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時間賽跑 通州為復工復產企業接續“資金鍊”

7天拿到300萬元信用貸款,對北京東方風光新能源技術有限公司財務總監何小彬來說,在從前是想都不敢想。“這筆錢保證了現金流,讓我們順利復工復產,當真是雪中送炭。”

這家公司位於通州區大唐高新技術創業園,主要研發生產導光管採光產品,是一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疫情期間,公司供貨的軌道交通項目陸續停工,結算回款週期延長,新項目又急需資金注入,流動資金接連告急,眼看員工工資發不出來了,何小彬心急如焚。聯繫了幾家銀行,但因為法人戶口房產等限制,貸款始終申請不下來。

和時間賽跑 通州為復工復產企業接續“資金鍊”

讓事情出現轉機的,是區金融辦微信公眾號裡的一個小程序:“企業金融需求問卷調查表”。何小彬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在線填報了企業信息和資金需求。

點擊提交的那一刻,區金融辦的後臺立即接收到了這個信息。“我們建了一個銀行對公業務微信工作群,駐區28家銀行機構都在群裡,馬上進行初步匹配,優先考慮的是企業的開戶行。”區金融辦工作人員李笑盈介紹。

何小彬的開戶行沒有合適的金融產品,經過精準比對,金融辦工作人員將企業需求轉給了中國建設銀行北京通州分行。

很快,何小彬接到了建行通州分行普惠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丁慶廣的電話。

從頭到尾,何小彬一趟沒跑。她不知道的是,電話線那端為她忙前忙後、從未謀面的工作人員,早已串成一個緊密的閉環。“作為金融管家,我們太清楚資金和時間對企業意味著什麼,通過線上直接徵集企業需求,接訴即辦,第一時間讓企業和銀行對接上,也許就能改變一個企業的命運。”區金融辦副主任趙程紅說。

她介紹,通過線上小程序,區金融辦共收集到區內233家企業融資訴求,全部推送至銀行機構做好後續對接,為企業解決融資需求3.76億元,涵蓋醫療物資、民生保障、糧食生產、高新科技等多個重點行業。

這僅僅是盤活企業資金鍊的措施之一。

和時間賽跑 通州為復工復產企業接續“資金鍊”

面對疫情,中小微企業受到嚴峻挑戰。在中央、北京市密集出臺舉措的基礎上,我區結合城市副中心實際,制定出臺了區內工作方案,12條措施條條幹貨:設立總規模2億元的促進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大融資保障力度,支持在我區註冊的融資擔保公司落實降低費率政策,區政府予以擔保費0.5%的保費補償;對符合要求的重點企業,提前兌現獎勵資金;減輕防疫用品生產企業負擔,給予房租全額費用補貼……

這12條措施對外公佈的同時,還附上了主責部門和聯繫電話。這段時間,從職能部門到街道鄉鎮,熱線鈴聲此起彼伏。

北京京東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醫療器械的中小企業,“疫情期間正是需要我們的時候,但是由於結款手續慢,購買原材料的資金跟不上了。”公司總經理馮志宇多次與區發改委工作人員電話溝通申貸事宜。經過多方協調,北京通州中銀富登村鎮銀行為公司專門開通了綠色信貸通道,7天內便完成了200萬元貸款申報、審核及批覆、發放。

除了加強信貸供給為企業“補血”,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增強資金鍊“造血”能力,也是暖企政策的重要一環。位於梨園鎮的北京金東徽湘樓餐飲有限公司,2-3月幾乎暫停經營,收入大幅降低。根據最新的稅收優惠政策,這家企業可以享受疫情期間增值稅減免,區稅務局通過電話辦公,遠程對企業進行政策輔導,實現第一季度增值稅免徵。“真是沒想到!稅收優惠政策給我們帶來了信心。”企業財務負責人說。

和時間賽跑 通州為復工復產企業接續“資金鍊”

區內市政服務類企業京環公司則享受到了社保費用“減免緩”政策帶來的實惠。區人力社保局主動梳理企業用工情況,指導企業及時提供相關材料進行申報。2-4月京環公司享受減免社會保險費680餘萬元,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及失業保險費返還68萬元,有效降低了企業成本。

據統計,自疫情發生以來,通州區金融辦已指導駐區銀行機構通過開闢綠色通道、線上審批、專項對接、優惠利率、創新產品等,為231家企業累計授信53.6億元,實際發放貸款25.1億元。社保費“減免緩”政策惠及全區40000餘家參保企業,預計減免養老、失業、工傷三項保險費共計16.5億元。


通州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陳施君

攝影 唐建

編輯 楊莉

責任編輯 李豔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