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事變”好看?遠不如《百年孤獨》精彩

“噹噹事變”好看?遠不如《百年孤獨》精彩


我買的是馬爾克斯授權後的版本,南海出版公司出版,新經典發行。印象中是七八年前,工會每年給300元的買書費,我會一次性買一批經典書,《百年孤獨》和《霍亂時期的愛情》就是那時買的。它們在書箱底已經睡了好多個春天啦,沒心沒肺地躺著,竊竊私語,對我是否翻開它們這件事一點都不好奇。今年春天,覺得讀《百年孤獨》的機緣到了。畢竟,每一個居家躲避疫情的人其實都倍感孤獨。

窗外比往常寂靜許多,在家裡的時間前所未有地長,每當工作完一天,抬眼看窗外的餘暉,時常有種不知秦漢、無論魏晉的恍惚感,時間彷彿凝固了似的。這不就很“百年孤獨”麼,一瞬間就像一百年,一百年閃回在這一瞬間。一個像烏爾蘇拉的女人在一個疫情蔓延的春天躲在龐大的家宅裡度日如年,過著昨天、今天和明天沒有區別的日子。

孤獨像春蠶吐絲,包裹著這瘋狂的、超乎所有人預期的、並且不知會到演變到何種結果的似水流年。

雖然只是短短一個春天,一切都已不同。

一開始有些讀不下去,猜不到作者的意圖,深度魔幻,扭曲的現實主義,華麗豐沛的細節描寫,摺疊但流暢的敘述,拍打著我這種沉溺現實的凡俗女人僅剩的純粹感知,要把小說引到什麼維度呢?幾乎要放棄了,算了——

但我一直惦記著開頭那段經典的預敘:“多年以後,面對行刑隊,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將會回想起父親帶他去見識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多年以後,這位上校為什麼會被行刑,他死了嗎?看不到結果就不甘心。後來看到他沒死,他發動三十二場戰爭,打仗中跟不同的女人生了十七個名字都叫奧雷里亞諾的兒子,最後跟保守黨簽下了停戰協定後自殺,還是沒有死成。才知道,他最後的歲月是在家裡的金銀器作坊裡打造小金魚渡過的。

這個家族延續百年,前後有七代人,男的幾乎都叫奧雷里亞諾或何塞·阿爾卡蒂奧,女的通常叫蕾梅黛絲或阿瑪蘭妲或烏爾蘇拉,男的通常會愛上自己家的親人,姨媽或者姑媽,女人通常對愛情感到絕望,害怕亂倫生出帶豬尾巴的孩子,有的孤獨終老,有的因生產而死。他們有著相似的堅韌與瘋狂,同樣的孤獨氣息,所以這個家族其實是在反覆陳述一個寓言:孤獨與生俱來,到死才能夠終結。


知道了奧雷里亞諾上校的結局後,我就放不下了,決計認真看完。小說接著重點講述了第四代人,也就是雙胞胎奧雷里亞諾第二和何塞·阿爾卡蒂奧第二的故事。奧二這傢伙就是個歡樂喜劇人,如果非得跟時下有名有姓瓜還老多的男人類比一下,可以和某某慶、某某豬一較高下。

奧二娶了位冰冷女王回來,不久之後發現性格大相徑庭,一個很西門慶,一個很修女,根本處不到一塊兒去,所以他大部分時間就到火熱火熱的情人佩特拉·科特斯那裡縱情聲色、大搞養殖,晚上才回到家裝裝父親和丈夫的樣兒,時間久了,兩方倒也相安無事。奇特的是,奧雷里亞諾第二和情人床單滾得越多,牲畜們繁殖得就越快,一夜之間,他就擁有了數不清的牛羊驢兔,發了橫財。這大概是隱喻性慾與繁殖力其實就是原始生命力的一種。錢燒得慌,奧二這貨還用紙幣把家裡的大房子都貼了一遍……

“讓一讓,母牛們,”奧雷里亞諾第二在狂歡的高潮十分喊道,“讓一讓,生命短暫啊。”

每次看到他這麼喊,都要笑破肚皮。

我還是很好奇,第四代這兩位男主最終的命運如何,因為好奇一直看下去,越看越好玩。奧二到死都沒和情人分開,他死後,情人繼續為他養著嬌滴滴的妻子和孩子。何二跟一火車人被拉走秘密槍斃,三千多人,最後只有他活著回來,但是他說的事實幾乎沒人相信,人們都相信官方說法,他們好好地去了另外的地方。歷史多麼驚人地相似,被掩蓋的真相難道還少嗎?

接著是奧二的女兒梅梅(雷梅黛絲)登場,梅梅外出學習古典鋼琴,畢業後最終還是回到了家鄉,扮演女王母親喜歡的乖女孩。但她很快展現出跟先輩們同樣熱情瘋狂恨不能徹底燃燒自己的孤獨特質,在愛情中完全釋放了自己,與橡膠廠的學徒工幽會,懷孕並生下了第六代奧雷里亞諾。奧六在神秘學者和吉普賽人梅爾基亞德斯的房間裡獨居了很多年,研習羊皮卷,無師自通各種語言和知識。後來與姨媽阿瑪蘭妲在一起,生下了帶有豬尾巴的孩子,阿瑪蘭妲死於分娩後的血崩,嬰兒則被螞蟻吞噬,由此終結了長達一個世紀的布恩迪亞家族的命運。

“噹噹事變”好看?遠不如《百年孤獨》精彩


其實他們家族的命運早已被先知梅爾基亞德斯全部記在了羊皮捲上,最後一刻,奧六參習了全部奧秘後,彷彿所有的事件在同一瞬間發生。隨之這座鏡子之城就會消失,從世人記憶中根除,不留任何蛛絲馬跡,就像從未存在過一樣。

最後的情節讓我想起《你一生的故事》,外星人七肢桶的語言就是沒有前後時間順序,過去、現在和未來同時發生在當下一刻的一種奇特的語言,語言學家學會這種語言後,看到了自己的女兒二十多歲時將死於非命,體會到未來轟然而至的那種宿命感。

很多人都推崇馬爾克斯。這部小說的經典開頭被津津樂道。莫言當年看完小說感慨:原來小說還能這麼寫啊!我看完有同樣的感覺。真正經典的小說,可能要多看幾遍才能領會得道,就像真正瞭解一個人,一定不是一分鐘,一見鍾情。

如果讓我評價一下這本書,實在是很難形容,不知道該怎麼措辭,怎麼說都說不準確。只知道這本書讓2020年的春天,多了一份孤獨的體味。這種滋味看劇緩解不了,美食治癒不了,擁抱也消解不了,與生俱來,日月消長,


到死方休。

應該就是《春江花月夜》裡的那幾句,差不多的意思:“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