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西街尋寶

西街肅清門遺址廣場旁有一條名為“會通巷”的小巷子。這條巷子古時又稱“仕曹巷” 。關於此巷得名,有兩種說法。


早在宋元時期,泉州刺桐港已經成為東方第一大港,海外商人遠涉重洋,到泉州從事商貿活動。一時間,西街會通巷南端一帶商賈雲集。南宋時,一外省人來此開的“龍 家”木梳店遠近聞名,有“泉州的柴梳、福州的蝨篦” 之譽。由於商人會聚此地通商,故稱會通巷。又有一說,認為此巷南北走向,與東西走向的通政巷會合,會通巷因此得名。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微泉州


肅清門廣場旁,有一座三落三開間古大厝,編號“會通巷68號”,有百餘年曆史。門楣 上斑駁可見的“方德古×”,彷彿在述說著昔日的繁華。奇特的是,雖然看不清門楣最後一字,但“方德”二字卻與臨巷濠溝墘的“方德堂”相同。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西街尋寶

老宅總佔地六七百平方米,其中閣樓每層有4間房,外加一廳堂。前落祖廳橫樑上,“八仙過海”的彩色圖繪依然清晰可見。

與其他古厝馬背脊不同,這座古厝不僅建成燕尾屋脊,而且最後一落還有棟罕見的兩層閣樓。按閩南民間說法,只有舉人以上的官宅或寺廟屋頂才可使用燕尾屋脊。儘管沒有人能說得清這背後的故事,但依然令人充滿無限遐想。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西街尋寶

在這條小巷子裡,曾經還有不少有趣的古物,只可惜在歷史的長河中,慢慢消失了,比如會通井。

據《晉江縣誌》雲 :在肅清門會通坊內,即仕曹巷頭,有個石欄杆,上面鐫有“宋元祐戊辰重修,紹興甲戌再修”。會通井由來已久,以曾溺人,後拓宮地,掩之。其中,志書所云“宮地”之宮,乃舊西鼓樓邊會通宮,在今西菜市會通巷北端,現已不復存在。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微泉州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西街尋寶

再如梁氏宗祠,又名“梁文靖公祠”,位於仕曹巷,即今西街會通巷57-59號西菜水產經營部。舊在府文廟瑞蓮堂,後毀,明代移此,代有修葺。清文學家、廣西巡撫梁章鉅嘗為祠堂重修作記。今已廢。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西街尋寶

真濟宮對面有座方德堂,佔地面積約1200平方米,內供奉著三世尊佛、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方德堂始建年份未詳,1992年曾重修過。

大約百年前,一位叫鄭平姑的阿姑用生平積蓄買下土地,建起了這座庵堂,並建造房子收留其他阿姑。鄭平姑創建庵堂後,又有一位銀外姑與出家前的兒子相認,她的兒 子也為庵堂出資不少。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微泉州

幾十年前,庵堂裡的柯開蓮阿姑下南洋打拼,成就很多事業,十多年前重修庵堂。遺憾的是,開蓮阿姑回南洋不久就去世了,她在南洋收養了一個孩子,也曾想再回來翻修之前住的房子。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西街尋寶

緊鄰方德堂的22號房子大門緊鎖,院牆多已坍塌,已看不出當年的模樣。這裡曾經是頗有歷史淵源的“市曹宮”。

市曹宮有大雄寶殿,殿後面還有十八羅漢、彌勒佛、觀音等神像。大雄寶殿內供奉的那尊佛像,據說來自國外,佛像額頭上嵌著巨大的寶石,非常漂亮。相傳大雄寶殿內的佛像,為古時候國外使節進貢給朝廷,居住在附近的一位朝廷官員告老還鄉後,帶來了這尊異域佛像,供奉在市曹宮內。


行走泉州 ⎜西街尋寶:會通巷裡說“會通”

圖/feinalor

會通巷裡的行走特別能集中你的注意力,經過的每一扇門裡都可能有你不知道而想知道的故事,每往前一步都可能有意外的驚喜在等,每一個偶遇的人都可能讓你難以忘懷。

粗糙的有沙礫感的水泥路面間或夾雜著石板條,綿延著長不過千米的會通巷,最寬不過兩米多,最窄處只有一米多,這樣的路面本身就頗具年代感,而巷子兩旁的建築風格,更是各種年代交織著呈現。

有紅磚石條古厝,也有洋房別墅,有低矮平房,也有計劃經濟時代的宿舍樓,有斑駁的木門和鐵門,也有時尚新穎的玻璃門和防盜門,有各色瓷磚和大理石鋪就的門牆,也有枝蔓出牆青苔點點頹垣式的黃土坯牆。

在行人稀少的時段漫步在會通巷裡,會毫不費力地把人拉回舊時光,進入慢生活。

《西街尋寶》由泉州古城保護髮展工作協調組辦公室出品

會通巷文字:林穎傑 會通巷繪畫:賴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