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河的记忆:32年前的小浪底水库淹没、移民情况调查报告

32年前的小浪底水库淹没、移民情况调查报告


小浪底水库枢纽工程的兴建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事情,库区移民是从1996年开始的。但记者近日却在市档案馆翻阅资料时,发现早在1971年1月13日,就有了一份《关于兴建小浪底水库淹没、移民情况的初步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是写给新乡地区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和省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的。报告的写法极富时代特色,写在报告最前边的是“最高指示”,内容为“备战、备荒为人民”、“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作方法”。

调查报告一开头便这样写道:“小浪底水库的兴建,是国家‘四五的基本建设工程既是防洪、发电、灌溉的综性枢纽工程,也是黄河下游除害兴利的关键性工程。因此我县广大工人阶级、贫下中农和革命干部,热烈拥护,积极支持。”

记者在调查报告中发现当时调查的淹没区高程在海拔230米以下,淹没区为大峪、下冶、邵原3个公社的24个大队、127个生产队、2175户、1191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08人),耕地13712亩,除此以外还有房屋、煤井、树等。

调查报告中对于移民问题的解决办法(设想)为,需迁移安置的人口全部在本县安置。下冶、邵原两个公社的3507人,全部由本公社自行解决;大峪公社的7687人,力争在本公社范围内解决,如本公社确实有困难,可在坡头、承留两公社解决一部分。

关于安置费用,调查报告是这样计划的:农业人口为813.2万元,非农业人口为62万元,两项合计为875.2万元。

文件的呈报单位为济源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组,编号为“济生字(71)5号”。


原载2003年7月6日《济源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