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自2016年以来,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

2016年被称为中国“知识付费元年”。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2019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用户规模达3.6亿人,行业市场规模达278.0亿元。在政策加强知识版权保护、线上支付普及为知识付费提供支持、全民输出寻求变现出口和消费升级驱动文化支出增加等驱动因素下,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然而行业面临产品打开率和复购率缩水、缺乏内容筛选和推广体系等困境,知识付费企业寻求进一步的发展。未来付费知识产品的横向复购与纵向复购联合扩张或成知识付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用户逐渐养成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艾媒咨询”付费研报)


知识付费工具服务的多样化,支撑起知识付费行业支付模式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知识支付模式,贴合了知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刺激了知识消费者的知识付费意愿,有利于知识付费行业的发展。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随着知识付费用户对知识产品的辨别和筛选能力的提升,深化升级体验需求与延伸扩展体验需求驱动知识付费用户再次购买产品,知识付费平台的复购率成为影响营收的关键。知识付费产品复购可分为横向复购与纵向复购,纵横向复购联合版图扩张是知识付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艾媒咨询”付费研报


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为知识付费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随着网络视听行业不断增长,知识付费很大程度上也会享受到红利,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增。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的发展助力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2019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用户规模达3.6亿人,行业市场规模达278.0亿元。

  在日趋激烈的社会、职场竞争环境下,人们需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在线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的需求越来越明显;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为知识付费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基础,随着网络视听行业不断增长,知识付费很大程度上也会享受到红利,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增。

  中国知识付费用户普遍收入水平高、知识需求大,付费意愿强烈

  2020年,中国在线学习用户中88.8%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在线学习用户以80后和90后为主,主要分布在一线和二线城市; 86.1%的月收入在5000-25000元之间,是知识付费的潜在消费者。

  2020年,46.8%的知识付费用户每月花费500-2000元购买知识付费产品,82.0%的用户认为其购买过的知识付费产品比较符合或完全符合期望,约九成的用户表示会再次购买知识付费产品。

  新冠肺炎疫情为知识付费行业带来机遇,平台可利用自身优势赢得用户信任

  在2020年中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期间,有63.1%的知识付费用户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主要以职场技能类内容为主;超九成用户表示对其购买的知识付费产品比较满意或者非常满意。

知识付费行业在疫情防控期间可以帮助用户丰富精神生活;此外,疫情的爆发使中国商业经济受到很大的损失,民众、企业与职工精神压力增大,对于知识付费产品的需求也将同步增加。

知识付费是一种获得高质量信息服务的手段,提供者通过将个人知识或技能转化为知识商品,消费者通过付费交易知识。早期的知识付费体现为教育、咨询、出版等形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知识付费逐渐由终端体系化向移动端碎片化发展,知识付费成为个人通过线上交易分享知识信息来获取收益的传播模式。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中国的“知识付费”领域剖析


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化

在知识付费行业发展前期,一些网红大V、KOL发布的内容主要是凭借个人IP效应来吸引粉丝阅读或观看,但他们所创作的内容大多比较浅显,并没有形成专业的、有深度的内容体系。而实际上,在购买知识付费产品时,中国用户最主要会考虑到内容生产者的专业度,其次是内容创作者的口碑、知名度等。随着知识付费行业不断发展成熟,知识付费用户将会更多地关注到内容本质上,意味着知识付费内容不再是靠创作者的名气吸引流量,而是靠其扎实的专业度来赢得用户买单。

2020年中国知识付费行业发展趋势:垂直化

随着越来越多的内容生产者入局行业,知识付费市场内容不断积累,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同时呈现出大众化、覆盖面广等特点,无法满足用户深度学习的需求,难以提高用户黏性。因此,垂直化、细分化正成为知识付费领域的发展趋势,大众化平台逐步向专业化细分产品转化,知识付费场景正在不断拓宽。此外,中国市场也已逐渐浮现出大量专注于IT、职场、金融、健康等热门领域的自媒体和知识服务平台,旨在精准解决用户的核心知识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