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财富自由之路》(之一)

我眼中的《财富自由之路》(之一)


昨天写到李笑来老师,今天碰到小伙伴,又聊到了李笑来老师。我们的共同点是跟着笑来老师学,但我不再跟着笑来老师走了。所以,笑来老师最新的项目“BOX”定投没有参与,这个项目算是数字货币的“50ETF”,优质数字货币定投群。不推荐,明明可以自己动手定投,当然最重要的是我更相信自己。

推荐笑来老师的书籍《把时间当做朋友》、《财富自由之路》、《韭菜的自我修养》,纸质或电子都可以很容易找到。笑来老师的书籍,也像他的项目一样,你可以看到《原则》《自控力》《超越感觉》等的影子,可以当做是这些书籍通俗易懂的中国版本集合。笑来老师将很多概念成体系内化,就像往星星火光中加的一点酒精,助燃效果明显。从文案的角度看,笑来老师真的是深谙营销之道,值得学习。

1、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你一定会更好。

何为正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没有标准答案。“正确”是稀缺的,不然兜售焦虑和迷茫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市场。“正确”也是公开的,写作就是写,锻炼就是练,实践就是践,都是长时间的笨办法。这些被人类反复遗忘、教育、更迭,最后得到的就是“正确”。

生活中,我们面临的真实情形是“正确的模糊”和“模糊的正确”。正确的模糊,短期内走的顺畅,但并不知道这条路到底通往何方。模糊的正确,前方云烟雾饶,只能仰望星空,朝着北极星的方向前行,但走的道路刚好是一片泥泞。这时候的你会如何选择?

模糊的正确,是因为有点事情当下没有意义,加上时间的维度才产生长远的意义。大道至简,“正确”其实是公开的,可以在很短的时间辨别清楚。如果短时间分不清,要么不靠谱,要么很难理解。不靠谱,当下花时间搞清楚没有意义。难理解,说明复杂,实用价值不大,不然依靠最广大人们群众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怎么会难理解呢?所以,选择“模糊的正确”,实在的走就好,不管是不是泥泞的道路。

2、知识传递本事不是教育,让教育起作用,主要靠知识吸收。

就像书里说的,如果传递本身能完成教育,那就用不着学校,有出版社就可以了。吸引知识,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而是内化成直觉。我们小时候,天天背乘法口诀,现在再也不用背或记,都是脱口而出。这就是内化成直觉,与我们融为一体。

现在这方法貌似不管用了,其实不是的,长大的我们挨不过挣扎期。想想,小时候,背不好会被罚抄口诀或打手板,背得好有小红花。这些都无形中帮助我们反复运用、琢磨、调整,直到熬过挣扎期。现在,学习技能一段时间,发现毫无长进,“我不擅长,我没天赋,我是真的笨”,接受了这些自我安慰,说到做到,中途放弃技能学习,最后就变成了“真的不擅长、永远没有天赋、这方面我就是废物。”

最好的办法是,书里说的那样,尽快开始这个过程,尽快度过这个过程。接受自己的笨拙,放慢速度尝试,观察哪里可以改进,反复练习,观察哪里可以进一步改进,进一步练习。这或许就是我们学习技能的“模糊的正确”的方法。

3、所谓“个人财富自由”,是指某个人再也不用为了满足生活必须而出售自己的时间。

第一次听到这个,瞬间把自己原来的定义永远地扔出了我的心智。关键词“出售”、“时间”,那么,个人实现财富自由取决于出售时间的方式。笑来老师推导出“个人商业模式”。第一种,一份时间出售一次,如工作。第二种,同一时间出售很多次,如写作。第三种,购买他人的时间再卖出去,如创业和投资。三种个人商业模式的实践中,每一次的踩坑都血淋淋,每一次的优化都再重启,我暂时只有第一种能够盈利。

书里也提供了第一种商业模式的优化策略,要么提高单位时间售价,要么提高世间销售数量。在大学毕业阶段,选择继续读研,就是最普遍的提高单位时间售价的办法。进入社会大学,提高单位时间售价的办法就是升值或跳槽,因此需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公司经营,成为给自己打工的人。

第二种个人商业模式,真的是躺着赚钱的感觉。最近写了不少有意思的文章,收到了一些赞赏,虽然很微薄,于我却是最大的鼓励,让我自信“我也开始写的很不错”。或许,就像笑来老师说的,你的产品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刚需。开始研究读者需要什么,写出高质量的好文章,不过,我的朋友们貌似喜欢逗比的流水账长文,这让我……

第三种个人商业模式,没什么好说的,都是血淋淋的失败例子。我觉得,创业和投资,你只有成功了,才有资格输出你的创业和投资理念。所以,不要问我创业投资赚钱没有,看看我说了什么,一目了然。

4、所谓“概念”,无非是你对某个事物的清楚认知,你要清楚的知道:“它是什么,不是什么”,“它和什么东西很像,但在哪些地方完全不一样”,“它可以用在哪里,不可以用在哪里”,“在用它的时候,怎么用时对的,怎么用是错的,需要主要哪些问题”。

搞清楚概念是个巨大的工程,很多时候,我的选择只是弄清楚它不是什么,然后选择尽量不去做。比如幸福,回答“如何幸福”,很难具象化,原来让你幸福的事情,等重复次数多了也会无幸福感可言。就像饿的时候,吃的第一个包子是最香的,随着包子数量的增多,美味的幸福直线下降。但是,我们不可能为了追求幸福而去饿肚子。我从来不纠结这个,唯一做的就是选择让自己离开那些让我不幸的事情。没有不幸就是幸福的。

5、人生三大坑,第一个“莫名其妙凑热闹”;第二个“心急火燎地随大流”;第三个“为别人操碎了心”。

第一个,我已经很多年没有踩过了。因为去过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做了很多事情,很多事情其实都不稀奇,存在即合理。阅读、电影、写作已经把时间占据差不多,完全腾不出时间去凑热闹。毕竟,我已经开始和小朋友自黑“你们正年轻,真好。不过谁老过吗?”

第二个,区块链的炒币生涯,完美地踩中了随大流的坑。矿机、ICO、EOS、量化交易等,一个不落地踩了一遍,未来可能还会有第二遍……趋势重要吗?非常重要,时时留意和思考,趋势可以给人带来超额利润,却只是留个已经准备好的人。踩坑经历告诉我,该错过的机会从来都不是机会,大流从来不是只有一次,任何行业只要做的好,把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你就成为了大流。

第三个,原来创业的时候,只要小伙伴需要帮忙,我总是放下自己的事情去帮助他,啥都做其实就是啥也没做。注意力是有限的,分散出去消耗完,需要专注的时候,注意力就不够用。为别人考虑和为自己考虑之间的微妙平衡,现阶段还是不错的。

《财富自由之路》前十章,我最喜欢的一句是:判断一个人的执行力强大与否,就看他在做的不够好的时候是否能持续去做。或许,这是我现阶段写作的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