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於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


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一年中的最寒冷時期,風大,低溫,地面積雪不化,呈現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凍的嚴寒景象。詩云"蠟樹銀山炫皎光,朔風獨嘯靜三江。老農猶喜高天雪,況有來年麥果香。"


大寒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過了大寒又立春,即迎來新一年的節氣輪迴。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節令標誌


俗話說:“花木管時令,鳥鳴報農時”。花草樹木、鳥獸飛禽均按照季節活動,因此它們規律性的行動,被看作區分時令節氣的重要標誌。


中國古代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徵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就是說到大寒節氣便可以孵小雞了。而鷹隼之類的徵鳥,卻正處於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於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禦嚴寒;在一年的最後五天內,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氣溫連續多日出現-5℃以下天氣方可進行,這種活動一般出現在黃河以北地區)。


此外,大寒出現的花信風候為“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生於江南一帶)”。亦可作為判斷大寒的重要標誌。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這個時期,鐵路、郵電、石油、海上運輸等部門要特別注意及早採取預防大風降溫、大雪等災害性天氣的措施,農業上要加強牲畜和越冬作物的防寒防凍。


大寒的風俗食物是臘八粥,風俗活動是尾牙祭,其後一節氣是立春。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農事指南


大寒節氣裡,各地農活依舊很少。


北方地區老百姓多忙於積肥堆肥,為開春作準備;或者加強牲畜的防寒防凍。南方地區則仍加強小麥及其他作物的田間管理。廣東嶺南地區有大寒聯合捉田鼠的習俗。因為這時作物已收割完畢,平時看不到的田鼠窩多顯露出來,大寒也成為嶺南當地集中消滅田鼠的重要時機。


除此以外,各地人們還以大寒氣候的變化預測來年雨水及糧食豐收情況,便於及早安排農事。


飲食變化


大寒節氣,時常與歲末時間相重合。如2009年春節,就包含在大寒節氣裡


因此這樣的大寒節氣裡,除幹農活順應節氣外,還要為過年奔波——趕年集、買年貨,寫春聯,準備各種祭祀供品,掃塵潔物,除舊佈新,準備年貨,醃製各種臘腸、臘肉,或煎炸烹製雞鴨魚肉等各種年餚。同時祭祀祖先及各種神靈,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此外,舊時大寒時節的街上還常有人們爭相購買芝麻秸的影子。因為“芝麻開花節節高”,除夕夜,人們將芝麻秸灑在行走之外的路上,供孩童踩碎,諧音吉祥意“踩歲”,同時以“碎”、“歲”諧音寓意“歲歲平安”,求得新年節好口彩。這也使得大寒驅兇迎祥的節日意味更加濃厚。


又因為大寒與立春相交接,講究的人家在飲食上也順應季節的變化。大寒進補的食物量逐漸減少,多添加些具有升散性質的食物,以適應春天萬物的升發。廣東佛山民間有大寒節瓦鍋蒸煮糯米飯的習俗,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禦寒滋補功效。安徽安慶有大寒炸春捲的做法。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節氣養骨


睡前洗腳

俗話說“寒從腳起,冷從腿來”,人的腿腳一冷,全身皆冷。“飯後三百步,睡前一盆湯”,入睡前以熱水泡腳,能使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改善腳部的皮膚和組織營養,降低肌張力,改善睡眠質量,對於預防凍腳和防病保健都有益處,特別是那些愛在夜間看書寫作,久坐到深夜的人,在睡覺之前,更應該用熱水泡腳。


早睡晚起

“大寒”是冬季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起居方面仍要順應冬季閉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另一方面,古語有云“大寒大寒,防風禦寒”,大寒時節除了注意防寒之外,還須防風,衣著要隨著氣溫變化而增減,手腳易凍,尤其應注意保暖。


心情舒暢

所謂“暖身先暖心,心暖則身溫”。意思是說心神旺盛,氣機通暢,血脈順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溫暖,方可抵禦嚴冬酷寒的侵襲。因此在大寒時節,我們應安心養性,怡神斂氣,尤其是老人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暢,心境平和,使體內的氣血和順,不擾亂機體內閉藏的陽氣,做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日出後運動

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一碗藥”。冬季活動、鍛鍊對養生有特殊意義。大寒時節的運動可分室內及室外兩種,可進行慢跑、太極拳、八段錦、打籃球等體育鍛煉,但應注意運動強度,不宜過度激烈,避免擾動陽氣,同時室外活動不可起得太早,等日出後為好。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膳食養骨


此時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飲食上應多吃溫散風寒的食物,以防禦風寒邪氣的侵擾。這類食物包括生薑、大蔥、辣椒、花椒、桂皮,還有羊肉。中醫專家認為在溫熱食物中,羊肉性價比最高,可以用山藥、當歸、胡蘿蔔、芡實搭配,佐以生薑、大蔥等調料,每週吃一次,這樣更有利於安度寒冬。


另外,冬季進補重在補腎,腎的機能強健,可以調節身體應對各種侵擾,但補腎的方法要因人而異。如果經常冒虛汗、精神疲乏,應該多吃紅參、紅棗、淮山補腎氣;如果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要用當歸、阿膠、首烏補腎血;如果經常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比較多,宜用冬蟲夏草、銀耳補腎陰;如果經常手足冰涼、怕冷,可用鹿茸、肉蓯蓉補腎陽。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藥膳養骨


姜羊肉湯

配料:當歸30克、生薑30克、羊肉500克。

做法:將當歸、生薑清水洗淨順切大片備用,羊肉剔去筋膜,洗淨切塊,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晾涼備用。砂鍋內放入適量清水,將羊肉下入鍋內,再下當歸和薑片,在大火上燒沸後,打去浮沫,改用文火燉1.5小時至羊肉熟爛為止。取出當歸、薑片,喝湯食肉。

功效:溫中,補血,散寒。


紅杞田七雞

配料:枸杞子15克、三七10克、母雞1只、姜20克、蔥30克、紹酒30克、胡椒、味精適量。

做法:活雞宰殺後處理乾淨,枸杞子洗淨,三七4克研末,6克潤軟切片,生薑切大片,蔥切段備用。雞入沸水鍋內焯去血水,撈出淋幹水分,然後把枸杞子、三七片、薑片、蔥段塞入雞腹內,把雞放入氣鍋內,注入少量清湯,下胡椒粉、紹酒;再把三七粉撒在雞脯上,蓋好鍋蓋,沸水旺火上籠蒸2小時左右,出鍋時加味精調味即可。

功效:補虛益血。其性溫和,老年人及久病體虛,月經、產後血虛者均可食用。


糖醋胡蘿蔔絲

配料:胡蘿蔔半斤,姜、糖、醋、鹽、味精、植物油適量。

做法:胡蘿蔔洗淨切絲,生薑切絲備用。炒鍋燒熱放油(熱鍋涼油)隨即下薑絲,煸炒出香味倒入胡蘿蔔絲,煸炒2分鐘後,放醋、糖、繼續煸炒至八成熟,加入鹽至菜熟後入味精調味,盛盤即可。

功效:下氣補中,利胸膈,調腸胃,安五臟。


牛奶粥

配料:牛奶半斤,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淘洗乾淨,放入鍋內倒入清水,大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煮至六成熟,加入牛奶,繼續煮至成粥。

功效:潤肺通腸,補虛養血。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情志養骨


冬三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此時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當緩慢的時候,所以此時應該早睡晚起,不要輕易擾動陽氣,凡事不要過度操勞,要使神志深藏於內,避免急躁發怒。


大寒是冬季六節氣之一,此時天氣寒冷已極,故名大寒。大寒的養生,要著眼於“藏”。意思是說,人們在此期間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動,保持精神安靜,把神藏於內不要暴露於外。這樣才有利於安度冬季。

大寒|大寒到頂點,日後天漸暖

預防保健


本節氣最需預防的是心腦血管病,肺氣腫,慢支氣管炎,早晨和傍晚儘量少出門。


注意保暖,外出時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圍巾。


早晚室內要通風換氣。室內取暖時要在地板上潑些水或涼一些溼毛巾之類以保室內溼度。要多喝白開水,補充體內水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