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西街寻宝

西街肃清门遗址广场旁有一条名为“会通巷”的小巷子。这条巷子古时又称“仕曹巷” 。关于此巷得名,有两种说法。


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已经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海外商人远涉重洋,到泉州从事商贸活动。一时间,西街会通巷南端一带商贾云集。南宋时,一外省人来此开的“龙 家”木梳店远近闻名,有“泉州的柴梳、福州的虱篦” 之誉。由于商人会聚此地通商,故称会通巷。又有一说,认为此巷南北走向,与东西走向的通政巷会合,会通巷因此得名。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微泉州


肃清门广场旁,有一座三落三开间古大厝,编号“会通巷68号”,有百余年历史。门楣 上斑驳可见的“方德古×”,仿佛在述说着昔日的繁华。奇特的是,虽然看不清门楣最后一字,但“方德”二字却与临巷濠沟墘的“方德堂”相同。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西街寻宝

老宅总占地六七百平方米,其中阁楼每层有4间房,外加一厅堂。前落祖厅横梁上,“八仙过海”的彩色图绘依然清晰可见。

与其他古厝马背脊不同,这座古厝不仅建成燕尾屋脊,而且最后一落还有栋罕见的两层阁楼。按闽南民间说法,只有举人以上的官宅或寺庙屋顶才可使用燕尾屋脊。尽管没有人能说得清这背后的故事,但依然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西街寻宝

在这条小巷子里,曾经还有不少有趣的古物,只可惜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消失了,比如会通井。

据《晋江县志》云 :在肃清门会通坊内,即仕曹巷头,有个石栏杆,上面镌有“宋元祐戊辰重修,绍兴甲戌再修”。会通井由来已久,以曾溺人,后拓宫地,掩之。其中,志书所云“宫地”之宫,乃旧西鼓楼边会通宫,在今西菜市会通巷北端,现已不复存在。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微泉州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西街寻宝

再如梁氏宗祠,又名“梁文靖公祠”,位于仕曹巷,即今西街会通巷57-59号西菜水产经营部。旧在府文庙瑞莲堂,后毁,明代移此,代有修葺。清文学家、广西巡抚梁章钜尝为祠堂重修作记。今已废。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西街寻宝

真济宫对面有座方德堂,占地面积约1200平方米,内供奉着三世尊佛、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方德堂始建年份未详,1992年曾重修过。

大约百年前,一位叫郑平姑的阿姑用生平积蓄买下土地,建起了这座庵堂,并建造房子收留其他阿姑。郑平姑创建庵堂后,又有一位银外姑与出家前的儿子相认,她的儿 子也为庵堂出资不少。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微泉州

几十年前,庵堂里的柯开莲阿姑下南洋打拼,成就很多事业,十多年前重修庵堂。遗憾的是,开莲阿姑回南洋不久就去世了,她在南洋收养了一个孩子,也曾想再回来翻修之前住的房子。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西街寻宝

紧邻方德堂的22号房子大门紧锁,院墙多已坍塌,已看不出当年的模样。这里曾经是颇有历史渊源的“市曹宫”。

市曹宫有大雄宝殿,殿后面还有十八罗汉、弥勒佛、观音等神像。大雄宝殿内供奉的那尊佛像,据说来自国外,佛像额头上嵌着巨大的宝石,非常漂亮。相传大雄宝殿内的佛像,为古时候国外使节进贡给朝廷,居住在附近的一位朝廷官员告老还乡后,带来了这尊异域佛像,供奉在市曹宫内。


行走泉州 ⎜西街寻宝:会通巷里说“会通”

图/feinalor

会通巷里的行走特别能集中你的注意力,经过的每一扇门里都可能有你不知道而想知道的故事,每往前一步都可能有意外的惊喜在等,每一个偶遇的人都可能让你难以忘怀。

粗糙的有沙砾感的水泥路面间或夹杂着石板条,绵延着长不过千米的会通巷,最宽不过两米多,最窄处只有一米多,这样的路面本身就颇具年代感,而巷子两旁的建筑风格,更是各种年代交织着呈现。

有红砖石条古厝,也有洋房别墅,有低矮平房,也有计划经济时代的宿舍楼,有斑驳的木门和铁门,也有时尚新颖的玻璃门和防盗门,有各色瓷砖和大理石铺就的门墙,也有枝蔓出墙青苔点点颓垣式的黄土坯墙。

在行人稀少的时段漫步在会通巷里,会毫不费力地把人拉回旧时光,进入慢生活。

《西街寻宝》由泉州古城保护发展工作协调组办公室出品

会通巷文字:林颖杰 会通巷绘画:赖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