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究竟是誰寫的?

揭秘: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究竟是誰寫的? 當今中國政府的法定鈔票——人民幣上的“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力足豐潤,典雅和諧,剛柔並濟,其書體和風格非常合適使用在錢幣上。那麼,它究竟是誰寫的?過去有說南漢宸的,有說冀朝鼎的,有說董必武的,有說馬文蔚的,有說其他人的,其中到底是誰呢?


揭秘: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究竟是誰寫的?

第一套人民幣是繁體字,柳體楷書,從右至左,由革命前輩董必武老先生在建國之前所寫。而且“中國人民銀行”這個名稱,也是董必武老先生確定的。

揭秘: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究竟是誰寫的?

第二套人民幣是繁體字,北魏碑體,從左至右,1950年由當時在中國人民銀行經濟研究室任金融研究員的馬文蔚所寫,是時任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任行長南漢宸請馬文蔚寫的。

第三套人民幣上的面額漢字改用印刷宋體字,但“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仍然沿用,繁體字,從左至右,馬文蔚所寫。

揭秘: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究竟是誰寫的?

第四套人民幣又重新把面額漢字由印刷宋體字改成馬文蔚的手跡,同時把行名和麵額漢字中的繁體字改成簡體字,異體字改成正體字,舊體字改成新體字,但仍沿用馬文蔚的書體。

揭秘: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究竟是誰寫的?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馬文蔚所寫的“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之中,有兩個字“國”和“銀”原來是繁體。在第4套人民幣準備發行時,總行決定把繁體改為簡體,便發函邀請馬文蔚重寫簡體的“國”和“銀”。可是,此時馬文蔚已是80餘歲高齡,又有哮喘病,握筆不穩,所以未能再寫這兩個簡體漢字。最後北京印鈔廠專家經過細心臨摹馬文蔚的筆體,仿寫出了簡體的“國”和“銀”。但是“國”字的“口”與“銀”字的“艮”還是用了馬老的原跡,而“玉”和“金”則是專家們仿寫出來的。)

即將流通的第五套新人民幣,面額漢字將改用印刷宋體字,但“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將仍然沿用馬文蔚的書體。

馬文蔚為人民幣的題字,很多人認為其字形與魏碑相似,而基本筆畫仍屬隸書。但據學者後來考證,這種字體叫“張黑女”碑體,它是北魏碑體的故名,被認為是北魏碑體中的精品。

而北京市長安大街西邊的中國人民銀行總部大廈上,那幾個大字也是用的馬文蔚的書體。

揭秘: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6個字究竟是誰寫的?

馬文蔚,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黃寨村人,1904年生,1930年畢業於南京中央大學經濟系,後供職於中央造幣廠當審核主任,曾在孔祥熙部下做過事。1949年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曾任參事、金融研究員。他性格剛毅,博學多才,尤善書法。1952年到陝西省分行工作,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下放到老家陽曲務農。粉碎“四人幫”以後,馬文蔚曾出任縣政協委員、省文史研究館館員。1988年在老家陽曲病逝,享年85歲。

關於馬文蔚書寫“中國人民銀行”一事,因為知情人與當事人南漢宸和馬文蔚他倆始終保守著秘密,故檔案上一直沒有記載,這個問題曾一度撲朔迷離,莫衷一是。為此上世紀80年代還有過一段公案,鬧得沸沸揚揚,後來馬文蔚本人出面說明,終於澄清事實,中國人民銀行還給了馬文蔚一定的物質與經濟補償,並有若干報紙報道了,足見此事之重大、神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