕轮回,拿锡杖不遭毒害。

锦襕袈裟只是如来让唐僧不遭毒害的佛衣?错,它竟救过孙悟空一命


《西游记》唐三藏

然而这两样东西一点都不顶用。袈裟还因为孙悟空炫耀在观音院引起祸事,金池长老想杀人越货,放火烧禅房,孙悟空用壁火罩才能保唐僧。黑熊精来救火,火还没救反而偷了袈裟。虽然说袈裟遇圣才穿,但是见到黄眉扮的假佛祖,一样被抓了,所以真的一点用都没有,如果这些东西有用,就不用那些护法神暗中护佑了。

但是这两样东西既然没用,那作者写来干嘛的。其实这些东西在以前的西游记版本是有用的,小说版的作者一开始可能想这些东西发挥作用,但后来还是放弃了。在百回版西游记之前虽然有西游记,但是字数跟百回本西游记比起来很少,至多不过几万字。失传的《西游记平话》一般也就十几万字左右。所以百回版西游记参考了之前多部西游记,其中在宋朝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和宋朝的泉州戏里,这两样东西就发挥过重要作用。

锦襕袈裟只是如来让唐僧不遭毒害的佛衣?错,它竟救过孙悟空一命


《西游记》唐僧

锦襕袈裟在泉州戏版里是无尽丝绦,这个版本的孙悟空被如来锁在幽州野马桥万丈花闪琉璃井下好几千年,上面有毫光罩定。井边铁树开花,唐三藏来了,才能出去。唐僧会念三宝真言“变山成海海成田,毫光都去了,救出猿孙大齐天。”孙悟空看见毫光都去了,就问:“来者何人?”唐僧就说唐僧,孙悟空听成童生还问:“文还是武,是县还府?”唐僧说:“唐三藏!”孙悟空就兴奋了,等了这么久终于来了。

唐僧把七尺无尽丝绦扔井里,丝绦是佛宝,一扔下去就是万丈长,上面还有环。孙悟空抓着丝绦发现自己还被佛祖锁链锁在井里,孙悟空说道“:想起来了,我还被这个锁链锁着呢,要不是这个锁链,毫光没了我早出去了,你那个真言对这个锁也有用吧?”唐僧又念真言“变山成海海成田,锁链都烂了,救出猿孙大齐天。”锁链断了,孙悟空出来了。

锦襕袈裟只是如来让唐僧不遭毒害的佛衣?错,它竟救过孙悟空一命


《西游记》孙悟空

个人感觉作者可能一开始想这么用的,乌巢禅师的对于西天路上的概述不准,有人就说过,乌巢禅师就是个楔子,那里就是最初的故事大纲,但故事后来明显也不是完全按着大纲走。比如那首诗里提到的接天涯,感觉这里一开始会设想用袈裟吊上去,因为孙悟空说凡人不能飞行,如果遇到悬崖,这样过去也是自然的,不过后面这个接天涯就只是提了一提的路边风景,并没有走悬崖峭壁的样子。

总结:袈裟以前是救出孙悟空的法宝,现在却是唐僧孙悟空遭罪的多余东西。风水轮流转,山不转水转。以前唐僧因为袈裟得了孙悟空,现在观音因为袈裟得了黑熊精。九环锡杖的故事下次再讲吧,毕竟九环锡杖在诗话里用过许多次,这次讲不完。关注老狼,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