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集团联合工作小组成立,海航系有哪些上市公司?

3月1日晚间,海航控股、海航科技、海航创新、海越能源、海航基础、海航投资、ST东电、渤海租赁、供销大集等海航系公司公告称,近日收到公司间接控股股东海航集团的告知函。主要内容是“为有效化解风险、维护各方利益,应其请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是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海航集团风险处置工作,并非接管海航集团。”

根据工作需要,经海航集团股东会、董事会审议通过,海航集团改选了部分董事并聘任了部分高管人员。陈峰继续担任董事长,原经营团队保持不变。本次海航集团管理层结构调整,不涉及海航集团实际控制权的变化,且不会对日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上述海航系上市公司均表示,目前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均正常开展。海航创新还表示,公司景区业务正逐步有序复工。

那么,海航集团有哪些上市公司呢?哪些上市拟转让呢?

 >

海航集团联合工作小组成立,海航系有哪些上市公司?

海航旗下有10家A股和4家港股公司

据天眼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对外投资向下穿透3层后,旗下上市公司加挂牌公司共37家,分别为:12家A股上市公司、3家港股上市公司、22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包括海航投资、桂林旅游、渤海租赁、供销大集、海航创新、海越能源、海航基础、海航科技、海航控股、美兰空港等。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海航系有10家A股公司:海航基础、海航投资、海航创新、海航控股、海航科技、海航创新、海越能源、ST东电(A+H股)、渤海租赁、供销大集。其中市值最小的ST东电3月2日也上涨1.2%。今年来这10家公司中,涨幅最大的海航基础年初至今上涨14.13%。

港股市场上,海航集团旗下有海航科技投资,美兰空港、东北电气和国银租赁(参股)。

海航集团联合工作小组成立,海航系有哪些上市公司?

海航系拟退出3家A股公司控制权

事实上,近年来海航集团也在不断减持手中上市公司的股权。海航系已公告要撤出供销大集(000564)、海越能源(600387)和凯撒旅游(000796)大股东之位。

2019年9月16日,凯撒旅游披露,海航旅游及其一致行动人海航集团计划未来6个月内合计减持不超过公司总股本6.0007%。到今年1月2日,这两家已经减持过半,合计持股比例已经从当时的30.28%降到26.92%,

去年9月26日,供销大集公告,控股股东海航商业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向第二大股东新合作集团出售持有的3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5%。若交易完成,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新合作集团。供销大集今年3月1日晚间称,海航商控与供新合作商贸连锁集团2019年12月28日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海航商控已安排相关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不超过本公司总股本1%股份的计划。目前股东方仍在继续推进股份转让相关事宜。

此外,去年10月7日,海越能源披露,控股股东海航现代物流集团拟将持有的海越科技100%股份转让给铜川汇能鑫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获得海越能源19.06%股份,成为上市公司新的控股股东。

海航集团联合工作小组成立,海航系有哪些上市公司?

海航的扩张与收缩

今年2月29日,海航集团官宣,为有效化解风险,维护各方利益,应本集团请求,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派出专业人员共同成立了“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联合工作组将全面协助、全力推进本集团风险处置工作。

联合工作组组长由海南发展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顾刚担任,常务副组长由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任任清华担任,副组长分别由中国民用航空中南地区管理局副局长李双臣、国家开发银行信贷管理局副局长程功担任。

海航还改选了部分董事,改选后的七名董事分别为:陈峰、顾刚、李先华、谭向东、任清华、陈晓峰、何家福。陈峰担任董事长、顾刚担任执行董事长、李先华担任副董事长。同时,董事会决定分别聘任谭向东担任公司CEO(首席执行官)、任清华担任公司联席CEO(首席执行官)。

海航巅峰时期总资产1.6万亿,曾提出世界前十,总资产30万亿的目标。截至2019年上半年,公司净资产依然超过2700亿。

海航集团称,自2017年末爆发流动性风险以来,在各方支持下,公司积极开展“自救”,但未能彻底化解风险。受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影响,流动性风险有加剧趋势。

公开信息显示,1992年10月,海航正式宣告成立,成为中国民航第一家经过规范化改造的股份制企业。中国光大投资、海南省政府等17家发起人认购,加上社会法人股、内部职工募股,海航顺利筹资2.5亿元,加上从交通银行贷款6800万元,海航买了第一架飞机。

1997年,海南省航空公司更名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当年发行7100万股B股,募集资金2.63亿元。

1999年,

海航股份在上交所发行2.05亿股A股,募集资金9.29亿元。本次发行A股前,海航股份第一大股东为索罗斯旗下美国航空,持股21.2%。(2016年海航股份更名为海航控股

2000年,海航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集团受让多名海航股份小股东所持股份,在海航股份持股达7.31%,成为索罗斯、琪兴实业之后的第三大股东。

2002年,海航集团控股的美兰机场在香港上市,融资1亿美元,海航集团融资由原来海航股份变为多主体融资。

2003年,因为SARS疫情,海航股份历史上首次亏损,当年亏损近15亿元,几乎将公司组建以来所有盈利吞噬。

2006年之后,海航在各个业务板块密集出击,收购了多家重工、证券、信托、游艇、商场、酒店等公司。

2010年,海航旗下融资租赁企业渤海租赁整体借壳上市,成为横跨融资租赁、保险、证券、银行、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金控平台。

2014年,渤海租赁以37.5亿元收购Cronos,成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租赁业务提供商。

2016年,海航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航基础重组,完成后总资产规模从不足40亿元提升至970亿元;收购全球最大的IT产品分销商英迈Ingram Micro、希尔顿酒店集团股权。

2017年2月21日,海航集团以26.5亿元从海越控股和吕小奎等八名自然人手中收购海越科技,成为上市公司海越股份(后更名为海越能源)控股股东海越科技的唯一股东,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海南省慈航公益基金会。

2018年7月4日,海航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王健在法国公务考察时意外跌落重伤去世。海航集团公布公司股权结构:境内的海南省慈航基金会与境外设立的Cihang Foundation拥有海航集团52.25%股份,为第一大股东;包括陈峰和王健在内的12名高管持股47.5%,海航控股持股0.25%。

王健去世时,海航集团官网信息显示,海航总资产达1.6万亿元,境外总资产超过3300亿元,旗下境外企业数量45家,上市公司11家。

2018年年底,国家开发银行牵头的银团向海航发放75亿元贷款,用于航空主业的航油、航材、维修、起降费等经营性支出。这是海航集团陷入流动性危机以来,银行系国家队首次大规模出手相救。

王健去世后,陈峰重新出山,海航再次进入陈峰时代。陈峰接手后开启了海航卖卖卖模式,4个月累计完成近3000亿元的资产出售,包括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主要城市的办公楼、商业和住宅物业。同时还要处置与航空运输主业不相关的资产。

2019年11月,凤凰网财经《封面》发布对陈峰的专访。陈峰介绍了海航的自救方案,海航一年多已经卖了3000多亿资产。

陈峰在2020年新年致辞中坦承了海航资金短缺,包括工资迟发等。他还表示:2020年是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的重要一年,会迎来化解流动性风险的一个大转折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