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黃河的記憶:32年前的小浪底水庫淹沒、移民情況調查報告

32年前的小浪底水庫淹沒、移民情況調查報告


小浪底水庫樞紐工程的興建是上世紀90年代初的事情,庫區移民是從1996年開始的。但記者近日卻在市檔案館翻閱資料時,發現早在1971年1月13日,就有了一份《關於興建小浪底水庫淹沒、移民情況的初步調查報告》。

調查報告是寫給新鄉地區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和省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組的。報告的寫法極富時代特色,寫在報告最前邊的是“最高指示”,內容為“備戰、備荒為人民”、“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和“關心群眾生活,注意作方法”。

調查報告一開頭便這樣寫道:“小浪底水庫的興建,是國家‘四五的基本建設工程既是防洪、發電、灌溉的綜性樞紐工程,也是黃河下游除害興利的關鍵性工程。因此我縣廣大工人階級、貧下中農和革命幹部,熱烈擁護,積極支持。”

記者在調查報告中發現當時調查的淹沒區高程在海拔230米以下,淹沒區為大峪、下冶、邵原3個公社的24個大隊、127個生產隊、2175戶、11914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08人),耕地13712畝,除此以外還有房屋、煤井、樹等。

調查報告中對於移民問題的解決辦法(設想)為,需遷移安置的人口全部在本縣安置。下冶、邵原兩個公社的3507人,全部由本公社自行解決;大峪公社的7687人,力爭在本公社範圍內解決,如本公社確實有困難,可在坡頭、承留兩公社解決一部分。

關於安置費用,調查報告是這樣計劃的:農業人口為813.2萬元,非農業人口為62萬元,兩項合計為875.2萬元。

文件的呈報單位為濟源縣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組,編號為“濟生字(71)5號”。


原載2003年7月6日《濟源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