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前言】石拐沟,地处包头市区的东北方向,距市区约50多公里,位于大青山腹地Y字型的召河两岸,南北长约30多公里,东西宽约20多公里的广大区域内。矿区政府选址在Y字型召河的V字头黄土冈上。是石拐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人们把这里叫作新石拐。

有记载称,早在满清中兴时期,石拐地区就有开采和买卖煤炭的记载。到日伪时期,这里的人口和建设已初具规模。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配合包钢的生产建设,石拐地区被规划为包头市的一个行政区——石拐矿区。从一九五四年起,在原有众多小煤窑的基础上,国家先后改建、扩建及新建了大发煤矿(平硐)、长汉沟煤矿、大磁煤矿、五当沟煤矿、河滩沟煤矿和白狐沟煤矿等几座中型现代化矿井。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国企改革,煤矿破产、工人下岗、转移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地,石拐沟从兴到衰经历了巨大的变迁。

我20岁来到石拐沟,在这里学习、工作、生活了近20年。我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我下过这里的每一座矿井,我热爱这片土地,我珍惜这里的一草一木。因为这里有我洒下的热血和汗水;有我曾经熟悉的领导、同事、同学、朋友;还有我永远抹不掉的青春记忆和爱恨情仇……

多少次梦里回到那条沟,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只因我离开的太久太久。无奈,年老体弱疾病缠身力不从心无缘再回首。不甘心啊,何时才能故地重游?


2020年8月26日下午两点,我终于鼓足勇气,携同老伴、女儿女婿一行四人,从昆区出发,驱车前往多年来魂牵梦绕割舍不下的石拐沟,我把他称之为 “回望之旅。”

午后的包头,秋高气爽,风和日丽。我们沿着校园南路向东行驶,穿过建华南路到达九原区高架桥后,顺着210国道一路向北行进。不久通过大庙收费站,就进入大青山北麓的高原丘陵地带。而后又左拐右拐一路向上爬行,很快就来到后坝分水岭,小车通过1100多米的隧道后,再一路下行进入原石拐矿区所辖的地域。

翘望沿途远山峰顶,大片大片的太阳能光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与群山绿植相映衬,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秋日风景。相较于分水岭石拐一侧,由于冶炼硅铁严重污染环境而被停工停产的工业园区,高大的烟囱静静地竖立在那里,整个园区一派冷清灰暗的景况,使人不禁感叹,国家为保护环境和恢复自然生态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小车继续前行,我们已经来到白草沟附近,远远望去,河槽斜对过的山脚下,原石拐区办水泥厂高大的建筑物上,书写着“遗存保护单位” (不准确)几个大字。这使我不禁联想到米润福和钱宏度两位朋友,想当年,是他们曾为建设这座工厂而付出过极大的心血和努力,可如今竟然变成了“遗存”。

穿过召河大桥,我们来到新石拐山上,但我们并未在此逗留,我们继续向着南沟方向前进,最终目的地,当然是我工作过多年的白狐沟煤矿。

当小车路过五道沟煤矿和古城塔、立甲子村时,一片阴冷凄凉的景象呈现在眼前。往日车来人往熙熙攘攘的情景不见了,黑乎乎的办公大楼、破败的皮带走廊、七零八落的残垣断壁、废弃的各种煤矿设施、散落在路边星星点点的低矮民居、两位七八十岁拄着拐杖的老妇人,看得让人心碎!

再往前行,经过八角楼、西风井,我们来到河滩沟煤矿。这里的景象同样糟糕,右手路边的一排灰白色自建小平房上落满了尘土,人们再也看不到生意人做买卖的身影。这与河槽斜对过粉刷一新的两栋四层家属楼房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但这些楼房中基本没有住户,我甚至怀疑这些楼房是“东北人”建成后,未等职工家属入住,他们的“如意算盘”就泡汤了!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不大一会功夫,前方路旁出现了高二窑子几间东倒西歪的旧民居,我们又驶过头道沟、红房子和铁路大桥,来到丰凉峨旦和土建一带,最后女婿把小车停放在办公大楼以东,原火车站装车点附近的一处高坡上,然后大家一起下车,徒步去回望我们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

我们首先来到白狐沟煤矿办公大楼门前。环顾四周,地上杂草丛生,枯枝败叶满地。近看大楼基本保持着原貌,且未受到太大损毁。只是比往日陈旧了许多,给人一种久远的沧桑感。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正北面的医务所保存比较完好,看样子还有一户人家住着。因为门前停放着一辆白色小轿车,并且养着一条大黑狗。大黑狗听到我们的说话和脚步声后,旺,旺,旺叫了起来。

站在办公大楼门前,向正西和西北方向望去,原有的职工俱乐部、班中餐小二楼,虽然受到一定损毁,但整体框架还基本保持着原貌。

大楼西侧原材料科的小二楼门窗紧闭,有些屋内的窗帘还整齐地悬挂在那里。坑木场、材料库房的围墙及其铁栅栏大门还很完整,也并未受到大的破坏。

我们沿着坑木场围墙向西南方向走去,跳下往日火车站北侧的站台,穿过杂草丛生的道轨,看到过去提材料的水泥栈桥架,像个“井”字一样突兀地矗立在那里。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在去往新地沟的台阶坡道上,我们停下脚步合影留念,而后踏上新地沟的“商业中心”—— 两栋曲尺状的起吊平房前。这里曾经是粮站和日用杂货店的所在地。两栋平房门前有一块空地,曾经是职工家属休闲聊天和小孩们玩耍打闹的地方。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再往南走,西侧的黄土坡下,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建设的十几栋靠山小二楼,这里其中的一间,是我曾经住过十几年的屋子。这片楼群中,还住过我熟悉的同事、同学、朋友和要好的邻居。可现如今,这些楼房已被拆掉,留下的只有残垣断壁和难以抹去的记忆。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包头矿务局第二中学,建在新地沟最南端的沟里,是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我曾为筹备这所子弟中学,付出过自己的一份努力。

想当年,这所学校有师生几百号人,每天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可如今人去楼空一片苍凉!

书记王明祥、校长马炳田、副校长张维忠,老教师陶景春、候萍,王亚芬,青年教师武建全、杨元平、李凤仙、祖继祥、李军……,你们现在哪里?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在教师办公楼外墙的一块黑板上,我们发现曾有很多师生不辞辛苦前来拜谒母校时的留言,其中一条竟然是今年8月7日刚刚来过的学子所写……

从二中返回新地沟去往煤矿的路上,记忆中许多往日的建筑物早已不复存在。机电科已不是往日的模样,皮带走廊和储煤罐拆掉了,三万五变电所消失了,锅炉房也已残缺不堪,而生产调度室只留下一丁点“遗存”,但平硐井口到是清晰可见,不过也已不是当初的样子……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夕阳西下,大约五点钟左右,我们准备返回新石拐。

在经过红房子的时候我们停下车来,看到红房子蔬菜门市部的那间门面房依然存在,而且还住着一户兼做 “小卖部”的人家。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建于50年代马路边的红色二层小楼房,如今依然“健在”,这里曾经住过同学董燕午,朋友沈金根和八十六处的高义。现在这座楼房已经成为文物部门的“保护”对象。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红色小二楼旁边的水泵加压站,像个钢筋水泥浇灌的堡垒一样坚固,假若文物部门把它作为一个永久性的地理标志,我想应该是个不错的主意。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在红房子逗留不足15分钟,我们又驱车来到头道沟的沟口前,但见以往宽敞的沟口已被高高的黄土堆遮挡。我们从一个豁口处徒步几十米进去观看时发现,原来东山脚下的十几栋楼房已经不见踪影,西山坡上原86处的家属平房也都荡然无存,眼前只是一大片被推土机推平的储煤场……

小车继续向新石拐方向前进,估计不到20分钟,我们已经来到新石拐山上的俱乐部门前,女婿把车停放好,我们又拍过几处街景,然后去到东侧坡下的包头矿务局办公大楼门前。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谁料到,大楼门前的单位名称竟然变成“大青山市×七乳品厂”。此时,我们看到一位老者从钻机队院子走出,赶着三只绵羊进入大铁门后向北走去。停留片刻,我们企图找到我家曾经住过的那栋楼房,但始终未能确定它的准确位置。

在返回包头路过东梁的时候,我们特意停下车来,去寻找女儿出生的那间土屋。但几经寻访未能找到,最后只好作罢。


故地重游,回望石拐沟

如今,在东梁的最北端,建有一处“大青山影视基地”的小园地,我们在它的台阶上拍照留念时,我突然明白了,原来包头矿务局大楼门上的单位名称,竟然是为了拍摄电影或电视剧而所为。

是啊,石拐沟依煤而兴,依煤而衰。对于因产业或资源枯竭而衰败的城市或地区来说,只是或迟或早的问题,国内外早已不无先例。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利用过往的街道、房屋、楼宇、商铺、工厂等等,去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余热”,以便为社会和人民创造更多的福祉。有关单位已经将它作为影视基地而存在,我认为是个很好的选择!

那天夜里,我久久无法入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