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P2P領域風險整體可控 加快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國務院:P2P領域風險整體可控 加快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8月27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近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主持召開防範化解金融風險專題會議。會議聽取了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和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彙報,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

一是聽取了網絡借貸行業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進展情況;

二是聽取了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情況的彙報;

三是研究了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有關舉措。就可能存在的風險點和風險隱患進行了梳理和預判,尤其是對股權質押風險的預判和對資本市場改革的定調將影響未來A股市場的監管環境。

會議指出,前一階段,有關部門和地方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明確責任,密切配合,積極穩妥應對,網貸領域和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整體可控。下一步,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把握好政策的節奏和力度,處理好短期應對和中長期制度建設的關係,紮紮實實做好工作。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間的分工和責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要深入摸清網貸平臺和風險分佈狀況,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防範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風險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地方政府和監管部門要創造好的市場環境,鼓勵和幫助市場主體主動化解風險。要通過紮實推進改革開放,創造良好市場預期,維護金融市場穩定。

會議強調,進一步深化資本市場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突出矛盾,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要抓緊研究制定健全資本市場法治體系、改革股票發行制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立統一管理和協調發展的債券市場、穩步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拓展長期穩定資金來源等方面的務實舉措。

關於網貸領域下一步的工作,會議要求:

1,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要進一步明確中央和地方、各部門間的分工和責任,共同配合做好工作。

2,要深入摸清網貸平臺和風險分佈狀況,區分不同情況,分類施策、務求實效。

3,要抓緊研究制定必要的標準,加快互聯網金融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國務院:P2P領域風險整體可控 加快長效監管機制建設

央行盛松成:合規平臺將健康發展

近期,P2P迎來自該行業誕生以來最艱難的時刻。不過,監管政策的落地及監管細則的實施,行業自律的加強與信息披露的完善,網貸行業有望進入健康可持續發展軌道,行業的發展前景將進一步清晰。

從長遠來看,網貸行業既不會顛覆傳統金融,也不會自然消亡,而將成為互聯網金融業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發展的內在需求與廣闊前景。

從目前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看,監管並非“一刀切”,而是趨於成熟、合理。如今,在監管已先行的背景下,公眾和市場正確看待P2P,以及P2P企業自身的合規經營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於中國徵信體系不發達等原因,小微企業的經營性貸款和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費貸款往往難以達到傳統金融的要求。而P2P則顯著降低了借貸雙方的信息蒐集成本,超越了傳統社會的熟人借貸模式,突破了傳統金融機構不利於小微借貸的侷限,部分滿足了個人消費和小微企業貸款需求,同時也拓寬了大眾理財的渠道。截至今年6月末,P2P貸款餘額已接近1.32萬億元的規模。

P2P行業所推動的普惠金融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滿足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數據顯示,P2P網貸從2007年誕生到2018年7月,累計滿足了約2500萬借款人、7.2萬億元左右的資金需求。

P2P行業所推動的普惠金融成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一是滿足實體經濟,尤其是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二是推動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發展,促進了內需。

強調做好網貸風險應對工作,不會一刀切關停

從目前已發佈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可以看出,監管部門對於P2P的態度已較為明朗,即對P2P行業實行“良性引導”,而非 “一刀切關停”。

在外部監管完善的同時,P2P平臺自身也應加強自律和內部監管。“爆雷”潮加速了P2P市場出清過程,預計未來平臺數量仍將進一步減少,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但P2P行業不會消亡,那些合規經營、以信息中介為主的P2P平臺,在行業整合的過程中做實、做強、做大,有望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不過,P2P平臺也應向傳統金融機構學習,增強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在利用好大數據等科技金融手段的同時,保證充足的資本金,並實行有效的風險補償措施。

總之,不應以偏概全、全盤否定P2P行業,而應有效發揮其信息中介職能的比較優勢,處理好防風險與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關係、處理好傳統金融與新興業態的關係,使P2P與傳統金融互為補充,繼續發揮P2P在構建中國多元化金融體系中的積極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