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荀子的哲學體系?

機唧哇娃


荀子是先秦繼孟子而起的儒學最後一位大師,也是先秦思想史上具有承前啟後意義的思想家,他創立了博大精深的儒學思想體系,本文對荀子的哲學思想作一簡單梳理,領會荀子留給後人的珍貴的思想遺產,以期對荀子的哲學思想有個全面理解和正確評價。

荀子的哲學思想

  荀子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上最突出的貢獻主要有:1、自然觀方面,提出“天人相分”,“制天命而用之”,“人定勝天”的著名思想。2、在人性論方面,提出“性惡論”,主張“化性起偽”。3、認識論方面,提出要“解蔽”和“正名”。

  (一)天人關係。天人關係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學術問題,戰國時期這個問題更是各派學者們爭論的中心。在儒家思孟學派那裡,“天”往往具有人格的意義和道德的屬性,並以此與人相通。《孟子·盡心上》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強調“天人合一”,認為人們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便可達到心性與天命相通,最終通過知天命進而掌握自己的命運。因此思孟學派的“天”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並且過度強調了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忽視了“天”的自然屬性。而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及黃老學派則過度強調“天”的自然屬性。道家及黃老學派認為“天”具有自然屬性是完全正確的,然而他們在天人關係方面卻認為人要順應“天”的自然性而忽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這是道家及黃老學派的重大缺陷。

  荀子作為戰國末期著名的稷下先生,他首先在吸收了道家及黃老學派“天道”觀中積極因素的基礎上,拋棄了傳統儒家學派“天道”觀中的神秘內容。他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遠也輟廣”(《荀子·天論》),荀子“天”、“地”並舉,這裡的“天”很明顯地指自然之天。這與老子的“天長地久”(《道德經·第七章》),慎到的“天能覆之而不能載之,地能載之而不能覆之”(《莊子·天下篇》),其性質一樣,都是強調“天”的自然屬性。荀子在吸收道家、黃老學派“天道”積極因素的同時,又克服了他們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缺陷。“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荀子·解蔽》),“慎子有見於後,無見於先。老子有見於詘(屈),無見於信(伸)”(《荀子·天論》)。荀子意識到老子、莊子、慎到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著只聽命於自然的天而忽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弊病,因而進一步提出“明於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著名命題。荀子天人關係的理論,既吸收了傳統儒家學派“天命”觀中發揮人主觀能動作用的優點,又克服“天”的觀念中的神秘因素;既吸收了道家、黃老學派“天”的自然屬性的積極因素,又克服了他們忽視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缺陷,從而使人們對天人關係的認識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這是荀子對先秦天人關係理論的一個重要貢獻。

  荀子又吸取稷下道家學派宋鈃、尹文的氣的思想,認為氣是構成世界的總的物質根源,他認為,自然界萬物都是由同一的物質性的“氣”構成的,人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人與萬物不同,不僅在於人有“氣”,

有生命有知覺,而且還在於人有義,即倫理道德。對於自然界的怪異現象,荀子以唯物主義無神論加以解釋,要人不必害怕。荀子認為可怕的並不是自然界的怪異現象,可怕的倒是社會政治混亂。荀子堅持唯物主義宇宙觀,客觀地認識世界,對待自然,並積極去改造之,這樣的思想在整個思想史中永遠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這種唯物務實觀實質也是荀子整個思想體系的奠基石,並因此鞏固了其一代儒法大師的地位。

  (二)人性論。人性問題和天人關係一樣,同是戰國時期各家各派爭論的中心問題之一。據統計,戰國時期人性問題的討論達到高潮時,曾出現五大派理論。第一派以周人世碩、宓子賤、漆雕開、公孫尼子為代表,主張“人性有善有惡”;第二派以孟子為代表,主張人性善;第三派以告子為代表,認為人性無分善惡;第四派以公都子為代表,認為“人性有善與不善”。第五派以荀子為代表,認為人性惡。其中孟子的“人性善”和荀子的“人性惡”保存的資料最多。孟子和荀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兩大代表人物,荀子在人性論上之所以提出與孟子截然相反的觀點,主要是因為它吸取了稷下學中有關人性論的合理因素。稷下先生尹文說:“心、欲,人人有之”,“愛、憎、韻、舍、好、惡、嗜、逆,我之分也”(《尹文子·大道上》)。他把追求物質享受的慾望看成是人的自然本性。稷下先生田駢、慎到進一步認為人們應該順應人的這種自然本性,並因勢利導地加以利用。因而提出“因人之情”的理論。荀子接受了稷下先生們的這種觀點,並在如何引導人性這一問題上提出了新的觀點。他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荀子·性惡》)荀子在肯定人性惡的基礎上,認為要很好地引導人性,就必須用禮義加以教化,用刑法加以制止。

  荀子的人性論學說一方面大大豐富了戰國時期人性論的內容,另一方面把稷下儒家學說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荀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概念是“禮”。荀子的禮同傳統儒家並無二致,都是指等級制度的道德和行為規範,但由於他認為人性惡,因而在“禮”的起源這一根本問題上與孟子學派發生了分歧。孟子認為仁義禮智是人本性固有的,因而加強道德修養就可以限制人的物質慾望和擴張人心中固有的善性;荀子則認為禮起源於人慾與物質的供求矛盾,因而強調不但要以道德修養來教化人的自然本性,而且還要靠禮、法等手段強制來加以約束。這也是荀子“禮”、“法”並提,“禮”中含有一定的“法”的成分的重要原因之一。荀子的人性論思想被他的學生韓非子、李斯兩大法家人物吸收,不論對於秦漢的學術、還是政治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荀子的性惡論在

中國思想史上獨樹一幟,它為國家和政府的存在提供了理論依據。董仲舒基本上繼承了荀子的人性論,宋明理學表面上否定了性惡論,但他所謂的氣質之性和變化氣質之說完全是荀子人性論的翻版。

  (三)認識論方面,提出要“解蔽”和“正名”。荀子所說“解蔽”,主要著眼於糾正政治上的謬誤,而在如何達到“解蔽”之認識和方法方面,則深入地探討了認識的規律,提出了唯物主義的認識論。荀子說:“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治則復經,兩疑則獲矣。天下無耳道,聖人無兩心,今諸侯異政,百家異說,則必是或是或非,或治或亂。”此所說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包含一般認識論之意義,是指由於認識有侷限性而產生弊病,如指一端(一曲)而忽視全面(大理)即是。所說治則復經,是指以“解蔽”克服“蔽”患,以恢復正常的認識。所說兩疑則惑,俞樾解:“天下之道,一而已矣,有與之相敵者是為兩;有與之相亂者為疑。兩焉疑焉,惑從此起。”據上所說,自然涉及認識規律問題。但是,荀子認為認識所生之蔽,主要是由於政治原因引起,即由於諸侯異政,百家異說引起。荀子站在儒家立場,認為天下無二道,聖人無二心。而因諸侯異政,百家異說,異端竟起使聖人之道受到干擾破壞,故生蔽於一曲而暗於大理之患。

  荀子認為要解蔽,必須發揮心的思維能力,因為心的思維活動高於感官的感覺活動,因此,心的認識能力不發揮,則有白黑顏色而目不能見,雖有雷鼓聲音而耳不能問。這亦使得道之人受亂君亂人之非難,而遭可悲結局。荀子又說:“故未蔽,欲為蔽,惡為蔽,始為蔽,終為蔽,遠為蔽,近為蔽,博為蔽,淺為蔽,今為蔽。凡萬物一則莫不相為蔽,此心術之公患也。”此所說故為蔽,“故”字,楊倞注:“數為蔽之端也”。“故”即“數”,梁啟雄贊同此說,意為“數,計也”。[7]俞樾認為“故”為“胡”,乃語氣詞[8]。這一段話是荀子看到事物皆有兩段或兩面,如欲與惡,始與終,遠與近,博與淺,古喻今,等等。因此,人認識事物,如果執其一端便容易產生蔽。然而萬物因起相異,亦易使人在認識事物時而偏執一端而產生弊。荀子指此為心術之公患,使將如何克服片面性,提高到認識的規律上來說的。








今古雜壇


先秦儒家三個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死後,儒分為八,即先後形成了八個派系。八儒中,對後世影響最大的有兩派:一派是孟氏之儒,代表人物是孟子;一派是孫氏之儒,代表人物是荀子。荀子名況,字卿,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古代“荀”“孫”字音相通,所以荀卿也稱孫卿。“孫氏之儒”即取其“孫”。

◎我最早知道荀子,是中學時代上語文課學過他的《勸學》篇。當時只曉得他的文章寫得很好,道理講得很好,而且還背誦了課文,但未涉及到他的哲學思想。對荀子哲學思想有所涉獵,是後來的事了。

——荀子生活的戰國末期,是一個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的重要的歷史時期。結束諸侯爭霸、分裂割據的社會局面,建立統一的封建制國家,已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同這種政治上要求統一的大趨勢相適應,先秦諸子的“百家爭鳴”也到了總結的階段,因而像荀子這樣的新興地主階級傑出的思想家便應運而生。

◎荀子對先秦各家各派的學術思想、哲學思想都進行了批判和總結,同早於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

在哲學方面,荀子批判地總結各種唯心主義特別是孟子的唯心主義思想,繼承和發揚以往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明確提出了“明於天人之分”的唯物主義自然觀,並進一步闡發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荀子所說的“天”,指的是自然界。他認為天地萬物的生成發展不是由某種超自然的精神力量創造的,而是天地陰陽變化的結果,自然界是離開人們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他很有名的話“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說的就是自然界、天地萬物的運行有它自己的規律,是不以人們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

◎荀子進而提出人類在自然界面前不是無所作為的,而是能夠通過主觀努力,利用自然規律去改變自然界。他說:“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治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這是說:把天看得非常高大而思慕它,不如把天當做物來制服它;順從天而頌揚它,不如掌握它的規律來利用它。可以說這是他唯物主義自然觀中最重要的部分。

◎與此同時,荀子還把他的唯物主義自然觀擴展到其他一些領域,在認識論、社會歷史觀等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具有積極意義的見解。

——總的來說,荀子把我國古代唯物主義思想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建立了他的唯物主義哲學體系,成為先秦唯物主義思想的集大成者,也對後世哲學思想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


一眼千年58


師承儒門,兼得法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